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如果可以,我想要一直跳下去

    YOU成都 2022-10-11 17:56:48

    成都,一座滿載著星光與記憶的城市,當我們在歷史長河里細細打撈,總能發現,人,才是這座城市的最為鮮活的靈魂。數千年的歷史賦予其別樣的光暈,與生活其間的人們同頻共振、交互融合,共同塑造著獨屬于這座城市的文明。

    2020年開始,YOU成都在成都市推進“三城三都”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下,開啟“YOU成都·新推薦”。第一季以消費點位的推介聚“點”窺見“閑不下來的成都”,第二季以生活方式為“線”串聯出“樂此不疲的成都”。

    2022年,當我們再次以成都為題,打開人們在這座城市的實踐,得到了一個關鍵詞——“好有意思”,這既是他們的生活狀態,也是他們關于這座城市的經驗描摹。

    因此,YOU成都·新推薦第三季,以“好有意思的成都”為題,以人為主角,繼續觀察、記錄、探討,關于這座城市源源不斷的靈感、想象,以及,它們所帶來的,一切新鮮創造和果實。

    在NUSPACE黑暗而緊湊的演出空間里,一場肢體劇表演開始了。

    沒有座位與舞臺之間的界限,極簡的布景中,人們或站或蹲地圍攏成圈,在人群中間,是一具年邁的、臃腫的、下垂的身體,正在以夸張的肢體表演舞動出一個乖張、古怪、空虛的老年女性。

    呆鈍的面具沒有妨礙情緒的爆發——鞋跟狠狠敲打在地,灰白的頭發被抓起又散落,衰老而有力的身體一遍遍地自我撫摸與拉扯。而后,當美麗窈窕的年輕女子口銜鮮花走出時,關于性別、身份與生命的戲劇性和張力一同被推至頂峰。

    這是2021中法藝術女性主題日上,舞蹈家余爾格編導和出演的肢體劇《MOLI》表演現場。

    表演完畢,面對大家的好奇與疑問,余爾格一一解答后說:“我只是用肢體表達了自己想說的。”實現這句話,余爾格在成都與法國之間往來了10余年,從6歲,走到了今天。

    ● 余爾格

    01/

    這是一條挺苦的路

    回溯起舞蹈之路的開始,余爾格覺得其中或許多少有些宿命感。

    1993年,為了糾正內八,6歲的余爾格被媽媽送進了舞蹈興趣班。在這里,她初次展現出了舞蹈天賦,她跟媽媽講:“我挺喜歡跳舞的。”媽媽說:“喜歡你就繼續跳,但你想好,選了就不能放棄哦。”小小的余爾格做出了選擇,并在之后的近30年都與這個選擇休戚與共。

    “選的時候沒想到,其實是走上了一條挺苦的路。”

    1998年,11歲的余爾格考入原四川省舞蹈學校,開啟專業的舞蹈學習生涯。學生時代,余爾格憑一股狠勁,成為全校知名的勤奮生——大家都知道,練功房最后亮著的一盞燈一定是余爾格的。

    命運贈予的天賦和咬緊牙關的努力,換來的是絕對的“幸運”。

    2003年,余爾格跳進了有“中國舞蹈奧斯卡”之稱的“桃李杯”大賽。未滿16歲便一舉拿下少年甲組獨舞和古典舞群舞一等獎。之后,第六屆、第九屆全國舞蹈比賽一等獎等國家級大獎紛至沓來。

    對于舞者來說,每一次舞臺都像是海面,一場表演所展示的,僅僅是被托舉到海面上的冰山一角,海面之下,是日積月累的熱愛、汗水、傷痛與孤獨。海面之下的冰山,在余爾格19歲時凹陷為一段低谷。

    剛剛畢業,她選擇在學校任教,“這是我最孤單糾結的一段時期,因為我還是很喜歡舞臺,很想跳,卻沒什么機會。”

    雖然迷茫,但在給學生上完課后,余爾格仍會自己練功,

    “一天不練就會退,跳不起來就是跳不起來。”選擇蟄伏而不是放棄,當命運轉折點到來時,她跳起來便一把抓住了它。

    2009年,法國編舞家海蒂·瑪萊姆來到成都,與四川省歌舞劇院聯手重排經典舞劇《春之祭》,受邀前往觀看的余爾格聽見了心里久違的聲音:我想跳這個。

    懷著爭取的心情,她立刻聯系劇院自薦。盡管舞劇的排練已經快完成,但在面試后,余爾格被破格通過,最終參與了表演。

    以《春之祭》為契機,現代舞在余爾格的身體和心里種下了一顆種子,一個長達四年的“冬天”正在消退。

    盡管英語、法語不通,當海蒂·瑪萊姆問她“你愿不愿意去歐洲跳舞”,余爾格卻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愿意”。

    02/

    現代舞,沒那么簡單

    2010年,余爾格很快發現:一切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

    在隨團到訪很多國家,參與和觀看了很多演出后,她意識到自己的空白,“那個時候只是喜歡現代舞,但很多更深入的東西并沒有明白”。

    于是她利用當老師的周末空檔,咬牙學習了9個月法語后,順利通過考試進入了法國圖盧茲舞蹈中心。

    在之前的年歲里,余爾格一直穩扎穩打地走著一條傳統的舞蹈演員之路。直到遇見更注重生命力與個人表達的現代舞,她才覺得找到了自己,“我喜歡的,和我跳過的,其實是兩個東西”。在法國飽含生動與張力的藝術環境中,余爾格完成了看似猛然,實則自然的轉向——從中國舞到現代舞,從舞蹈演員到舞蹈編導。

    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語法后,她爆發出驚人的創作欲:從以自身經歷為原型編導的《偶然》,到暗黑系現代舞作品《時輪》,從多媒體互動舞劇《流》,到女性主題肢體劇《MOLI》……個人風格逐漸成形,舞蹈之路豁然開朗。

    編導比表演意味著更大的挑戰與樂趣,舞臺是攤開的紙頁,余爾格用肢體書寫著對不同話題的思考:生命、性別、人性、欲望、時間……深圳雙年展上,一位老太太看完《MOLI》以后激動地給了余爾格很多自己帶的水果。她說:“你膽子很大,很勇敢,你說了我們想說的話,我看了覺得很感動。”

    這或許也是余爾格想要抵達的:現代舞是抽象的,重要的不是誰在跳,或者每一個動作的具體想法和表達,重要的是你看到了它,認出了它,然后認出了自己。

    ● 多媒體互動舞劇《流》

    03/

    哪怕不能跳了,還能編舞嘛

    在咖啡館里見到余爾格時,是她剛從深圳回成都的第三天。不同于舞臺上頗具爆發力與距離感的形象,臺下的余爾格靈動隨意,不時拋出耿直金句,可愛而直接。

    工作之余,她也有其他興趣愛好:攝影、看展、看電影,還會特別“安排”自己多多看書。如果當下事情做得很好,余爾格更愿意“什么都不干,就在家里走來走去?;蛘吒笥鸭s出來聊聊天”。

    在最放松的時刻,余爾格也保持著記錄靈感瞬間的習慣。靈感到來的瞬間是隨機的,看書、看展,一旦有想法就立刻寫下來。

    這些碎而不散的想法在落于紙上時成為屬于她一個人的密林,只待她在創作時從中選取,自由生長。

    ● 舞蹈現場

    說到自己對理想的最大期待時,余爾格選取了“自由”這個關鍵詞。自由意味著不受諸多束縛——功利心的束縛、他人目光的束縛、創作的束縛、社會節奏的束縛……

    而自由多少伴隨著代價,她也在某種程度上做出了逆流的選擇。此前好幾個舞蹈綜藝節目向余爾格發出邀約,都被她婉拒了。

    拒絕前也曾掙扎過,而余爾格特別崇拜“作品所有人都知道,但本人從不露面”的創作者創作者:意大利作家埃萊娜·費蘭特、涂鴉大師班克斯,這些人的存在多少給了她信心和底氣。“我還是喜歡慢慢的,更安靜的方式。有自己的節奏,不需要那么快。”

    與舞蹈一起生長近30年,余爾格并沒有什么焦慮感,“我還能跳,所以我不焦慮。哪怕我不能跳了,我還能編嘛”。

    世界是瘋狂旋轉的舞臺,而人生中只要有那么一兩件確定的事,似乎就更容易找到坐標,就知道要做什么,要往哪里去。對于余爾格來說,無論是什么年紀,在什么國家,以什么身份,這件確定的事從她6歲向媽媽點頭時就沒有變過——我喜歡跳舞,我要一直跳下去。

    責編 王蜀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