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09 13:06:58
每經編輯 段煉
備受關注的洞庭湖一線堤防決口,已經于7月8日晚完成封堵合龍,但這并不意味著危險已解除:合龍后垸內有約2億立方米的積水需要10多天才能排出,仍會對“第二道防線”錢團間堤造成壓力。
據央視新聞,離決口處幾公里遠的錢團間堤被稱為“第二道防線”,這條長約14.3公里的間堤是阻隔洪水淹沒下一個垸子的關鍵。如果“第二道防線”一旦發生決口,受影響的面會更大,導致的損失也將更多。近幾天,間堤一共已經發生了20多起險情,所幸最后都得到有效控制。就在7月9日,錢團間堤便再次發生管涌險情。
據央視軍事,7月9日,總臺記者在前方獲悉:湖南岳陽華容縣錢團間堤發生管涌險情,陸軍第74集團軍官兵正在緊急處置。
與此同時,平江縣九峰水庫發生險情,當地緊急要求立即轉移群眾。
九峰水庫出現險情
當地緊急轉移群眾
7月9日,湖南汨羅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緊急指令:根據岳陽市防指緊急指令,平江縣九峰水庫出現險情,要求三江鎮、大荊鎮、長樂鎮、羅江鎮立即組織受九峰水庫影響的群眾轉移至安全區域,必須應轉盡轉。
就在幾天前,九峰水庫大壩發生了滲漏險情。
據央視新聞6日報道,7月5日11時,水庫巡查責任人發現大壩原有排水棱體坡腳有較大滲漏。經初步分析研究,本次滲漏險情的漏水主要來源為大壩內坡左側原塌陷隱患區滲漏至原底涵集中出流。險情如果繼續發展,可能影響下游人口約2.1萬人。接到險情報告后,省市縣水利專家現場會商,組織搶險隊伍進行緊急處置。措施包括:組織轉移近壩沿河群眾,并通知部分群眾做好轉移準備;降低水位、騰空庫容,開啟輸水隧洞放水閘閥,安排設備放水;組織搶險隊伍修筑反濾平臺包裹滲水涵管等。據處險現場專家介紹,險情初步得到有效控制,暫不準備大規模人口轉移。
據央視新聞7日報道,險情發生后,省、市、縣緊急組建約110人的專業搶險隊伍趕赴現場,經過約27個小時的緊急搶險處置,滲漏險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7月7日13時,記者從平江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當地已派潛水員下水摸排,未發現出險位置有變形、塌陷與集中滲漏等異常現象;通過開啟輸水隧洞放水閘閥、安裝倒虹吸吸管和安排3臺大型抽水機排水等措施,來降低水庫水位,截至7日11時,九峰水庫水位已降至123.25米;搶險人員已對壩外滲漏處采取反濾導滲措施,目前已組織2臺挖機填充砂石料約300噸,將滲水排出。
“第二道防線”近4天發生20多起險情
7月5日下午,湖南省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發生管涌,隨后出現決口。7月8日晚10點30分許,湖南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226米決口完成封堵合龍。
隨著決口合龍完成,還有一個重中之重的工作在同步展開,那就是持續加強對“第二道防線”錢團間堤的防守。消防救援人員24小時不間斷全方位地巡堤清障,總臺記者記錄下了一場夜巡。
總臺央視記者 張叢婧:距離決口處幾公里遠的錢團間堤被稱為“第二道防線”,在我的左手邊就是已經被淹沒的團州垸,雖然現在已經合龍,但是接下來還要進行幾天的排澇工作,積水存在就會存在隱患。這里已經蓋上了彩條布,并且堆上了沙袋,就是為了防止積水滲透進土里造成錢南垸出現管涌等現象。為了鞏固好這道大堤,我們可以看到這邊有很多消防隊員在半夜打著燈除草,為什么這么晚還在這除草呢?
岳陽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站指導員 何?。?/span>固堤清障一刻不能等,因為只有把玉米地和雜草清掉,才能及時發現是否有滲透的現象,及時消除隱患。我們現在這里割草安排了30人,另外一邊還有30人不間斷地進行堤壩的巡查,及時發現隱患。
這條長約14.3公里的間堤是阻隔洪水淹沒下一個垸子的關鍵。搶險人員告訴記者,在決口合龍后的幾天內,是鞏固堤壩的關鍵期,亟須加強巡堤清障。其實,近4天,間堤一共已經發生了20多起險情,所幸最后都得到有效控制。
岳陽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站指導員 何?。?/span>紅旗那一塊就是今天我們巡堤員巡出來的滲透點,如果我們不及時發現它,就可能會形成管涌。
總臺央視記者 張叢婧:為什么這么多人一起呢?
岳陽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站指導員 何?。?/span>因為巡堤是慢工精細活,只求精細不求快,每次巡堤必須仔細,晚上就更難,只能打著手電細細地尋找,如果第一排沒有發現,我們第二排可以及時補漏。
采訪過程中,一架無人機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與常規無人機主要搭載攝像頭不同,它還有熱紅外和激光雷達傳感器,能夠對堤防快速掃描,捕捉管涌和滲漏險情。
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消防員 梁世鑫:雖然天黑了,但是屏幕里面還是挺清楚的。我每天要來回飛十幾趟,用它來輔助人工,效率提高不少。后續這里還有一系列排澇清淤等工作,我們巡堤的要一直盯著,后面持續的時間就長了。其實從平江開始,我就一直跟著了。
決口封堵成功后,排水仍需10多天
“第三道防線”正在全線推進施工
總臺記者了解到,目前截流壩與水面基本持平。合龍之后,截流壩還會加高兩米,同時進行加寬作業。
水利部專家組組長李蘅表示,合龍以后還要進行閉氣,防止水滲;圍堰里面有約兩億立方水量,排水工作需要時間相對長一些。
如何排水才能更安全,長江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水利規劃院院長要威認為:
退水過快可能會對堤防安全造成影響。因此,為了避免退水過快對錢團間堤安全產生影響,水位日降幅建議不超過30厘米。
按照團洲垸50平方千米面積計算,每天排水量約1500萬立方米,可利用藕池河東支左堤和東洞庭湖堤17.2千米的臨水堤防,調動移動式排水設備進行排水。
團洲垸地形呈兩邊高、中間低的特點,排水初期17.2千米堤防都可以同時向外排水,隨著水位降低,部分堤防后面地勢較高的堤段將會裸露,該部分堤段就無法繼續排水。時間大概需要12天左右,測算排水量大約1.64億立方米。
其余堤段繼續排水,大約需要5天時間將垸內澇水排出。
針對團洲垸內積水內澇嚴重,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從湖北、福建、四川、廣東、廣西、安徽等地調派排澇力量實施跨省區增援,執行積水排澇任務。第一批次排澇力量397人、排澇裝備47臺套,總排澇能力約13.5萬立方米每小時,連夜出發。第二批次排澇力量保持應急狀態,根據現場需要隨時進行增援。國家消防救援局調派湖北、重慶、貴州三地消防救援力量實施跨省區增援,將于9日上午全部抵達現場。9日7時許,湖南消防救援隊伍排澇專業編隊,挺進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壩,岳陽消防搶抓時間,第一批開始抽排積水,全力排澇搶險,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湖南省水旱災害防御事務中心主任曾啟明表示,在全面做好第一、第二道防線的同時,已在構建第三道防線。目前已經制定了工程方案,正在全線推進施工,分了7段同步作業。
針對可能存在的風險,水利部作出專門部署:
繼續加強堤防巡查防守,尤其要高度關注決口封堵段、薄弱堤段、險工險段、堤后池塘等,高度重視夜間巡查防守質量;
妥善做好轉移人員安置管理,險情解除前堅決做到人員不擅返;
加快筑牢第三道防線,盡快具備擋水條件;
統籌考慮排水時長和堤防安全,精細控制水位變幅,防止水位下降過快造成堤防險情。
洞庭湖為何變得“喜怒無?!保?/strong>
洞庭湖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接納湘資沅澧“四水”、吞吐長江,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洪水調蓄湖泊之一,關系到長江中下游抗洪大局。同時,洞庭湖本身有長達3471公里的堤防、大小堤垸226個,是湖南防汛抗洪的“主戰場”。
從今年6月16日到7月3日,湖南連續下了近20天的雨;整個湖南平均累計降雨量864.7毫米,比常年同期多了43.9%,是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的一次。這讓洞庭湖的抗洪壓力陡增,6月30日,隨著洞庭湖標志性水文站——城陵磯站水位突破警戒水位33.0米,“洞庭湖2024年第1號洪水”形成,到7月8日15時退至警戒水位并繼續回落。此次超警時長達198個小時。
如果將時間向前倒推,過去兩年,洞庭湖更受關注的問題是“汛期反枯”。去年7月9日起,洞庭湖標志性水文站城陵磯站水位持續走低,連續18天處于1950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水位;到8月下旬,洞庭湖上游“三口”“四水”來水量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51.9%。
“變枯”是洞庭湖的總體趨勢。與長江流域的其他湖泊類似,歷史上的洞庭湖曾經歷從小變大再變小的過程。湖南省自然資源事務中心地質環境監測部高級工程師余姝辰曾在接受采訪時提到,據歷史記載,春秋戰國到秦漢晉時期,洞庭湖的面積還只有大概1000平方公里,經過一系列地質變化,明末清初達到鼎盛時期的約6000平方公里。
有說法是,該面積甚至超過鄱陽湖,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但在那之后,洞庭湖的面積就開始加速縮水。2004年前后,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的趙淑清等人曾對洞庭湖近70年土地覆蓋變化進行追蹤。根據歷史地形圖和遙感數據監測顯示,洞庭湖的水體面積從上世紀30年代的5074.6平方公里減少至1998年的2917.8平方公里,減幅高達42.5%。
圖片來源:趙淑清、方精云:《圍湖造田和退田還湖活動對洞庭湖區近70年土地覆蓋變化的影響》
而湖面變小的洞庭湖,也變得更加“兇猛”。據余姝辰分析,洞庭湖的演變主要受地殼沉降、泥沙沖淤和人類活動等三大因素影響,其中,人類活動對洞庭湖演變的影響直接表現在圍湖墾殖和平退堤垸。有觀點認為,面積萎縮減弱了洞庭湖原本的泄洪調蓄能力,而垸田形成后,大量淤泥堆積又造成垸外湖洲高于垸內農田的外洪內澇局面。到清代道光年間,已經有人將長江水患和黃河水患相提并論。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洞庭湖區防洪以“堵”為主,不斷加固堤垸設施、整治洪道。直到1996年、1998年長江流域連續大水后,水體面積的問題開始被愈加重視,“疏”的策略隨之上馬。當時,洞庭湖實施“4350工程”,對大量堤垸逐步平退,使2015年洞庭湖高洪水位時的水體面積恢復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350平方公里。2018年的數據顯示,洞庭湖區平退堤垸333處、搬遷55.8萬人,使洞庭湖調蓄面積擴大了779平方公里。
近年來,洞庭湖再次出現縮小的跡象,根據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周再文等人測繪,1989年到2022年,洞庭湖區豐、枯水期水體總面積呈下降趨勢,3大湖區平均減少93.27和140.15平方公里。
圖片來源:周再文、何貞銘等 《多源時序影像洞庭湖流域水體時空演變特征分析》
湖南工商大學教授、湖南省洞庭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柳思維曾撰文指出,近20年來,由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速推進,對建設用地產生巨大需求,洞庭湖區生態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侵占,湖區的滯洪削峰能力進一步被削弱。如果長江和湖南湘、資、沅、澧四水同時遭遇暴雨,較大洪水就可能會對洞庭湖區造成嚴重侵害。
編輯|段煉?杜恒峰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每經網(記者:楊棄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