紅星新聞 2022-07-25 21:14:15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7月2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就持續擴大有效需求,增強經濟恢復發展拉動力等內容,進行了政策部署。其中,對于三季度經濟走勢,會議明確了其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本次國常會上又再次對房地產市場“因城施策”進行了新的部署,而這已是5月以來國常會第二次對房地產健康發展作出政策安排。此外,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刺激消費領域,國常會也明確,支持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的個人消費貸款采取更加靈活安排。
這些政策安排背后釋放著怎樣的市場信號?三季度乃至整個下半年的經濟走勢將如何發展?房地產市場在7月預期如何?消費貸款增加后,能在多大程度上提振市場消費信心?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對我國下半年經濟態勢的發展持樂觀態度。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從目前來看,我國三季度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基本從6月已經實現了經濟回升,給下半年開了個好頭。
關鍵詞:企穩回升
專家:三季度承上啟下至關重要
“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關鍵窗口,三季度至關重要。”此次國常會再度重申了三季度經濟穩健發展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進一步生效,下大力氣鞏固經濟恢復基礎,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優先保障穩就業、穩物價目標實現。
實際上,從7月15日國新辦發布的二季度宏觀經濟數據來看,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逐步“升溫”的階段。統計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2464億元,同比增長0.4%。
那么,在接下來的三季度,經濟發展又該走向何方?為什么國常會明確表示,三季度對我國經濟企穩回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對我國下半年經濟態勢的發展持樂觀態度。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從目前來看,我國三季度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基本從6月已經實現了經濟回升,給下半年開了個好頭。”在蘇劍看來,只要下半年國內疫情不會出現嚴重的反彈,那么7月乃至整個下半年經濟,都會沿著企穩回升的路徑繼續向前。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此前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同樣也對三季度經濟發展表示出信心:“如果三季度反彈強勁,能達到5%以上,四季度再往上走一點,全年平均4%以上是一個可以努力的目標。”
而對于三季度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蘇劍分析稱:“2022年我國全年經濟增速目標為5.5%,但上半年增速僅2.5%。這意味著,下半年經濟增速需達到8.5%左右。”蘇劍表示,要實現這一目標,三季度就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需要在二季度基礎上再發力,同時銜接好第四季度。
“如果三季度經濟走不穩,那么四季度開局就面臨更大挑戰。”
那么,三季度經濟如何平穩著陸?蘇劍表示,最需要注意的仍舊是疫情防控政策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確保寬松的宏觀政策繼續加持,同時維續好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各項傳導鏈條的穩定,保障市場主體的活力。
關鍵詞:因城施策
專家:下半年住房消費或有更多政策支持
為促進三季度經濟正向發展,國常會從多個方面部署了三季度的經濟工作安排。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中,關于“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又再次被提及。而這一次是繼5月23日后,兩個月內國常會第二次就“因城施策支持房地產健康發展”進行政策部署。
房地產市場的疲軟狀態已在上半年各項政策的鼓勵下,一定程度扭轉了頹勢。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已有超180個省市從降首付比例、加大引才力度、發放購房補貼、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方面放松了房地產調控政策,需求端政策不斷發力。
而從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看,就房地產需求量而言,6月份無論是銷售面積或是銷售價格,均較5月份出現“跳漲”。以6月為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8185萬平方米、銷售額達17735億元,環比分別增長約66%和68%。
與此同時,從6月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來看,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分別有31個和21個,均比上個月增加6個,回暖勢頭加強。
此外,從央行公布的6月份貸款情況來看,以按揭房貸為主的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4167億元,較5月份大幅增加,表明居民的購房意愿有所提高。
那么,二季度尤其是7月份,我國房地產市場走勢將如何?本次國常會再提“因城施策”促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又釋放著怎樣的信號?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分析稱,此次國常會繼續提及房地產,這說明了房地產消費在有效需求和經濟恢復方面,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嚴躍進認為,在今年上半年各類刺激政策的基礎上,本次國常會就房地產的部署,也意味著下半年會給住房消費方面給予更多支持。
嚴躍進表示,從最新的7月份全國房地產銷售數據看,雖然有小微的環比拉升,但很多城市實際上是弱于6月份交易水平的。“雖然銷售量有所回升,但從歷史數據來看,依然還有上升的空間,而這也說明,我們后續穩住房消費的政策,依舊需要更強的支持力度。”
在嚴躍進看來,下半年房地產走勢將呈現“小幅復蘇”狀態,但復蘇狀態依舊存在不確定性,具體還需看各個城市的不同情況,以及政策的支持力度。
炒房熱是否會“卷土重來”?嚴躍進認為:“目前的確也存在一些投機客依舊在炒房,但這與我國‘房主不炒’的政策是相違背的,也是國家不愿看到的。”在他看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對房地產的扶持核心,依舊是釋放剛需住房,滿足社會合理的住房需求。
同時,嚴躍進也提出,預計下半年針對改善型購房需求,也會迎來各類政策支持。“諸如二孩家庭、人才購房和新市民購房等,或許會進一步放開,以更好刺激住房消費需求。”
在7月21日下午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法規部主任綦相也強調了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明確指出因城施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穩妥化解房地產領域風險。
關鍵詞:刺激消費
專家:下半年或增加消費貸款、降低利率
除了房地產市場的穩健發展外,擴大消費穩定民生也一直是國常會關注的重點。根據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7%,其中,教育文化娛樂價格和交通通信價格領漲,漲幅分別達到2.3%和6.3%。
“消費是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目標,經濟本身就是為普通老百姓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種資源。”蘇劍肯定了消費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作為需求的一部分,消費需求在任何國家的占比都不容忽視。“如美國個人消費就占到GDP67%左右,但中國居民消費占比卻僅有30%左右,可釋放的空間還很大。”
中國人為什么不太敢消費?蘇劍分析指出,盡管中國百姓創造了很大的經濟總量,但觀念里存錢應對各種意外依舊是必須,加之疫情的影響,一方面增加人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從而遏制了消費信心,另一方面由于經濟形勢不再是高速增長,導致老百姓的錢袋子收縮,也進一步遏制了大家的消費意愿。
在蘇劍看來,讓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是刺激消費的先決條件。而根據7月21日下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法規部主任綦相會上就已透露,為促進消費持續恢復,上半年居民消費貸款增加了1589億元。
紅星新聞記者也發現,從2022年年初開始,貸款利率就開始逐漸下調。據2022年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今年3月份,新發放住戶其他消費貸款利率為7.68%,比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別低67和41個基點。
目前,四大行的消費貸產品利率均也已下調至4%。紅星新聞記者查閱發現,對于符合標準的用戶,農行網捷貸年化利率低至3.7%,建行快貸年化利率最低4%,工行融e借年化利率最低3.75%,中國銀行中銀e貸年化利率最低3.9%。
隨著利率下滑,消費貸數據也出現了回暖跡象。據7月13日國新辦舉行的今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上半年住戶貸款增加2.18萬億元,其中消費貸款已增加6468億元。
而在本次國常會上,明確提出要支持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的個人消費貸款采取更加靈活安排。對于會議釋放出的經濟信號,蘇劍回應紅星新聞指出:“我認為,增加個人消費貸款、降低貸款利率,會成為下半年的一大趨勢,以便進一步擴大內需。”
蘇劍解釋稱,目前國內拉動內需最有效的領域,主要集中在車、房、電子產品等要素,而房、車很多人都會選擇貸款,所以從刺激消費的角度來說,增加消費貸款同時降低利率已然勢在必行。“有了消費,更多資金才能回流企業,企業有了活力,人們的收入才能增加,經濟才能進入良性循環。”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此前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也提到:“大力發展消費信貸有助于通過信貸實現穩增長、穩消費,對整個經濟運行大盤具有促進作用。個人消費貸款利率下調將成為趨勢,有助于降低消費信貸持有人的成本,促進對消費信貸的需求,進而促進消費,對經濟穩增長大有益處。”
“當然,支持消費貸款并不是刺激消費的根本。”蘇劍補充稱,消費最終的決定因素是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雖然消費貸款能提高消費能力,但消費意愿的提高則是基于對未來的確定性和對經濟形勢的良好預估之上。
因此,蘇劍認為,要擴大消費,其根本在于為百姓創造穩定的經濟預期,解決百姓在養老、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后顧之憂。“這些大問題解決了,老百姓就用不著為未來準備太多錢,消費就能得到釋放。”
在增加消費貸款的出發點上,受訪專家們均提醒:“貸款是雙刃劍,需考慮產品準入的適當性。”曾剛建議,在營銷過程中要提高透明度,禁止過度誘導消費者,同時設定一定的準入門檻,推動定價合理化,以保障消費者利益。
蘇劍也提醒,銀行在增加消費貸款時,需要注意防范系統性風險,按照自身條件靈活處理消費的放貸比例,同時加大監管力度,避免呆賬壞賬產生。而對于貸款者而言,蘇劍也表示需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超前消費。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1005985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