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1 13:04:12
◎7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公司業績表現致電京源環保,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受宏觀經濟環境及環保行業整體行情的影響,公司2023年出現了虧損,最近公司也發布了回購方案,具體的業績提振計劃可以參考公司發布的2024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
每經記者 程雅 每經編輯 張海妮
上市當年歸母凈利潤創出階段新高后,京源環保(688096.SH,股價4.66元,市值7.1億元)的業績隨后一路下滑。
京源環保成立于1999年,一直從事工業水處理業務,主要向大型工業企業和工業園區提供專業化的與水環境相關的投融資、研發設計、裝備制造、系統集成、工程總承包及水務運營等業務。公司于2020年4月在科創板上市。
2021年、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連續兩年下降,2023年更是出現了虧損。2024年一季度,公司業績也未能扭虧。
上市前,京源環保便著手擴大員工規模。2017年、2018年,公司(含子公司)員工人數分別為116人、159人,2019年、2020年,公司(含子公司)員工人數擴大到234人、269人。
因此,京源環保在2020年解釋扣非凈利潤下滑的原因時稱,主要系公司加大人才招聘及儲備力度,導致管理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較多(當年同比增長54.34%);其次,受新冠疫情影響,客戶回款相對滯后,導致公司計提的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2021年、2022年,京源環保在營收上漲的情況下,歸母凈利潤持續下滑,分別同比下降9.39%、6.55%。2023年,公司營收下滑22.97%,實現歸母凈利潤-2923.14萬元,扣非凈利潤為-4415.93萬元。
針對2023年的虧損,京源環保稱,主要受整體宏觀經濟影響,公司總體業績規模出現一定幅度下滑;應收賬款回款不及預期,應收款項計提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增加;報告期內公司因募投項目竣工驗收轉固新增折舊費用;公司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按照實際利率計提利息,導致財務費用增加。
2024年一季度,京源環保并未能扭虧,公司實現營收5016.01萬元,同比下降39.44%,實現歸母凈利潤-619.88萬元,扣非凈利潤為-742.56萬元。
7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公司業績表現致電京源環保,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受宏觀經濟環境及環保行業整體行情的影響,公司2023年出現了虧損,最近公司也發布了回購方案,具體的業績提振計劃可以參考公司發布的2024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
根據公司7月17日晚披露的“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公司將繼續聚焦環保水處理主業,強化市場開拓力度,進行數智融合促發展,并優化財務管理。同時,公司持續推進可轉債募投項目建設,積極實施股份回購,重視信披質量,聚焦“關鍵少數”。
京源環保招股書顯示,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683萬股股份,募集資金將用于智能系統集成中心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2.76億元。
上市僅一年多時間,2021年8月京源環?;I劃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5億元,用于智能超導磁混凝成套裝備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
2021年,京源環保擬向公司實控人李武林控制的南通京源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源發展)購買房產,初步估算價格為5000萬元~6000萬元,公司因此收到了交易所的問詢函。
此事直到2023年2月才有最新進展,京源環保擬購買位于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通富路西、新勝路北區域都市工業綜合體項目A2-1、A2-33號廠房,目的系作為公司可轉債項目“智能超導磁混凝成套裝備項目”的廠房使用,標的資產交易價格5279.91萬元。
而公司發行可轉債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資凈額為3.27億元,截至3月底,公司智能超導磁混凝成套裝備項目已使用募集資金8649.28萬元(擬投入2.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8654.77萬元(擬投入8683.92萬元)。
此外,2021年3月29日,公司通過供應商向李武林控制的京源發展提供借款,金額合計546萬元。2021年4月,京源發展通過供應商全額退回相關款項。但公司未按規定對上述關聯交易進行審議并披露臨時公告,也未在2021年半年報、年報中披露上述事項。因此,京源環保、時任公司董事長、時任董秘收到警示函。
2023年6月30日至7月6日,京源環保董事季獻華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直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合計167.58萬股,超過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5%,因此也收到了江蘇證監局的警示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3388750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