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23 08:35:02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一)重要市場新聞
1、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道指漲0.36%,標普500指數漲0.22%,納指漲0.32%,熱門科技股漲跌不一,蘋果漲超1%,特斯拉跌超1%,AMD跌超3%。百貨商店、太陽能板塊漲幅居前。中概股普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2.2%。滿幫跌超5%,富途控股、小鵬汽車跌超3%,百度、理想汽車、京東、嗶哩嗶哩跌超2%,微博漲超3%。
2、WTI原油期貨結算價漲2.42%,報75.19美元/桶。歐股收盤普漲,德國DAX30指數漲0.77%,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39%,法國CAC40指數漲0.56%,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0.69%。
(二)宏觀新聞
1、1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有關工作,聽取資本市場運行情況及工作考慮的匯報等。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資動態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要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打造規范透明的市場環境。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著力穩市場、穩信心。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三)機構觀點
國金證券:深度比較2024與2014:重溫那一年依然振奮人心的“大反轉”
1、躁動或謹慎?以“寬貨幣”為“錨”
開年以來市場持續調整,原因幾何?一方面,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另一方面,MLF利率維持不變、低于市場預期。短期維持偏謹慎態度,靜待貨幣政策轉向信號的出現。
(1)倘若下周LRP獨立下調(歷史上僅出現過2次),說明貨幣政策轉向,疊加政策對市場的呵護,預計“躁動行情”有望開啟,不過概率較低。反之,春季前維持對市場謹慎的態度。
(2)后續主要盯住2月、3月的MLF續作窗口,若是貨幣政策轉向寬松,A股“春季躁動”依然可期;但如果預期再次落空,市場則可能加大盈利下修及風險定價,我們將維持謹慎、防御。
2、深度比較2024與2014:共同點與差異性
對比2024年和2014年,至少存在四點相似點:
(1)宏觀環境的特征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存在經濟結構轉型期所面臨的內需收縮及庫存“陷阱”。(2)宏觀流動性均具備一定的“寬貨幣”訴求及預期。
(3)“寬貨幣”未啟動之前,在盈利下修預期影響下,估值均存在“底部陷阱”。(4)全球科技產業均處于趨勢上行周期。
3、2024年與2014年也存在一定差異性:
(1)增量資金來源或存在差異性。(2)國內寬貨幣力度及利率中樞的下行空間或難以“媲美”2014年水平。(3)產業上行周期無論從中觀滲透率還是微觀盈利預期的角度,均將比2014年更具“朝氣”。類比2014年,2024年雖然或面臨庫存與估值的“雙陷阱”,但同樣可能具備較大的上漲機會,我們維持年度策略對A股“欲揚先抑”的判斷,即2024H1偏謹慎,2024H2將有望逐步走向樂觀。
4、風格及行業配置:大盤價值防御當下,靜待貨幣轉向信號
以“寬貨幣”為“錨”,(1)春節前未見寬貨幣,偏謹慎態度,建議:高股息、四大國有銀行股、出海邏輯較強的alpha組合。(2)倘若春節后仍未見“寬貨幣”,將維持謹慎,防守方向調整為:黃金(含黃金股)、醫藥、高股息。(3)倘若2024Q1“寬貨幣”開啟,躁動行情或將開啟,建議:切換至中小盤成長,主推國內經濟轉向、資金籌碼“干凈”且具備主題催化的AI方向,尤其是消費電子。
(四)行業掘金
1、1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有關工作。會議強調,要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以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場景應用為牽引,加快重點行業智能升級,大力發展智能產品,高水平賦能工業制造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新型工業化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制造強國轉型的重要路徑,核心是通過科技賦能,實現工業生產力的升級,最典型的表現為工業互聯網的建設。其中工業軟件貫穿產品、裝備、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全價值鏈,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支撐,深度受益于新型工業化建設的系統推進。概念股包括寶信軟件,東土科技,中控技術等。
2、中國海關日前更新的2023年出口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逆變器出口實現99.54億美元,同比2022年的89.38億美元,上升11.37%。與此同時,2023年,我國逆變器出口的重量為33.36萬噸,比2022年的30.38萬噸,增長了9.8%。近期光伏跌價刺激非歐美海外需求爆發,類似2018年“531”之后海外需求起量。同時歐洲去庫進入尾聲,近期紅海局勢或加速庫存去化,部分企業反饋已開始排單,甚至出現等貨情況。預計2024年全球裝機預計450-500GW,同增20%-30%,其中國內和非歐洲海外存在超預期空間。逆變器近期出口數據持續改善,Q1來看逆變器企業環增確定性高。概念股包括陽光電源,德業股份等。
3、鈦白粉生產企業龍佰集團、中核華原、安納達、惠云、道恩、魯北鈦業、玉兔、昆明東昊等多家鈦白廠商發函上調鈦白粉價格,其中國內鈦白粉銷售價格上調500-700元/噸;國際鈦白粉銷售價格100美元/噸。值得注意的是,這是2024年龍佰集團、中核華原第二次上調國際鈦白粉價格。2023年鈦白粉行業漲價函頻發,疊加海外廠商退出,鈦白粉全球供應格局逐漸轉移至中國,目前我國鈦白粉產能已經占全球產能的一半。近年來國內鈦白粉產能快速擴張,在鈦礦、能源等價格持續高企的情況下,海外巨頭加快退出鈦白粉市場,國內產品出口迎來黃金發展期,預計2023年鈦白粉全年出口將超過160萬噸,2024年海外出口或將持續存在增長預期。概念股包括龍佰集團,中核鈦白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