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10 17:56:04
◎盡管三折疊屏產品成為市場熱點,但從成本及良率情況判斷,初代三折疊屏產品或停留在“小眾嘗鮮”階段。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張海妮
9月10日,科技界熱鬧非凡。在蘋果發布首款AI(人工智能)手機iPhone 16系列的13個小時后,華為在深圳發布了全球首款量產并面市的三折疊屏手機。
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表示:“我們一直有個夢想,要把平板裝進口袋,今天我們實現了。但技術方面,為此奮斗了五年,第一次鉸鏈系統實現內外彎折,外折抗拉伸,內折抗擠壓,解決了量產難題。”
據悉,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在設計上采用了“內折+外折”的方案,并配備了雙鉸鏈結構,使得其在展開狀態下可以實現更大的屏幕尺寸和更靈活的使用方式。售價方面,該款手機256GB版本售價19999元、512GB版本售價21999元、1TB版本售價23999元,將于9月20日10時8分正式開售。
9月7日午間,華為三折疊產品的預訂通道突然開啟,隨后預約人數迅速上漲,截至目前,華為商城顯示該產品預約人數已超300萬。雖然售價高昂,但由于量產難度較大,該產品的初期備貨非常緊俏。一位河北地區的華為渠道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河北的規則是大店和個別有貢獻的零售商分貨,其他應該是沒有??赡苌远嘁恍?,但是估計也是個位數。”深圳福田一家華為授權門店的工作人員則表示:“體驗店不一定有貨到,預定不了。”
五年前,華為發布了第一代折疊屏手機華為Mate X,彼時售價高達16999元的產品只能為小部分人士所有。五年后,除蘋果外,幾乎所有頭部手機廠商都已增加折疊屏產品線,無論是技術還是成本,折疊屏手機都已經趨于成熟,折疊屏手機前期存在的“厚”“重”“貴”問題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
然而,手機廠商對折疊屏產品的形態探索遠沒有停止。9月10日下午,華為發布了市面上首款三折疊屏手機,三折狀態下,可達到10.2英寸屏幕,展開狀態下薄至3.6毫米。從折疊方案上看,目前華為旗下同時有著內折疊屏、外折疊屏及豎折三種,這應該也是其三折疊屏手機的研發基礎之一。
據悉,三折疊屏手機引入了新的交互方式。例如:可以一折滿足日??焖俨僮?,比如打電話等;二折可以實現高效處理多種信息;三折的大屏體驗可以當作平板。配置方面,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支持10檔可變光圏,擁有潛望長焦鏡頭,最高支持5.5倍光學變焦。AI方面,小藝搭載盤古大模型,擁有系統級AI能力。
在這些大屏體驗的背后,三折疊屏手機的技術攻堅并不輕松,考驗著廠商對于這種復雜產品的制造能力。余承東表示:“一塊屏幕要做到內外彎折非常困難,而同時要保障抗擠壓、抗拉伸、堅固耐用更是難上加難。對此,華為首創天工鉸鏈系統,通過對鉸鏈、屏幕等核心部件的突破,第一次實現內外彎折。”
在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看來,“三折疊(屏)的加工技術要求較高,使用壽命是個較大的挑戰,并且整機的組裝加工良品率也不高”。事實上,相比兩折疊產品,三折疊的技術難點頗多,如屏幕、鉸鏈、軟件系統的適配、功耗發熱等。
除華為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他手機廠商也在加速布局三折疊屏手機。8月29日,傳音旗下品牌Tecno發布了其三折疊屏概念手機Phantom Ultimate 2。傳音官方介紹,這款新機在折疊狀態下,其厚度可縮減至11毫米,屏幕方面配備了一塊6.48英寸的主顯示屏,在完全展開后,內部顯示屏可擴展至10英寸,提供接近平板電腦的視覺體驗;另一方面,三星早在2021年就初步展示了其三折疊方案的構想;榮耀在技術層面也已具備推出三折疊屏手機的能力。“后續會根據消費者需求來確定商業化的時間節點,三折疊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商業選擇的問題。”榮耀CEO趙明曾說。
可以看到,一些手機廠商蓄勢待發,那么接下來三折疊屏手機是否會成為折疊屏手機的細分增長品類呢?對此,郭天翔表示,三折疊屏手機由于技術要求高,良品率低,售價高,以及參與者少等因素,很難成為主要增長點。“目前能夠商用落地三折疊(屏)的只有華為,且短期內只有這一家,華為主要是長期研發投入和技術的積累才可以實現真正上市,也是對自身技術實力的展現,其他家依然處于實驗室階段。目前中國市場整個折疊屏手機一年只有1000萬(臺)的出貨量,全年的市場大盤2.8億(臺),對于一個已經發展了五年的品類來說,滲透率依然很低,并且不少廠商對于明年的折疊屏市場都處于一個保守的態度。”郭天翔表示。
華為三折疊屏手機曝光,引發市場熱議,相關折疊屏概念股持續拉升。其中,科森科技(603626.SH,股價10.7元,市值59.37億元)、凱盛科技(600552.SH,股價13.98元,市值132.06億元)、東睦股份(600114.SH,股價14.97元,市值92.27億元)等均受到資本市場關注。
對于是否參與華為折疊屏供應鏈,科森科技在9月2日晚發布的公告中稱:“近期關注到公司被媒體列入折疊屏概念股,經公司自查,公司的折疊屏鉸鏈組裝業務客戶單一,截至本公告發布之日,2024年度尚未形成營收。公司預計該業務年內產生的收入占2024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不到1%,對公司2024年度整體營收貢獻有限。”
凱盛科技也在9月3日晚發布的公告中透露:“近期關注到公司被媒體列入折疊屏概念股,經公司自查,公司生產的超薄柔性玻璃(UTG)截至目前產生的收入在整體收入中占比不足3%,預計對公司今年整體營業收入貢獻有限。”
此外,也有一些公司披露了各自在折疊屏關鍵領域的最新情況。其中,藍思科技(300433.SZ,股價15.8元,市值787.33億元)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早已布局UTG(超薄柔性玻璃)和CPI(透明聚酰亞胺)等折疊保護屏的制造工藝,深度配合各大品牌進行研發生產,具備快速量產折疊屏手機各種材質的柔性屏、后蓋、攝像頭等結構件和模組的能力。與此同時,據一位供應鏈人士透露,藍思科技為華為三折疊屏手機提供后蓋玻璃蓋板、DECO裝飾件(獨家供應)以及后蓋組裝。
興森科技(002436.SZ,股價8.72元,市值147.33億元)稱,公司子公司北京興斐是國內和韓系主流客戶折疊屏手機的供應商,供應產品涉及主板和副板,可用于三折疊屏,產品工藝以高階HDI(剛性基板)和mSAP(半加成法)基板為主;創世紀(300083.SZ,股價5.83元,市值97.06億元)透露,公司產品鉆攻機可用于三折疊屏手機中框及鉸鏈等金屬結構件的加工;大富科技(300134.SZ,股價10.61元,市值81.43億元)則透露,公司子公司大富方圓是H公司(華為)折疊屏系列手機轉軸核心部件的主要供應商;中穎電子(300327.SZ,股價17.71元,市值60.46億元)表示,公司有柔性折疊屏相關技術的儲備。
盡管三折疊屏產品成為市場熱點,但從成本及良率情況判斷,初代三折疊屏產品或停留在“小眾嘗鮮”階段。
群智咨詢(Sigmaintell)移動事業部研究總監王曉雅預計,三折疊屏產品今年的市場規模約上萬臺。而集邦咨詢(TrendForce)分析師周詩博也持有類似看法。他日前對記者分析稱,“由于屏幕本身折損的良率會使成本增加,加上使用復合材料的鉸鏈,(三折疊屏)成本預計至少是兩倍,這一估算是基于初步量產階段的情況。今年三折疊屏手機初步出貨量預期僅為9萬~10萬臺,后續視市場接受程度及應用推廣的提升,可能會進一步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也是蘋果旗艦產品iPhone 16系列發布的時間,該產品主打亮點為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AI可以幫忙校對文本,調整郵件措辭,也可以做會議記錄摘要,基本是目前市面上AI類App能夠實現的功能,但蘋果的優勢在于其系統自帶。而視覺智能則可以通過相機,來識別周圍的事物,比如你看到一張宣傳活動的海報,可以拍照,然后海報上的詳細信息(包括日期、地點、時間)會添加到日歷。此外,蘋果智能語音助手Siri也支持文字輸入,不再局限于語音。
總體來看,蘋果一直強調的是實現系統級的智能,重塑整個用戶體驗,而不僅僅是單一的智能,但從iPhone 16發布的這些AI應用場景來看,較為常規。事實上,很多國產手機廠商都推出過類似的功能,而現實也表明,這些AI功能不會大幅促進銷量的增長。
是穩中求變的iPhone 16更受矚目,還是大刀闊斧創新的華為三折疊屏手機更勝一籌,仍需市場檢驗。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晶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