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9 16:10:20
國務院參事、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石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模型特別是通用大模型是一把雙刃劍。未來,中國的大模型應用將聚焦解決各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大規模爆發“一定是在垂直領域而不是通用場景”。
每經記者 劉旭強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旭強 攝
12月28日,成都傳媒集團主辦的2023人工智能大模型基準測試科創發展大會暨中西部數字經濟大會在成都舉行。會上,國務院參事、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石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模型、特別是通用大模型,是一把雙刃劍。未來,中國的大模型應用將聚焦解決各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大規模爆發“一定是在垂直領域而不是通用場景”。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石勇認為,數字經濟的未來方向很清晰,就是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相較而言,數字產業化容易,產業數字化比較困難,各行各業要把所有的東西搬到虛擬空間發展,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石勇看來,大模型將在破解產業數字化難題中起到很大作用,目前,我國大模型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重點在于算力布局。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推進“東數西算”工程的建設進度。石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2022年全國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到現在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東數西算”的頂層設計逐步搭起來了。但實際操作中,仍面臨很多實實在在的挑戰。
“上海的數據怎么放到內蒙古去,是不是一定要牽專線?還是可以通過光盤的形式存過去?”“上海把數據放到內蒙古,能不能用內蒙古的雙碳指標?上海使用指標付不付費、付多少?”石勇調研發現,中央如何處理地方政府紛至沓來的政策支持需求,地方政府間彼此優勢要素如何互通,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怎么選擇合適的企業,怎么避免企業間的定價內卷,都是“東數西算”工程實際遇到的問題。
石勇總結,無論是“東數西算”還是大模型建設,都是要布局系統,解決“四個關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間的關系、地方政府間的關系、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關系、企業之間的關系。“把機制梳理好,才能保證這樣巨大的系統工程能夠往下實施。”
“從國內國際來看,通用大模型有倫理和道德的問題。因此,未來國內大模型的廣泛應用,一定發生在垂直領域,并且聚焦的是解決中國的數字化轉型。”石勇建議,城市要提前布局大模型相關產業,應該選擇垂直大模型而非通用大模型。
在石勇看來,超大的市場規模是我國大模型發展的領先優勢,但要發揮出來還需彌補一些短板。一個突出體現是數據應用,石勇在會上表示,“40年前美國的很多中小企業就開始用數據庫了,而到現在我們很多中小企業都還沒有用上數據庫。”
石勇認為,城市的大模型建設要破解這一局面,應該由政府作為發起方和主導者,依托當地優勢行業打造一些半公益性質的垂直大模型。一方面邀請有實力的頭部企業來投資,更重要的是,讓更多的中小企業使用,擴大當地大模型訓練的數據集,以此謀求地方產業升級。
此外,石勇還提到,應提前夯實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適度超前發展超大規模算力和超快訓練速度的智能算力平臺。
而城市具體怎么去做,還需要自己蹚出路子。舉例來說,此前在上海臨港片區調研時,石勇建議當地依托比亞迪和特斯拉的企業大數據,在儲能領域打造擁有頭部影響力的垂直大模型。
對成都而言,也是如此。石勇建議,成都可以依托電子信息等高端制造業優勢和352家落戶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資源優勢,打造工業領域的垂直大模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