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4 18:25:27
據悉,監管部門前不久對部分保險資管機構進行窗口指導,強調聚焦主業,以保險資金運用管理為核心,要求控制個人投資者投資保險資管產品的規模,并建議不新增發行面向個人客戶的保險資管產品。據了解,相關保險資管公司已經在開始梳理個人業務。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張益銘
5月24日,記者從業內獲悉,監管部門近期對部分保險資管公司進行窗口指導,要求控制個人投資者投資保險資管產品的規模,并建議不新增發行面向個人投資者的保險資管產品。
對此,有保險資管公司人士告訴記者,近期在與同業交流時聽說過這一消息,部分保險資管公司收到相關要求。不過由于個人業務量很少,多位資管機構業內人士表示,其所在公司并未收到相關通知。
據悉,監管部門前不久對部分保險資管機構進行窗口指導,強調聚焦主業,以保險資金運用管理為核心,要求控制個人投資者投資保險資管產品的規模,并建議不新增發行面向個人客戶的保險資管產品。據了解,相關保險資管公司已經在開始梳理個人業務。
2020年3月,為對接資管新規,規范保險資管產品業務發展,統一保險資管產品監管標準,原銀保監會發布《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保險資管產品定位為私募產品,主要面向保險機構等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并首次規定保險資管產品的合格投資者包括符合條件的自然人。
根據規定,自然人需具有兩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人民幣,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人民幣,或者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人民幣。
保險資管產品包括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組合類產品和監管部門規定的其他產品。根據相關細則,針對個人客戶的保險資管產品為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
2020年9月,銀保監會發布《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配套規則,根據細則要求,組合類產品可以投資銀行存款、債券等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股票、公募基金、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等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資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發布面向個人投資者的資管產品的保險資管機構并不多,多位保險資管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由于沒有發布過相關產品,所以并未收到相關指示。“聽說有同業有收到,不過我們沒有收到這個窗口指導,因為我們就沒發過面向個人投資者的產品。”某保險資管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那些有針對個人投資者發產品的保險公司是收到這個指示的,不過影響也不大,這類產品量很少。
2003年,伴隨著原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和我國第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成立,開啟了保險資金運用獨立化、專業化運作的新征程。如今20年過去了,我國保險資管機構也擴大到34家。
“20年來,中國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分散到集中、從管理內部保險資金到全能資管機構的一次次躍升,成為我國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保險資產管理行業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撰文指出,多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相繼開業、受托管理總規模近25萬億、市場占有率在大資管行業位列三甲。此外,全行業另設有11家香港子公司、16家保險私募股權管理公司,以及200余家資產管理中心或資產管理部門,形成了多層次資產管理主體。
曹德云認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保險資產管理業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包括經濟中長期增速下行對投資帶來新挑戰、資產端、負債端雙重壓力對資負管理帶來新考驗等。
因此,曹德云建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要繼續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主線,在深入分析高質量發展內涵的基礎上,找準高質量發展著力點,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更好地履行新時代新征程賦予的新的職責使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1131159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