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29 22:44:14
包承超(國聯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鄧宇林(國聯證券聯席策略首席分析師)
2024年下半年政策發生積極變化,市場流動性改善,風險偏好提升,A股市場快速反彈。展望2025年,市場能否完成從流動性驅動向基本面驅動的轉換,可能決定了2025年市場的整體表現。
我們認為,2025年上半年經濟逐步修復的確定性較強,上市公司盈利或逐漸好轉,市場表現相對強勢,進行“小盤風格”+“紅利資產”均衡配置的性價比更高。
全球流動性寬松疊加政策支持,經濟或持續復蘇
政策方面,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2025年經濟或將持續復蘇。“9·24”政策組合拳的出臺,以及12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顯釋放出積極信號,大幅提振了市場對穩增長的預期。
具體而言,這些會議釋放出的信號,預示著未來可能會有更具針對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出臺,這些措施不僅將有效緩解當前經濟面臨的結構性問題,還將為中長期經濟增長提供更為穩固的支撐。在政策逐步落地和持續加碼的背景下,預計2025年中國經濟有望進入穩步復蘇的軌道。
投資方面,2025年地產有望“止跌回穩”,對經濟的拖累減弱。中國房價跌幅已經接近海外地產危機后的平均水平,租售比回到合理區間,在“嚴控增量、優化存量”的政策要求下,房價有望“止跌回穩”。參照海外經驗來看,地產投資對GDP的貢獻中樞在4%到6%區間,中國目前正在回落到這個中樞區間,未來地產對經濟的拖累有望逐漸減弱。
資金方面,預計資本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10月份,M1余額的同比增速迎來了2024年以來的首次改善。這一積極變化表明,隨著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逐步落地發力,實體經濟的活躍度提升,企業和居民的投資與消費意愿也有所增強。展望2025年,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在此背景下,M1增速有望持續上行,社融存量增速有望企穩回升,為經濟和資本市場提供更強的流動性支撐。
海外方面,全球處于降息進程中,但貿易風險仍在。2024年以來,全球通脹持續降溫,各國央行逐步進入降息進程。隨著全球流動性的逐步寬松,2025年全球經濟或將持續復蘇。然而,在樂觀的復蘇預期之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潛在風險。
2025年:上半年核心資產帶漲市場下半年不確定性增加
市場底部已經形成,2025年股票市場的中樞水平有望好于2024年,順周期和結構性產業機會都會進一步增加。節奏上看,2025年上半年復蘇確定性較強,市場或逐步上行;下半年,風險和不確定性存在。展望2025年,政策有支撐,市場風險偏好上移,盈利水平逐漸好轉,市場中長期的底部可能已經在2024年悄然出現。
2024年下半年市場上行的主要驅動力,來自流動性改善和風險偏好修復,而2025年上半年市場逐漸好轉的關鍵點在于基本面能否快速回暖。一方面,從盈利周期的角度看,國內經濟依賴周期復蘇的力量已經開始逐漸企穩;另一方面,2024年年底出臺的若干政策,可能在2025年上半年集中落地、帶來增量需求,盈利逐步改善的預期強。
風格方面,2025年上半年核心資產的表現或相對更好,下半年市場波動加劇,配置小盤風格+紅利資產的“啞鈴”策略或更有性價比。從投資邏輯出發,在經濟上行期,核心資產的盈利增速具有更大彈性,并且市場會對其遠期空間進行重估,核心資產可能會迎來盈利和估值的雙升,表現更強,因而2025年上半年適合配置核心資產。等到下半年,市場可能來到流動性比較寬松,類似于2023年上半年的狀態。從歷史經驗看,只要市場流動性充裕,風險偏好仍在,市場會找到兩類配置思路,第一類是尋找遠期空間的小盤股進行配置,另一類是盈利穩定性和收益確定性更強的紅利資產進行配置。市場可能會在兩類資產中快速輪動,而將兩類資產均衡配置可能獲得更好的投資性價比。
并購重組和困境反轉這兩類結構機會值得關注
從政策出發,2024年來并購重組主題一直保持較高熱度,結合政策文件,我們梳理出“4個重點”:一是并購主體支持頭部公司+雙創企業;二是并購目的方面,提倡產業并購;三是支付工具鼓勵運用定向可轉債;四是審核機制提及“小額快速”,并倡導提高估值包容性。
基于政策支持方向,我們通過三條思路篩選并購重組潛在標的:跨界并購。在傳統行業中,尋找業務增速放緩、現金流充裕、有尋求新增長點的需求企業;同業化債。篩選化債重點省份中的同行業、國央企,未來有望通過并購重組做強主業,協助化債;IPO撤回。同實控人、同行業、有IPO審核撤回情況的企業可能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將資產注入已上市公司中。在三條線索中,對于雙創企業、國央企、同一控制人多家上市公司這三類政策鼓勵的并購主體可多加關注。
從基本面出發,預計2025年宏觀經濟有所修復,部分行業的產能出清有望結束,從而迎來困境反轉機會。
從財務報表周期的角度分析,處于周期底部的行業,通常表現出低資本開支和低庫存的特征。其中周期和制造行業對于基本面的敏感度更高,周轉率低的周期行業、現金流充裕的制造行業,未來一年營收增速的提升幅度較大。
將視角進一步拉長,可以從產業生命周期的維度挖掘機會。處于出清末期的行業,通常在橫向比較中表現為資本開支增速和營業收入增速均處于較低水平。這類行業當前的供需狀態可能都較為疲軟,但隨著供給端的優化和需求端的逐步復蘇,未來潛在增長空間較大。在產業生命周期即將進入新階段時,這些行業將具備較強的投資價值。
因此,建議重點關注短期處于財務報表周期底部以及中期產業生命周期位于出清末期的交集行業。這類行業不僅具備周期復蘇的短期機會,還兼具產業結構優化帶來的中長期成長性,能夠在經濟修復過程中獲得超額收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