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09 22:49:17
每經記者 段思瑤 每經編輯 孫 磊
與往年一樣,2023開年,“賭城”拉斯維加斯再一次匯集了全世界當下最新潮的科技與暢想。
美國當地時間1月5日,2023年度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正式開幕。這場本是由科技廠商唱主角的展會,在近年來卻開始有了被車企“霸占”的勢頭。2023年,車企“霸屏”勢頭更加強勁。
不管是大眾汽車率先祭出重磅車型ID.7,還是寶馬全球首發的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抑或是比亞迪展示的搭載英偉達(NVIDIA)GeForce NOW云游戲服務技術,無一例外都與“電動”“智能”緊密相關。
車企再度“霸館”
與往屆CES展一樣,汽車仍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不同的是,本屆CES展將汽車徹底推向主角,主辦方預計有超過275家移動出行領域公司參展。
早在2023 CES展前夕,大眾汽車率先祭出重磅車型ID.7。新車基于MEB平臺打造,續航里程最高為700公里左右。作為ID.家族的第六款車型,ID.7量產版車型計劃在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首秀,將在中國、歐洲和北美三大主要市場上市,其中在中國市場,由兩家合資企業將推出各自的版本。
寶馬則全球首發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該車采用三廂運動轎車外型,未來的全新寶馬純電動車型均有望應用其部分設計理念。索尼與本田成立的合資公司Sony Honda Mobility亮相了旗下全新電動概念車-Afeela,新車將于2025年上半年開始接受預訂,2026年春季率先在北美市場交付。
沃爾沃所展示的七人座純電動SUV——EX90,由沃爾沃、谷歌、Luminar三家公司聯合打造,核心是一個新的計算機系統,可持續學習并支持OTA,整車配備8個攝像頭以及多個傳感器。
與車企將參展CES的重心放在電動車產品上不同,博世、大陸集團、采埃孚、佛瑞亞、法雷奧、現代摩比斯、英偉達、麥格納等零部件巨頭更加聚焦于展示與智能產品相關的服務。比如,采埃孚發布的ProConnect車聯網平臺,能夠實現車輛、云服務器和交通基礎設施間的互聯,還有節能的接觸式加熱安全帶等;大陸集團則重點展示兩款可持續發展輪胎,全景式抬頭顯示器(HUD),以及專為電動出行設計的模塊和傳感器,以支持新型、更高效的電動汽車。
CES展上從來都不缺少一些看起來“天馬行空”的產品,比如荷蘭初創企業Lightyear帶來的第二代太陽能汽車,最大續航里程可達800公里;美國初創公司阿斯卡,對外展示了旗下全新Aska A5,這是一款垂直起降飛行汽車,采用增程式驅動,空中飛行距離約為400公里,陸地上的續航未透露,預計2026年量產。
智能駕駛成重頭戲
從2023 CES展可以看出,智能駕駛已是車企、零部件巨頭們展示的重頭內容。比如,克萊斯勒Synthesis智能座艙,支持OTA和L3級自動駕駛功能;博世展示了用于L4級自動駕駛的長距離激光雷達;大陸集團將安霸半導體的CV3系列人工智能芯片集成到其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解決方案中。
速騰聚創則正式發布了首款全固態補盲激光雷達RS-LiDAR-E1,以及第二代智能固態激光雷達RS-LiDAR-M系列產品,其中RS-LiDAR-E1將于2023年下半年實現量產。
2023 CES展上,車企、零部件巨頭們所展示的與智能駕駛相關的產品,背后反映出一個趨勢,即高階智能駕駛產品商業應用將很快迎來大規模落地。“2023年,智能駕駛下半場的競爭將進入加速期。”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認為,從產品層面來說,城市導航輔助駕駛進入重感知階段,大規模量產交付大幕拉開;智能駕駛的用戶體驗將從嘗鮮轉變為用戶依賴;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整體成本降至10萬元以內,將進一步改善生產關系。
城市導航輔助駕駛等高階智能駕駛產品的商業應用,依賴于海量的產品數據、超大規模的數據訓練、大模型應用等。而面對如此大的數據以及復雜的計算,超算中心將成為自動駕駛企業的入門配置。
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投入運營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未超過10個。日前,毫末智行與火山引擎聯合成立了智算中心“雪湖·綠洲”(MANA OASIS),每秒浮點運算達67億億次,存儲帶寬每秒2T,通信帶寬每秒800G。
隨著MANA OASIS的成立,毫末智行量產自動駕駛產品的迭代速度將加快,預計2024年上半年,毫末城市NOH落地將達到100城,2025年實現全無人駕駛。
申港證券在其發布的相關研報中提到,結合國家層面的產業規劃和各主機廠的戰略規劃,預計未來幾年L2級別自動駕駛滲透率仍將持續提高,到2025年,L2~L3級別自動駕駛的搭載率將超過50%,L2+級別自動駕駛成為市場主流,L3級別自動駕駛搭載率超過10%,同年L4級別自動駕駛也將開啟落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