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6 12:39:57
◎人社部介紹,今年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22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96萬人,困難人員就業129萬人。9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
◎當前2024屆高校畢業生秋招火熱開展,市場上還有一部分離校畢業生沒有落實工作。對此,人社部將以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為抓手,加力沖刺、加密服務,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順利就業。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陳旭
10月26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行2023年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前三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副司長陳峰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突出重點群體,扎實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不斷優化就業服務,全力以赴穩定和擴大就業。
據介紹,今年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22萬人。9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
發布會現場 每經實習記者 石雨昕 攝
陳峰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1-9月,全國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穩崗返還、一次性擴崗補助等政策,為企業減少成本1419億元,支出就業補助資金809億元。
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22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96萬人,困難人員就業129萬人。9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
與此同時,社會保障重點改革扎實推進,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社保經辦服務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保險經辦條例公布,標志著社保經辦的法治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邁上新臺階。
截至9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6億人、2.4億人、3億人,基金累計結余8萬億元。全國社??ǔ挚ㄈ藬?3.77億人,覆蓋97.4%人口,8.51億人領用電子社保卡。
此外,人社部還成功舉辦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這是繼2020年廣州首屆全國技能大賽之后,我國舉辦的又一次高規格、大規模、高水平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充分營造了激勵廣大勞動者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良好氛圍。
當前正處于高校畢業生秋招季,2024屆高校畢業生也陸續進入就業市場。同時還有部分2023屆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接下來要如何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宋鑫在解答相關提問時表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關系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始終把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擺在突出位置,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加大政策支持、服務支撐、困難幫扶、權益保障,全力以赴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宋鑫強調,當前2024屆高校畢業生秋招火熱開展,市場上還有一部分離校畢業生沒有落實工作。對此,人社部將以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為抓手,加力沖刺、加密服務,凝心聚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順利就業。
一是政策落實再提速。推進“就業政策在身邊”滾動宣傳,實施補貼政策“直補快辦”,落實社保補貼、吸納就業補貼、稅費減免等支持政策,激勵市場主體吸納就業。提前安排2024屆畢業生招錄招聘工作,穩定公共部門就業崗位。
二是實名服務再加力。用好“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等力量,主動聯系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1131”實名服務,即向離校未就業畢業生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1次技能培訓或者就業見習機會。向未就業的2023屆高校畢業生發送手機短信,告知求職登記渠道、崗位信息、政策服務查詢渠道等。
三是崗位推送再加密。推進“職引未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秋季專場,提供一大批適合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實施金秋招聘月,面向登記失業青年和未就業畢業生,集中開展線上線下招聘。同時,人社部還會同國資委等部門,組織中央企業面向西藏青海新疆高校畢業生開展專場招聘。
四是見習培訓再提質。深入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加大就業見習組織力度,目前已募集見習崗位超過100萬個。引導鼓勵有需求的青年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新職業培訓,持續提升青年的就業能力。
五是困難幫扶再強化。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身有殘疾和長期失業等困難畢業生進行重點幫扶,實施“一人一檔”“一人一策”幫扶舉措,優先推薦崗位,優先落實政策,優先組織培訓見習,幫助他們實現就業。對2024屆在校的困難大學生,發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切實減輕他們的求職負擔。
“總之,我們將竭盡全力,進一步強化政策落地見效,做實做細就業服務,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到各行各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宋鑫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石雨昕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