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15 13:35:00
1月14日,由思盟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發起,商道咨詢與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2025CSO全球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行。商道咨詢首席執行官、管理合伙人王昕在論壇上首發《2025年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十大趨勢》研究報告。
每經記者 黃宗彥 每經編輯 楊夏
1月14日,由思盟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發起,商道咨詢與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2025CSO全球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行。商道咨詢首席執行官、管理合伙人王昕在論壇上首發《2025年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十大趨勢》研究報告。
自2013年起,商道咨詢每年初發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十大趨勢》報告,2024年升級為《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十大趨勢》。報告聚焦中國可持續發展進程,關注國內外最新政策進展、議題研究和商業實踐,識別出年度最重要的企業可持續發展趨勢,探討風險與機遇,提供行動建議。
以下為“2025年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十大趨勢”的內容和核心要點:
一、行穩致遠:綠色轉型助推全球可持續發展
全球政治經濟局勢愈發錯綜復雜,多重不確定因素相互交織。種種變局下,本已延期的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進程更是雪上加霜。
發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202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明確提出“全面、協同、創新、安全”的轉型要求,為中國的綠色轉型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的關鍵一年。2024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對企業而言,抓住綠色轉型的歷史機遇,將企業發展與綠色轉型深度融合,將有助于企業在風云變幻的市場中鑄就指引航向的戰略羅盤。
二、務實深化:凈零成為企業氣候行動新范式
2024年,氣候災害愈演愈烈,全球極端天氣事件的范圍和嚴重程度仍在擴大,質疑之聲為氣候行動投下重重陰影。但是,陰霾之下,也有陽光灑落。
應對氣候變化,沒有完美答案,唯有不懈行動。2025年,中國將出臺覆蓋全經濟范圍,包括所有溫室氣體的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為全球氣候治理再次投下“定心丸”。同時,全新的凈零國際標準以及更新的溫室氣體核算標準也將登場,為企業凈零厘清方向。凈零不是一場戰役,而是長期變革。企業需要對齊《巴黎協定》,設定科學的凈零目標和路徑,做好范圍3的核算和披露,不斷強化能力邊界,推動氣候行動破局。
三、協同提升:自然議題加速推進,釋放多重效益
生物多樣性與氣候協同治理正在形成廣泛共識,自然相關方案成為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突破口。
2025年,自然議題將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9月,杭州將迎來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會議旨在制定下一階段的發展戰略和行動計劃,推動全球生態保護。11月,巴西將舉辦《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第30次締約方大會(COP30),預計將推動生物多樣性政策與氣候變化對齊整合。企業應識別并評估自身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制定切實可行的策略與目標,加快自然相關信息披露,開展多樣的生態保護項目,守護自然生態。
四、創新驅動:數字技術攜手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
新質生產力自2023年被首次提出以來,經歷一年多的發展,已頻繁出現在各級政策文件中,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數字經濟成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
2024年,新質生產力首次載入可持續信息披露領域——《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試行)》要求企業披露“科技創新成果及其應用對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作用”。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浪潮下,應加快產品創新,促進產業創新,并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發揮關鍵作用。平臺型企業需深入探討AI時代的算法責任;鏈主企業應在產業生態圈發揮賦能作用,推動產業數字化和綠色化進程,釋放創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五、全力出海:ESG成為中國企業全球化通用語言
2024年,出海成為中國企業大勢所趨,出海主體與業務模式也持續豐富。全球綠色轉型的趨勢為中企出海創造了新的機遇。
2025年,面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和全球可持續監管趨嚴,中國企業需要積極應對,化挑戰為機遇,在出海征途中探尋新的增長點。這將是對企業戰略選擇的關鍵考驗。企業應以ESG作為全球化的溝通橋梁,嚴格遵守當地規范標準,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披露,經營良好社會運營許可,積極踐行包容性發展理念,深耕當地市場,服務當地社區,打造“共同富裕”的發展共同體,以堅定的ESG戰略、穩健的ESG實踐,有力展現中國企業在全球舞臺上的責任領導力。
六、織網強鏈:增強供應鏈韌性,直面合規挑戰
近年來,全球供應鏈在地緣沖突、意識形態等非市場力量的深刻影響下,不斷經歷重構。
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和市場環境進一步凸顯了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構建靈活復雜的供應鏈網絡是提升企業韌性的重要策略。隨著區域貿易協定的興起,供應鏈網絡布局得以重建,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對沖全球性的系統風險。企業應以可持續發展為共識,基于ESG原則重塑全球價值鏈。鏈主企業發揮領導作用,助力中小企業提升ESG意識和能力,共同應對日益嚴格的合規挑戰,促進供應鏈生態系統的繁榮共生。
七、新規落地:ESG信披強化雙重重要性評估
2024年是ESG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也是國內可持續披露標準化建設取得巨大進展的一年??梢灶A見,信披監管政策的強力推動,將極大提升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數量和質量,以披露促管理,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5年,新規的落實將成為工作重心。當前,我國ESG披露規則遵循雙重重要性原則。因此,雙重重要性評估將成為先行企業需要關注的首要挑戰。相較于傳統的重要性分析,雙重重要性分析在原則與方法上存在較大不同。建議企業首先建立雙重重要性的分析框架,強化財務重要性分析,循序漸進探索量化分析的方法,確保雙重重要性成為企業以信息披露促進管理提升的基石。
八、嚴格要求:提升透明度,防范漂綠風險
2024年,國內外針對漂綠的監管愈發趨嚴。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環境部、金融監管總局等單位也都在不同場合,強調需要提升信息披露以及碳核算水平,防范“洗綠”“漂綠”“假轉型”等不良做法。
2025年,隨著監管加強和信息披露的深入,企業在復雜外部條件下需應對在漂綠和綠色沉默的雙重困境中實現高質量信息披露的新挑戰。提升透明度是解題的關鍵。企業應回歸常識,停止夸夸其談;接軌國際,對齊專業標準;構建高質量、可溯源的數據信息披露體系,確保信息披露成為連接資本市場與社會公眾的有效橋梁。
九、城鄉融合:推進縣域經濟發展,支持鄉村振興
縣域是城鎮化的關鍵,也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口。縣域經濟增長潛力也在進一步釋放,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列為2025年重點工作之一。可以預見,隨著政策、資金、勞動力的進一步投入,將促進縣域經濟的充分發展。鄉村振興是中國特色ESG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企業通過培育鄉村新產業和新業態,深耕細作,務實推進縣域經濟發展,支持鄉村振興,助力城鄉共同繁榮。
十、向新向心:“兩新”為可持續消費注入活力
2024年,國務院發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全面部署“兩新”工作。“兩新”政策的頒布不僅暢通了資源循環利用鏈條,也助推了可持續消費走入千家萬戶。
《2024中國可持續消費報告》顯示,我國可持續消費人群比例逐年上升,超過87%的受訪者已參與過低碳消費,70%以上會在購買后分享使用體驗。體驗經濟的興起拓展了可持續消費的想象邊界,加速推動了可持續生活方式的普及。展望2025年,隨著消費信心的提振,可持續消費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建議企業關注資源循環利用,圍繞可持續生活方式,持續豐富產品選擇和服務體驗,滿足民眾對可持續消費的美好追求。
???????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