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15 16:23:24
◎今年以來,本地生活市場硝煙彌漫,而美團的一系列動作,都在淡化大眾眼中的美團餐飲外賣業務的標簽,無論是美團買菜改名為小象生鮮,還是如今美團企業版的全速進軍,都在探索著主營業務之外的更多增長空間。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劉雪梅
一年內為同一個業務連開兩次大型發布會,這對美團來說不算常事。今年以來,美團先后高調宣布企業版上線并宣布業務進展,對外昭示著美團對于企業版背后這個萬億市場的野心。
12月14日,美團企業版舉辦第一屆企業消費管理大會,美團企業版總經理康凱回顧了美團企業版正式上線以來的發展情況,并對企業消費管理的新場景、新需求提出自己的理解。
他提到,隨著企業消費數字化的提升,企業消費需求不斷拓寬,消費場景更加多元。在此趨勢下,一站式的企業消費數字化管理方式,也越來越成為一種行業共識。“所有美團的業務都值得在企業版中再做一遍。”康凱表示。
實際上,作為一個C端業務起家的互聯網公司,美團一直在B端探索,2016年7月,美團CEO王興第一個提出了“互聯網下半場”理論,認為互聯網行業未來的發展將從過去C端的用戶增長驅動轉變為B端的產業鏈效率提升。美團對B端業務的布局就此拉開。
從成果來看,美團包括快驢、RMS餐廳管理系統、美團小貸等B端業務都發展不錯,據官方此前披露,快驢業務在2022年12月實現城市一級水平上的全國盈利。如今大力推進涵蓋企業訂餐、差旅、用車等場景的美團企業版,也可以看出美團想要繼續擴大B端業務場景和覆蓋范圍的決心。
今年以來,本地生活市場硝煙彌漫,而美團的一系列動作,都在淡化大眾眼中的美團餐飲外賣業務的標簽,無論是美團買菜改名為小象生鮮,還是如今美團企業版的全速進軍,都在探索著主營業務之外的更多增長空間。
美團企業版能否給美團帶來更多增量?又能否在高手如云的to B玩家中站穩腳跟?
據康凱分析,在美團企業版上線的這段時間,不難發現企業消費數字化的滲透率在各行業進一步提升:一方面,得益于企業用戶的深度挖掘,企業消費場景變得更加豐富多元,新穎的消費形式不斷涌現,例如,4S店推出品質午餐以提升車主體驗、建行生活打造智慧食堂等;
另一方面,企業用戶訴求的差異化、復合化、彈性化愈發凸顯,例如,企業員工請客戶喝寺廟咖啡、對團餐檔口亦有大牌化訴求等。
美團企業版總經理康凱現場解讀美團企業版業務進展 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因此康凱看來,美團所有的業務都可以在企業版重新做一遍,但是這對美團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是簡單的大家理解說我把美團外賣拿過來,在B端就可以用了,這里面其實需要有大量的流程改造,隨著企業管控的越來越深入,我們要做很多的工作。到現在為止我們也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企業訴求,就是說這個地方我要管,那個地方我要管,這個地方我覺得管控的邏輯,但是我們其實在管控規則、供應鏈改造上是在逐級審核。越來越要把C端的打造成B端的供應鏈,這個過程其實還是有非常多工作要做。”康凱在接受媒體采訪坦言。
當被問及美團企業版上線的主要進展和成效時,康凱表示,現在美團企業版的整個產品架構圖,每一個環節,每一層入口都在做和美團生態做對接,供給層要接入美團大量的場景,這些是最顯性的進展。
另外還有一些隱性的進展,比如合規管控、對公結算,包括大數據的合規引擎,這些可能是大家不太可見的,康凱提到,現在美團企業版接入美團的品類也正在逐漸豐富,從最早的只有餐、外賣和到店,現在除了就餐之外已經有好幾條線,包括小象超市、美團的酒店、機票、火車票等業務都已經成功接入。
“現在我們累計服務的有交易行為的客戶數量已經破萬了,我們整個的續約率也是非常高的,接近100%。”康凱表示。
不過他也提到,企業版待解鎖的場景還有很多,需要不斷挖掘,“我們未來可能還要做包括美容美發業務的接入,是什么樣的行業有這樣的需求?比如銀行這些窗口型的行業,他們其實對于員工都有理發洗衣相關的預算,他們希望通過我們一起管理起來。”康凱表示。未來,康凱希望美團的所有業務都可以在企業端找到相應場景。
對于美團來說,當主營業務趨于穩定,進軍企業版是必然的選擇。
一方面,騰訊、阿里和滴滴等互聯網企業近年來也在to B生態的打造上集中發力。其中,在確定了云戰略后,阿里推出釘釘,提出“云釘一體”化;騰訊在2018年成立了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通過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微信生態撬動B端;今年3月,原以打車服務為切口的滴滴企業版進行更新,新增了商旅和費控功能。
另一方面,B端市場規模巨大。由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企業費用支出管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僅核算商旅、出行、團餐、采購和福利五大場景的費用支出規模就已達到萬億級別,同時隨著企業對員工個人報銷和對公支出的費控管理需求越發明顯,企業費用管理市場規模已達千億級。
商務部消費大數據實驗室主任、復旦大學教授張伊娜表示,從經濟大趨勢即可窺探企業消費小趨勢。從空間維度來看,企業總部集聚、生活服務業數字化水平更高的一線城市成為企業消費的主戰場;從細分場景來看,餐飲、酒店、大健康、文娛等服務品類的消費增長潛力較大;從企業管理來看,選對合作伙伴取長補短,比獨自“埋頭苦干”見效更快。
而從美團自身的發展情況來看,今年三季度,美團主營業務出現增長乏力的跡象,美團三季報發布后第三天,或因業績增速不符合資本預期,美團股價在財報發布后的首個交易日(11月29日)盤中跌幅一度擴大至12%,刷新2020年4月以來新低。
也正是在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美團CEO王興表示,管理層對公司的長期增長潛力有十足信心,目前美團在二級市場的股價只反映了外賣單一業務的估值,并不符合公司的內在價值,正考慮推進一筆價值10億美金的回購計劃。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團在to B賽道內有其優勢。美團企業版能夠針對企業用戶的需求進行集單履約和商品定制,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升企業用戶滿意度,同時提高服務門檻和競爭力。
不過他也提到,企業版需要了解和滿足不同行業、企業的個性需求,這樣將提高成本,所以需要平衡個性需求與共性需求的運營能力和組織能力。其次在財務上也會有一定的壓力,利潤率會降低,平臺和技術方面也需要做出對應的調整。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7363641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