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20 22:07:58
上周,A股呈震蕩下跌態勢,上證綜指全周累計下跌1.8%至3131.95點,深綜指、創業板綜指全周累計跌幅分別為2.60%、2.73%,科創50指數跌3.68%。近期人民幣匯率承壓,外資也暫時看空A股,北向資金已連續10個交易日凈流出,創史上時間最長流出紀錄。
上周前四個交易日大盤雖然下跌,但當時多頭尚有明顯的抵抗跡象,然而到了上周五,多頭似乎放棄了抵抗,所以當天股指呈單向滑落態勢。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五連“死多頭”券商股也不再表現。
上周走勢所對應的背景是:前四個交易日投資者對傳說中的利好期盼較濃,但因屢屢等不到利好后轉為失望,加上新股與次新股亂漲一氣,于是上周五拋盤再度涌現,買盤也不再積極。
熟悉A股的投資者大多聽說過一句話,這就是“弱市炒新股”,所以至少老股民見到新股活躍時往往就會害怕,原本想做多的人也有可能因此縮手。
在股指明顯轉弱后,上周五盤后終于傳出利好。這就是證監會提出了多種活躍資本市場措施,其中包括減免交易成本的措施。證監會表示:“還有一批措施正在加緊推動。”
要想使A股走強,關鍵應該是經濟本身能回穩并走強。股市的長期趨勢顯然與眾多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相關,上市公司盈利水平顯然離不開宏觀經濟指標向好。
在宏觀經濟層面,當前我國擴大基建或房地產投資雖然可能還有余地,但該余地已較為局促,因債務問題實質上已經限制了這部分增長。
在出口方面,顯然又受到“逆全球化”與“全球經濟放緩”夾擊而暫時很難指望。因此,經濟增長提速短期內可能只能依賴居民的消費支出。
提振居民消費的途徑無非有以下兩個:一是提振消費者信心,二是在制度建設上使居民收入在GDP中占比大幅提升。前者使消費者“敢消費”,后者使消費者“有能力”消費。
提振信心的途徑自然有許多,“資本市場活躍”顯然屬于其中極重要的一環。股民及其家庭總人數高達數億,應該是消費絕對主力。只有當這部分民眾有“獲得感”,消費信心才會顯著提升。
本周股市表現有待觀察。股市能轉為均衡震蕩就算不錯。操作方面,投資者宜持股觀望,一般不宜過分做空,因后續更重磅的利好仍可以期待。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