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5 17:51:51
要說30年前的網紅面包,克莉絲汀可以算是一個。創立于1993年的克莉絲汀,巔峰時期在上海擁有543家門店,在長三角地區擁有店面逾千家。不過,這一知名烘焙連鎖品牌,如今卻突發退市公告,而其全部門店已在兩年前全部歇業。
每經編輯 何小桃
要說30年前的網紅面包,克莉絲汀可以算是一個。創立于1993年的克莉絲汀,巔峰時期在上海擁有543家門店,在長三角地區擁有店面逾千家。
不過,這一知名烘焙連鎖品牌,如今卻突發退市公告,而其全部門店已在兩年前全部歇業。
克莉絲汀上??偛浚ㄙY料圖)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舒冬妮 攝
克莉絲汀確定退市
門店全關、無法正常交出財報的克莉絲汀,早從2023年4月3日起就開始暫停買賣股票,停牌至今近21個月。
今年10月18日晚間,克莉絲汀發布公告稱,因克莉絲汀未能滿足所有的上市復牌指引,港交所決定取消克莉絲汀的上市地位,即對克莉絲汀做出除牌決定。
克莉絲汀進一步表示,根據上市規則,其有權于10月23日前要求港交所覆核委員會覆核除牌決定。如果克莉絲汀不申請覆核,其將在10月29日上午9點正式取消上市地位。
在這之后,10月23日,克莉絲汀提交了申請,要求覆核除牌決定。
12月13日22時,克莉絲汀發布公告稱,其在12月12日收到香港聯交所函件,經審慎考慮所有事實及證據,以及本公司及聯交所上市科提交的全部陳述后,上市覆核委員會決定維持上市委員會撤銷本公司上市地位的決定。克莉絲汀將在12月27日被撤銷上市地位。
2012年3月9日,克莉絲汀的股價曾達到1.72港元,市值為17.1億港元,而在停牌時,其市值僅為6909.69萬港元。
曾賣樓抵債,創始人反?。?/strong>
上市之后,人心就膨脹了
克莉絲汀成立于1993年,一度是上海灘的“頂流”面包店。
2000年時,克莉絲汀就成為了烘焙行業唯一一家接近千家連鎖店的企業,旗下光是直營門店就有800多家,且大都位于城市商圈的黃金地段,風頭無人能及。
2012年,在成立20周年之際,克莉絲汀在港交所上市,被稱為“烘焙第一股”。
彼時,克莉絲汀在長三角地區擁有店面逾千家,年營收高達13.88億元。2011年到2013年間,克莉絲汀始終保持著高速擴店態勢,三年間合計新開234家門店。
不過,2014年起直至2022年上半年,克莉絲汀門店數處于凈減態勢,到2022年上半年,門店數已縮減至246家。伴隨著門店數縮減,虧損接踵而至。從過往業績來看,自2013年后,克莉絲汀連續9年虧損,營業收入也逐年下降。
克莉絲汀總部一樓從熙熙攘攘(上圖),到人去樓空(下圖)(資料圖)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舒冬妮 攝
2022年7月,克莉絲汀陷入“經營異常”的漩渦。
當時,公司被曝上海幾乎所有門店已暫停營業,待兌付的預付卡券金額超2.5億元,存在門店房租、員工工資被拖欠等多種問題。到了8月份,克莉絲汀宣布部分門店重新開業,似乎又帶給市場一絲希望。
而到了2023年3月10日,克莉絲汀一則公告讓希望再次落空:“本集團現金流緊絀并且遭遇經營困難,在支付店鋪租金、供應商貨款、員工薪酬方面出現延誤,截至2023年2月28日,拖欠金額約為人民幣5700萬元。由于拖欠貨款,若干供應商已展開法律程序,凍結了本集團的銀行賬戶。”
克莉絲汀表示,上述情況對集團營運造成不利影響。集團自2022年12月起已暫時關閉旗下所有零售門店。
不久后,克莉絲汀發布的一則公告顯示:為了償還拖欠的店鋪租金、供應商貨款、員工薪酬,已經變賣掉了上海的兩處物業,共約人民幣1689萬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克莉絲汀創始人羅田安曾反省過。“2012年,公司上市之后,人心就膨脹了,沒有人在認真搞經營了。整天都是各個股東來問,這個是不是可以投資?那個是不是可以投資?我否定了,然后意見不合,股東開始倒戈。”
老牌烘焙為何不香了?
克莉絲汀、宜芝多、馬可孛羅……這些屬于很多上海小囡的童年回憶,為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業內人士分析是因為中國的烘焙行業經過30年發展,整個產業結構在創新升級、迭代的能力、速度與質量方面,與新生代“嘗鮮”“打卡”的消費思維與行為,并不是太匹配。
據上觀新聞報道,上海食品協會常務副會長高克敏表示,盡管這些企業逐漸式微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創新不夠是他們的通病,面對新生代的消費群體已經成為市場主流,他們沒有做出及時變化。
圖片來源:克莉絲汀2022年中報
他說,如今,市場主力消費人群為90后、95后,他們對烘焙產品的價格不再像老一輩那么敏感,對產品本身的用料、口感、新鮮度卻相當講究。比如,面粉要來自澳大利亞;黃油要來自法國、新西蘭,而且看重使用百分之百黃油,如果摻了麥淇淋,他們“嘴刁”,分辨得出來;在制作工藝上,他們喜歡更加Q彈爽滑的軟歐包,軟歐包具備低糖、低油、低脂、高纖的特點,內部組織細致均勻,外脆里嫩,內餡豐富。
新生代消費群體,還更注重健康,全麥面包,餡料含有五谷雜糧、堅果等健康配料的面包就受到歡迎;同時,為了追求新鮮度,他們更喜歡現烤現賣的經營模式,那些由食品加工廠的冷鏈車配送而來的烘焙產品,新鮮口味就要打個折扣。
另外,年輕消費者對跨界的零售模式也越來越熱衷。近年來,喜茶、奈雪的茶玩的是“茶飲+烘焙”,星巴克玩的是“咖啡+烘焙”,鬧市區的這些復合餐飲場所每每要排隊,就是一個例證。一些網紅烘焙店在新品發布時,還善用社交媒體制造話題,“線上種草+線下拔草”,這也是老牌烘焙品牌在營銷方面所欠缺的……
高克敏說:“那些老牌烘焙品牌,昔日的成功在于較早走上大規模連鎖經營的道路,集約經營,快速開店,可以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但這樣的模式,卻少了個性化以及創新的靈活性,面對新的競爭態勢,就敵不過單店經營或者剛剛興起,有一家兩家規模的創新型企業了。”
編輯|何小桃 易啟江
校對|劉思琦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APP、上觀新聞、南方都市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