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09 16:30:26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與會計學教授、中歐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表示,人形機器人行業連續兩年保持相同的ESG報告披露企業數量,一方面表明該行業內的部分企業已經意識到ESG實踐的重要性,并將其視為企業責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披露率不足四成,表明行業內仍有大量企業對ESG議題的認知和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
每經記者 黃宗彥 每經編輯 魏官紅
編者按
今年以來,監管層密集發布ESG信披相關文件,如《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征求意見稿)》,北京、上海、蘇州三地也發布了ESG行動計劃等文件,愈發凸顯ESG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此,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策劃推出“A股十大熱門行業ESG信披觀察”,聯合萬得數據,以ESG相關績效和數據統計為分析工具,“數讀”各行業的ESG信息披露情況,旨在為市場提供更專業、客觀的ESG信披特征和趨勢分析。本期推出人形機器人行業篇。
在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背景下,人形機器人代表著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其通過模擬人類行為和認知能力,能夠執行更加精細和復雜的任務,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同時,人形機器人在醫療、教育、護理等領域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服務的個性化和質量,還有助于解決勞動力短缺和不均等問題。
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根據萬得行業概念劃分,選取“產業主題類”的“人形機器人”(2021年—2023年分別為45只、51只、54只個股),綜合ESG相關報告披露率、碳排放量(范圍一和范圍二,范圍一是指企業直接控制的能源過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范圍二是指企業外購能源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可持續供應商、科學倫理規范等6個維度的披露情況,統計相關數據進行解讀。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與會計學教授、中歐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形機器人行業連續兩年保持相同的ESG報告披露企業數量,一方面表明該行業內的部分企業已經意識到ESG實踐的重要性,并將其視為企業責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披露率不足四成,依然偏低,表明行業內仍有大量企業對ESG議題的認知和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
據了解,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包含基礎研發、核心零部件制造、軟件與系統集成、設備回收與再利用等環節。
萬得統計的數據顯示,人形機器人行業近三年的ESG相關報告披露水平較為穩定,2021年—2023年分別為40%、41.18%和38.89%,披露企業數量分別為18家、21家和21家。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與會計學教授、中歐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表示,該行業連續兩年保持相同的ESG報告披露企業數量,一方面表明該行業內的部分企業已經意識到ESG實踐的重要性,并將其視為企業責任的一部分。這也反映了行業內對ESG信息披露逐漸形成的一種共識,有助于提升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水平。另一方面,盡管已有21家企業進行了ESG報告披露,但披露率不足四成,依然偏低,表明行業內仍有大量企業對ESG議題的認知和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
數據來源:萬得 單位:%
在碳排放披露方面,近三年該行業披露率有所提高,從11.11%上升至18.52%。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該行業2022年的平均碳排放量同比增長超18倍,但在2023年驟減超90%。
對此,芮萌分析表示,2021年—2023年披露的企業數分別只有5家、7家、10家,單家企業對平均數值的影響較大,2022年有一家規模較大的企業進行了溫室氣體排放項目的披露,排放規模也相應較大,引起了整體平均數據的擾動。這在披露企業尚未普及的時期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芮萌指出,從數據真實性角度來看,企業應該建立一個完善的溫室氣體排放監測和報告體系,包括定期審計、交叉驗證等機制來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并且可以通過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對排放數據進行審計,提高數據的可信度。
數據來源:萬得
人形機器人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因此,研發投入的規??梢栽谝欢ǔ潭壬戏从吵銎髽I的市場競爭力和未來潛力。
萬得統計的數據顯示,近三年披露研發投入的企業已實現全覆蓋,具體投入規模較為穩定,2023年同比略有下滑。
在芮萌看來,由于披露企業數的不同,并不能簡單的認為研發投入出現明顯下降。對于人形機器人這樣的技術密集型產業而言,4.5億元的行業平均研發投入水平是一個相對較高的數字,但也需要具體考慮兩個因素。
一是技術復雜度。人形機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感知與交互等前沿技術,其研發成本通常較高。因此,4.5億元的平均投入雖然不小,但可能仍不足以支撐所有企業在所有技術環節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二是企業規模與實力。不同規模的企業在研發投入上存在差異,大型企業可能擁有更多的資金和資源進行大規模的研發活動,而中小型企業則可能受限于資金壓力,難以維持高水平的研發投入。
“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依賴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保持高水平的研發投入非常關鍵的,將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技術創新獲得優勢。”芮萌表示,“如果研發投入減少,可能對人形機器人行業的長期創新和競爭力帶來影響,包括創新能力減弱、人才流失、產品迭代速度放緩以及行業競爭力下降等。”
數據來源:萬得
前述提到,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組成較為復雜,因此企業對供應商的選擇也將直接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萬得統計的數據顯示,該行業近三年并未披露可持續供應商認證相關信息。
芮萌認為,這并不一定代表行業內部不重視這一議題。相反,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日益加深,可持續供應鏈管理仍可能成為人形機器人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議題之一,并主要體現在全球趨勢與行業標準、企業社會責任和市場競爭力等方面。
在談及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時,總是繞不開科學倫理的話題。因為科學倫理規范確保技術發展與人類價值觀的一致性,指導著從設計到應用的每一個環節,比如保護人類尊嚴、確保安全與隱私、明確責任歸屬、避免濫用、促進公平與文化敏感性。
萬得統計的數據顯示,人形機器人行業的遵守科學倫理規范相關信息披露水平較低,近三年均為個位數,2023年達到最高也僅有3.7%,共有2家企業主動披露。
芮萌表示,人形機器人行業并不是單單指人形機器人本體制造,而是包括產業鏈上個各個環節。換言之,一方面,目前行業涉及公司以上游零部件企業為主,較少涉及科學倫理規范;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行業還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相關的科學倫理規范尚未形成統一標準,導致企業在遵守和披露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難。
他進一步補充,人形機器人行業在確保研發和產品符合科學倫理規范方面面臨的挑戰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倫理標準的制定,其次是法律法規的完善,最后是社會接受度及信任度與公眾認知差異。
“公眾對于人形機器人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存在差異,部分人群可能對其持懷疑或抵觸態度。這種差異可能導致企業在披露相關信息時面臨輿論壓力。”芮萌說。
數據來源:萬得
從前述的數據統計結果來看,人形機器人行業的ESG相關數據披露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除了企業缺乏主動披露意識的因素外,還有不少客觀存在的披露難點和挑戰。
芮萌認為,人形機器人行業的ESG信披難點和挑戰主要有信息披露標準的缺失、數據收集與驗證的困難、商業機密的保護以及利益相關方的認知差異等。此外,還有一些可能被忽視的議題,比如數據隱私與安全、就業與勞動力市場影響、廢棄物處理與循環利用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45157331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