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4 10:24:01
◎業內不少觀點認為,大模型的迅速發展加速了AGI時代的到來。眼下,大模型正在從文本這一單一模態朝著文本、圖像、視頻等多模態方向發展,應用落地也進入了爆發期。
每經記者 范芊芊 實習生 張校毓 每經編輯 梁梟
日前,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平臺“蘿卜快跑”正被推至輿論的中心,網絡上也出現了“網約車司機或將集體下崗”的觀點。
“社會焦慮的根源在于其他工作尚未交給人工智能,如經濟分配、精神撫慰等。當人們足夠信任并把這些工作交給人工智能時,可以共同探討是否每個人都能從人工智能的存在和發展中獲得跨越式的好處。”在近日舉行的“新智涌現,未來場景——‘數實蓉合’第六期科幻AI專場活動”上,科幻作家嚴曦這樣解讀當下大眾面對自動駕駛迅速發展的焦慮。
在這場活動上,還有不少來自出版界、學術界、科幻創作界的嘉賓一起探討了關于如何應對人工智能發展的焦慮、AI能否代替情感陪伴等熱點話題。
去年,ChatGPT的橫空出世令文字工作者感到焦慮;今年年初,Sora的橫空出世令影視創作者、廣告創作者等感到焦慮;日前,“蘿卜快跑”的大規模試點又令網約車司機感到焦慮。
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應用正在席卷千行百業,這不僅使人聯想到,科幻小說或是科幻電影有時會構建一個以機器人為主宰的世界,未來這是否真的會變為現實?
在復旦大學科技倫理與人類未來研究院教授、研究員楊慶峰看來,未來將是一個人機共存的社會。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田江同樣認可這一觀點。他以人工智能對科幻創作的影響為例:一方面AI可以幫助作家做一些信息的提取、梳理工作,另一方面真正創新的作品、好的作品還是需要人來完成。
實際上,人機共存的未來設想也從側面回應當下社會大眾的焦慮。無論人工智能如何發展,機器無法完全取代人,真正創造性的工作還是需要人來完成。眼下,數字化、智能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作為普通大眾而言,在對新技術保持積極心態的同時又該做好哪些準備?
在田江看來,首先是創新思維,其次是學習能力。“在人工智能時代,還是要豐富自己的學識。只有讓自己知識水平不斷提高,才能游刃有余地誘導AI,與其對話。”科幻作家江波也提到了學習的重要性。
事實上,從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來看,距離真正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更談不上完全取代人類。業內不少觀點認為,大模型的迅速發展加速了AGI時代的到來。眼下,大模型正在從文本這一單一模態朝著文本、圖像、視頻等多模態方向發展,應用落地也進入了爆發期。
據國泰君安研報觀點,在大模型的應用中,搜索和情感陪伴賽道正在迅速崛起。如果說搜索功能更多是將人工智能用作一種工具,情感陪伴賽道下的人工智能則被賦予了另一種意義。
例如,在不久前,“AI復活”成為熱詞,利用技術讓逝者復活的視頻畫面,令不少人熱淚盈眶,針對相關社會倫理問題的探討也隨之而來。那么未來大模型是否能夠取代情感陪伴?
不能完全替代,但可以部分替代——這是在上述活動中參與討論的一些嘉賓達成的共識。嚴曦認為,大模型可以在語言交流方面提供幫助,滿足基礎需求,尤其是陪伴孤獨老人和弱勢群體方面,而在更深層次精神等層面的需求,大模型仍然存在局限。
FutureLabs未來實驗室首席專家胡延平同樣認為,“溫度”“共情”對于未來的大模型而言都不是問題,但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人類深層的情感需求。
科幻世界副總編拉茲則強調,情感陪伴的實現不僅需要科學家和倫理學家的努力,還涉及到企業在其中所可能帶來的商業問題。好的情感陪伴是一件需要被定義的事,而技術是否能提供好的陪伴,最終取決于人們如何使用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7212300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