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7 22:19:08
10月17日(周二),A股有所回暖,各大股指以漲為主。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小漲0.32%至3083.50點,深綜指微跌0.01%,創業板綜指微漲0.01%,科創50指數漲0.93%。滬深兩市成交額為7354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縮量776億元。
個股方面,大金融板塊集體走強,券商股表現活躍。此外,移動支付、紡織板塊各因利好而表現較好。醫藥、一體化壓鑄、汽車零部件等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利好較密集,最新的利好主要是有較多央企集體公告了將回購自家股份。另外,也有不少非央企公司公告了將回購或增持自家股份,包括周一剛剛大跌過的海天味業。
上市公司宣布回購或增持,在多數情況下暗示這些公司認為自家股票低估了,這對市場信心提振應有裨益。
除了上述表面上的利好外,可能另有一些隱含利好,這就是投資者或許會有理由懷疑,目前上市公司回購,特別是央企回購的背后,很有可能暗合了政策意圖或授意。
那么多上市公司居然同時出手,如果只是用“碰巧”來解釋,那顯然十分牽強。如果不能用“碰巧”來解釋,那只好由政策面這一角度去理解。
雖然市場有所回暖,政策意圖也十分明顯,但是北向資金頑固地繼續呈凈流出態勢,好在流出量有所減弱。周二北向資金凈賣出30.58億元,凈流出量較周一縮減了大約一半。相關市場方面,周二港股恒指上漲0.75%。
北向資金維持凈流出的誘因之一是美債收益率走勢,誘因之二是中國內地經濟指標的改善情況尚不太明顯。至于近期霸屏的巴以沖突相關新聞,一般不會促使北向資金外流,甚至可能會削弱北向資金流出意愿。與世界絕大多數股市相比,A股的獨立性向來更高。
當前市場對年內美聯儲繼續加息的預期其實有所減弱,但市場同時預期美聯儲可能更久地維持利率高企。對于國內經濟及A股來說,美債收益率居高不下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該因素一方面會顯著削弱北向資金流入A股意愿,一方面限制了我們央行推出寬松政策的自由度。
在經濟指標方面,9月已公布的部分經濟指標有改善跡象,但十分重要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指標意外回落至零,帶來了顯而易見的負面情緒。上周四A股因匯金入市利好而大漲,但上周五盤初CPI公布后即快速吐回了所有漲幅,且本周一繼續下跌。
周三早盤時段,我國9月份或三季度余下的經濟指標將集中公布,包括GDP(國內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這些經濟指標顯然將影響內外資對我國經濟的觀感,對盤面應構成較大影響。
我個人感覺,假如周三公布的經濟指標優于預期,A股應當有可能作出較大的反應,因市場已“憋屈”太久,積壓的勢能應該不會太小。市場預期相當重要,即使經濟指標改善得不那么明顯,但只要展現出筑底成功跡象,股市也可能遠遠跑在前面。
操作方面,建議投資者近期宜持股觀望,倉輕者應抓住時機增持。政策面支持股市相當明顯,投資者并不宜完全視而不見。由歷史經驗看,政策利好出臺時間雖然并不一定與大盤底部精準對應,但在多數情況下政策意圖最終會起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