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確保2024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找準鄉村振興切入點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0 23:03:31

    ◎會議提出,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從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出發,找準鄉村振興的切入點,提高工作實效。

    ◎會議強調,要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推動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鞏固大豆擴種成果,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做好農業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確保2024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12月19日至20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習近平指出,2023年,我們克服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多重不利影響,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

    農業機械正在田間作業 圖片來源:新華社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提高工作實效

    會議提出,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從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出發,找準鄉村振興的切入點,提高工作實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的提法,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提法一脈相承。

    這有何深意?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應該是明年一個很重要的中心工作。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討論稿)》,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意味著我們明年的重點工作是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的基礎上,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來準確找到一些切入點,找到一些好的辦法,進而有力有效地推進鄉村的全面振興。

    魏后凱還提到,浙江的“千萬工程”包含鄉村振興各個方面的內容,經過近年來的持續推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我們對浙江的研究來看,浙江的城鄉差距、區域差距都比較小,都走在全國前列。”

    推動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

    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908.2億斤,比上年增加177.6億斤,增長1.3%,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本次會議提出,要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推動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鞏固大豆擴種成果,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做好農業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確保2024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事實上,農業農村部今年啟動了糧油等主要農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并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統籌整合200多億元,在100個大豆、200個玉米重點縣整建制推進,從耕種管收、地種肥藥全領域全環節找短板、補弱項,針對性地拿出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集成組裝的綜合性解決方案,效果明顯。在局部地方受災較重的情況下,大面積單產提升有效對沖了災害影響,實現了以豐補歉、以秋補夏。

    問及“推動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有哪些支撐因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殷浩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我國提高單產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從總體來看,我國糧食單產一直呈增長態勢,這是良田、良種、良法、良機相結合的綜合成效。

    “面對糧食生產要持續豐收的發展要求和播種面積難以大幅增長的現實約束,只能在土地、種子、科技、農機等方面綜合施策,畢竟這些方面也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殷浩棟說,比如把更多耕地變成宜機化的高標準農田、研發推廣抗逆性強的高產品種、強化糧食生產的科技支撐,推行密植高產技術、開發適用性高的農機裝備等,這些都是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的必要舉措。

    本次會議還提出,要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制度體系,優先把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適當提高投資補助水平。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

    2021年種業振興行動實施以來,已經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和階段性進展。一些關鍵技術和重大品種取得突破。如我國自主研發的兩把基因編輯“剪刀”正在加快產業化應用,生豬、奶牛等專用育種芯片具備國產化替代能力。初步培育出一批耐鹽堿小麥品種和短生育期冬油菜品種,首批51個玉米大豆轉基因品種通過審定。

    優化村莊布局、產業結構、公共服務配置

    本次會議還提出,要適應鄉村人口變化趨勢,優化村莊布局、產業結構、公共服務配置,扎實有序推進鄉村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推進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治理能力,促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

    談及當前鄉村人口變化趨勢,魏后凱表示,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鄉村人口也在持續減少,村莊數量同樣也在減少。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我國還會繼續推進城鎮化,這意味著鄉村人口總體上還將維持減少的趨勢。“如果不考慮這個趨勢,按照現有的鄉村人口來進行村莊布局、產業布局,來配置公共服務,就有可能帶來投資的浪費。”魏后凱強調。

    在他看來,要適應鄉村人口變化趨勢,首先村莊的布局要按照未來的鄉村常住人口來進行優化,比如有的村莊會成為城市的一部分,有的村莊人口會不斷增加(規模變大),有的村莊則可能因為空心化比較嚴重甚至會消亡,所以對村莊進行合村并居的規劃、引導是非常必要的。

    與此同時,要按照鄉村常住人口來配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防止投資的浪費。“比如現在很多農村的孩子到鎮中心或縣城上學,那一些村莊就不需要那么多學校了,就可以進行調整優化。”

    魏后凱認為,還有必要對農村的公共設施用地進行再利用。一些村莊空心化嚴重,公共用地閑置,要對這些公共設施用地進行再利用,提高其利用效率,比如可以來發展一些產業用地、文化旅游用地等。

    此外,還可以采取經濟的辦法來推動村莊的聯合發展,由此包括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甚至產業發展,都可以通過聯村發展來取得一定的規模效益。

    “從浙江的經驗來看,他們現在通過搞一些強村公司、搞黨建聯盟來推動村莊的聯合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通過這種村莊聯合發展來破解村莊的分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進而獲得規模效益的做法,是可以為其他地區所借鑒的。”魏后凱說。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