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18 00:51:51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彭水萍
2019年9月,證監會在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12個方面重點任務,其中之一便是推進交易所市場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品種的創新。
債券融資工具有效、快捷,具有很強的便利性,對企業解決日常經營的資金周轉、提高抗風險能力、抓住投資機會等均具有重要意義。央行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7.77萬億元,其中企業債券凈融資2.2萬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5.91萬億元。
近年來,債券承銷成為券商投行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陣地,持續為各類企業注入金融活水,同時,各大券商的債券承銷團隊在鄉村振興、抗疫救災等方面,通過投資、融資、投顧等專業服務,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2年度證券行業金鼎獎”評選活動自7月下旬啟動申報工作以來,得到了各大券商積極支持。其中,投資銀行類獎項中的“最佳債券承銷團隊”成為申報大熱門。截至10月12日,組委會共收到了25個債券承銷團隊的申請。在申報材料中,不少券商提到在新發展理念下面對瞬息萬變的資本市場,如何在合規的前提下進行創新,從而順利實現為企業高效募資。
券商系債券承銷獲認可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11日,券商債券(含地方債)總承銷金額排行榜上,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位列前三甲,承銷金額分別為11735.77億元、9993.14億元和7141.03億元。這3家券商的債券承銷分別達到2810只、2315只和2083只。華泰證券、國泰君安、光大證券、海通證券、東方證券、平安證券、招商證券的債券總承銷金額則分列第四至第十位。
值得一提的是,從債券一級市場承銷格局來看,銀行借助廣泛的客戶基礎,相比券商具有更大的優勢,但券商系在債券承銷中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以債券承銷金額計算,截至10月11日,工商銀行占據債券總承銷市場份額第一,達到5.94%,中信證券以5.93%緊隨其后。中金公司市場份額達到3.61%,排名第九。
以承銷債券只數計算,中信證券承銷了2768只,位列第一,中信建投承銷了2280只,位列第四,中金公司承銷2046只,位列第八,國泰君安以承銷1579只位列第十。
券商的債券承銷不僅是“以量取勝”。在本次金鼎獎申報過程中,組委會發現,多家券商的債券承銷團隊提交的材料中,均提及將工作重點放在服務“碳中和、碳達峰”,或服務新興產業方面。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一些券商債券承銷團隊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債券發行模式,獲得了市場主體與投資者認可。
如平安證券在其申報材料中表示,公司一直積極響應綠色金融發展,2021年至今(至8月申報材料提交日期)參與承銷綠色債券25只,產品發行規模333億元。同時,公司深度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產業轉型升級,參與承銷科技創新公司債5只,產品發行規模33億元。此外,公司還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和低碳轉型戰略,積極參與低碳轉型公司債券發行,其中就包括煤炭行業首單——開灤集團2022年低碳轉型掛鉤公司債券。
金鼎獎將進入投票環節
國海證券也在申報材料中表示,公司固收一部團隊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在多個項目中利用專業優勢,搶抓市場機遇,主動求變開展金融創新,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取得顯著成效,先后完成全國首單非儲架核電用途綠色債暨深交所首批、廣西首單“碳中和”債券,全國首單可持續發展掛鉤公司債,交易所市場全國首只完成發行簿記的戰疫專項債,全國農墾系統首單暨廣西首單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專項債券,全國首單建筑行業優質主體企業債等行業首單產品,為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此外,在助力抗擊疫情等方面,不少券商債券承銷團隊也貢獻了專業力量。
如興業證券在申報材料中稱,公司固定收益業務一部以金融助力實體,推動復工復產。疫情暴發伊始,團隊便積極推進疫情防控債發行工作,為象嶼集團發行的16億元疫情防控債是全國首批疫情防控債。2022年疫情居家辦公期間,仍大力推動債券發行工作,保障企業融資順暢。
國泰君安在2022年上半年上海疫情期間,推動上海浦發銀行600億元金融債、上海地產75億元企業債、中遠海運30億元公司債、松江國投35億元公司債等成功落地。其中,公司助力上海地產集團成功發行25億元優質主體企業債券,發行期限5年期,票面利率3.55%,募集資金部分用于承建上海市浦東新區、嘉定區、寶山區、金山區防疫用房項目,專項用于境內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等人員的隔離防控。上述防疫用房項目在本輪疫情中緊急投入使用,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
“2022年度證券行業金鼎獎”投行類獎項申報目前已經截止。根據組委會安排,下一步將進入投票環節,最終頒獎典禮將于11月初在成都落地。哪些債券承銷團隊最受投資者和市場主體認可?答案在不久的將來揭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