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7 14:13:00
每經編輯 畢陸名
今天(3月7日),話題詞#農夫山泉客服回應東方樹葉包裝#一度沖上熱搜第一。
近日,農夫山泉旗下的東方樹葉包裝引發網友熱議。
對此,據中新經緯消息,農夫山泉客服7日午間回應記者稱,綠茶產品標簽上的建筑圖案是根據中國寺廟建筑形象所做的藝術創作。此外,客服還表示,東方樹葉原味茶飲料綠茶產品標簽標識文字“公元1267年,日僧南浦紹明于徑山寺修佛習茶,攜蒸青綠茶東渡,日本抹茶由此發源”,在多篇文獻中均有描述論證,所述內容來源真實、出處明確,旨在展示中國茶及茶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展示了民族自信。
圖片來源:農夫山泉京東旗艦店截圖
近期,農夫山泉(9633.HK,股價41.95港元,市值4717.89億港元)股價下跌也引發關注。截至3月7日發稿,農夫山泉股價5個交易日累計下跌5%,市值從4993億港元下滑至4718億港元,市值縮水了275億港(約合人民幣232億元)。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3月6日,農夫山泉投資者熱線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股價波動屬于資本市場的正常調整,對于網絡輿情,相信理性的消費者可以自行判斷是非,公司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業績做好。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輿論起源于有網友發現,宗慶后追悼會上出現了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送來的花圈,隨后兩位企業家早年在商業上的淵源和紛爭被接連挖出。
有自媒體在視頻提到,鐘睒睒早年是娃哈哈在海南地區的代理商,因倒賣竄貨被開除,謀得“第一桶金”后轉而自己創辦了農夫山泉公司;另有自媒體提到,農夫山泉成功是靠詆毀老東家,當年鐘睒睒稱,純凈水中幾乎什么物質都沒有,對人的健康并無好處,轉而創造出含有微量元素的礦物質水概念并大力宣傳,對娃哈哈為主的純凈水市場造成嚴重打擊,配合“大自然的搬運工”的廣告宣傳語,農夫山泉迅速占領飲用水市場,鐘睒睒一躍成為中國首富。
輿論發酵至今,社交平臺上“以后不喝農夫山泉”的網友留言隨處可見,抵制范圍擴大到東方樹葉、茶π、尖叫等產品;有部分超市老板表示,以后將下架所有農夫山泉產品,轉而支持娃哈哈;甚至有網友稱之為“農夫與蛇”。
3月3日晚,農夫山泉官微曾發布《鐘睒睒:我與宗老二三事》一文,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講述了布匹生意是其創業所得的“第一桶金”,而非網上傳言“第一筆創業收入來自娃哈哈”;他從未在娃哈哈領薪、更談不上因沖貨被開除;關于天然水與純凈水之爭,農夫山泉與娃哈哈互有訴訟,但最終握手言和。鐘睒睒在文中表示:“宗老一直是我尊敬的企業家。他與我亦師亦友,當然,也互為競爭對手。”鐘睒睒在文末希望廣大網民表達對宗老追思的同時,勿被個別自媒體或大V帶了節奏。
3月6日,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娃哈哈集團總經理宗馥莉在上海出席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年會,這是宗馥莉自父親辭世后的首次公開亮相。在會上的演講中,宗馥莉剖析了中國飲料行業的新環境、新趨勢、新動能與新愿景。
在會議現場,宗馥莉還分享了一個小發現:最近在社交平臺上,一條點贊量很高的評論曬出了自己小時候收集的各色娃哈哈卡片,說這些卡片是兒時的快樂源泉,引發眾多網友共鳴。她對此既感動又欣慰,也思索起“為什么37歲的娃哈哈能喚起大家的童年記憶?且這份記憶在今天還能保持鮮活?”
她認為,秘訣是將企業成長的“鼓點”融入中國飲料行業發展的律動中,持續實現品牌與消費者的共振。
過去的2023年,中國飲料行業穩步向好。在宗馥莉看來,這背后離不開的是一家家企業的向“好”之心:要比過去做得好,要比同行做得好,也要比消費者預期得更好,這是一種良性“內卷”。
作為娃哈哈的接班人,本次年會現場,宗馥莉謙遜地稱自己既是一名在行業摸索了20年的“老兵”,也是接過企業經營“接力棒”的“新將”。
近日,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因病去世后,該公司部分產品的銷量暴增。據媒體報道,記者日前走訪部分線下門店以及查詢主要電商平臺后了解到,部分電商平臺的娃哈哈系列產品都已售罄,也有部分店鋪改為預售,最晚約1個月后發貨。
3月1日,娃哈哈抖音平臺官方旗艦店發布公告稱,近期得到大家無數的關心與支持,店鋪訂單量明顯增加,公司安排了更多同事打包發貨,請大家耐心等待,等不及的家人可申請退款退貨。沒能讓大家有更好的服務體驗,娃哈哈深表歉意,也建議大家理性消費,按需購買。
3月3日,抖音娃哈哈抖音官方旗艦店顯示,娃哈哈多個系列產品都賣爆了,娃哈哈純凈水已經改為預售,系統顯示最晚4月2日發貨,幾乎要近1個月,AD鈣奶24瓶規格已經售罄,另外20瓶包裝的要15天才能發貨,據客服介紹,主要是因為賣爆了導致缺貨。
圖片來源:娃哈哈京東自營店截圖
娃哈哈京東自營店也有相似售罄情況。3月7日在平臺上看到,礦泉水、100g規格的AD鈣奶、營養快線等產品均顯示四川缺貨。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第一財經、南方都市報、國際金融報、中新經緯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