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19 15:30:05
每經編輯 何小桃
據浙江在線報道,2月18日,正月初九,年味依然濃烈,而在紹興上虞,很多人卻沉浸在深深的緬懷中。當天凌晨2時零1分,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浙江省愛鄉楷模、知名港胞張杰因心臟病突發在香港離世,享年95歲。
開雜貨店的慈善家
據浙商博物館,1928年,張杰出生在上虞市梁湖鎮的華光村,小時候家里窮,兄弟姐妹又多,張杰只讀過5年書。11歲那年,他孤身一人到上海找工作做。1961年,經在香港的叔叔保薦,33歲的張杰獲準去香港定居。1961—1978年,張杰先后在天福、華福、天祥、新三洋等雜貨店做過伙計,雖然工作很辛苦,但也為他之后自己開食品店積累了經驗。
1978年,在九龍尖沙咀一條叫加連威老道的街上,張杰租用了一個6平方米的樓梯出入口,常年經營大閘蟹、粽子、茶葉蛋、日雜貨,開始了他“誠招天下客,香引洞中仙”的小本生意。如今,張家的三樣招牌產品——大閘蟹、粽子和茶葉蛋在當地都是出了名的。多的時候茶葉蛋一天能賣兩箱;逢年過節的時候,粽子能賣出2萬只。
他從1978年開始,致力家鄉教育事業,先后捐資建造上虞中學、涼湖中學、梁湖小學、皂湖小學、皂湖中學、湖西小學、玩石小學、港聯小學、陳溪虹橋完小、永和中學、龍浦中學、驛亭五夫小學、梁湖江山小學、大勤中學、設立上虞市教育事業發展基金,關心社會公益事業等。據浙江日報報道,40多年,張杰共捐資1500萬元,建造了18幢張杰教學樓,32間教室和宿舍樓、圖書館,并設立200多萬元的教育基金資助困難學生。
位卑未敢忘憂國,年高仍重桑梓情。張杰節衣縮食、傾其一生積蓄為家鄉興學得精神,被浙江省領導譽為“張杰”精神,在海內外廣為傳頌。
1987年10月和1999年10月,張杰夫婦兩度受邀出席天安門國慶觀禮;1997年,被浙江省政府授予“愛鄉楷?!狈Q號;2000年,被紹興市政府授予“榮譽市民”稱號;2005年,獲評“浙江驕傲-----最具影響力人物”、“感動紹興-----十大人物之一”;2007年,獲評“感動著激昂------道德建設先進個人”。
睡的是地板,吃的是豆瓣
據浙江日報報道,張杰曾經告訴記者,正是由于艱難的謀生路引發并堅定了自己捐資興學的平生心愿。說起為什么要助學,張杰曾說:“中國之所以長期貧困落后,關鍵是教育落后,中國要富強,一定要把教育搞上去,但人口多,攤子大,光靠政府是不夠的,要全民來支持教育,捐資興學才行?!?/span>
可就是這么一位慷慨助學的港商,對自己和家人卻非?!傲邌荨?。2005年張杰被全省民眾公選為“浙江驕傲”人物。在頒獎儀式上,張杰笑著說:“人家叫我老板,其實我睡的是地板,吃的是豆瓣?!?/strong>
1997年,浙江日報的記者曾應邀前往香港張杰家里做客,發現他家30來平方米的一間房子被一隔為二,里間是臥室,外間作客廳。碰上家里來了客人,張杰就得打地鋪。并不是張杰無力改善自己的住房條件,而是他把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錢都捐給了家鄉興教辦學。
張杰常說:“錢要花在正道上。”他的“正道”就是為家鄉的孩子們造學校。張杰遠遠算不上豪富大款,要實現自己平生的夙愿,沒有別的辦法,唯有一個字——省。在香港,張杰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廉價衣衫,出門坐車,專揀沒有空調的公共汽車,就因為車票便宜。為了家鄉的孩子們,張杰對自己“摳”得近乎于苛刻。有一年,老人生了一場病。一次手術,花費了他已列入“捐資計劃”的一部分積蓄。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張杰翻來覆去睡不著:怎么補上這個缺口呢?最后,這位有幾十年煙齡的“老煙民”硬是戒了煙。
對自己馬虎慣了的張杰,回鄉捐建學校卻十分講究。每次捐資建樓,張杰總是特別忙碌,選定校址、檢查質量、督促進度……樁樁件件都要勞心費神,還專門物色了一支建筑隊承建新校舍。建張杰中學時,張杰又關心起廁所問題:“不能讓孩子們在臭烘烘的地方念書啊。”新建成的廁所果然又亮堂又整潔。
編輯|何小桃 蓋源源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浙江日報、浙商在線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