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反彈300點 3成基金踏空
2010-07-31 11:29:15
每經記者 李娜 李新江
7月的反彈讓不少投資者接連踏空,而面臨相同困擾的還有公募基金。
“估值修復行情”、“持續不長”、“力度不高”等,是公募基金7月看市的主基調。紅七月即將過去,基金的市場觀點會不會有新變化?是跟隨市場腳步追漲,還是在謹慎的思想指導下繼續作壁上觀?
紅七月,基金的戰績又當如何?數據告訴我們,仍有三成偏股型基金踏空了7月行情。與此同時,在公募基金二季度洶涌澎湃的調研潮中,會不會有潛在的機會,那些曾被基金“拋棄”的個股,會不會重新進入基金的視野?2010年上半年,偏股型基金絕大部分都是顆粒無收,業績背后的壓力正在逐步凸顯出來。而目前對后市持謹慎態度的基金也陷入兩難,一方面不情愿再冒追高的風險,另一方面更不愿意踏空來之不易的反彈。
套用基金業內人士的一個比方:基金是正處在熱鍋上的螞蟻,他們和散戶一樣進退兩難。
熱鍋上的基金·業績
7月收益飄紅 難扭虧損頹勢
沉寂了半年的滬深股市,終于在7月迎來了反彈。在公募基金陣營中,指數型基金業績自然遙遙領先,主動偏股型基金也是順市飄紅,其中不少基金7月的收益都超過了10%。然而,仍有部分基金踏空了這波300多點的大反彈。
總體來看,公募基金7月的正收益仍然杯水車薪。上半年不佳的業績,是壓在基金身上沉甸甸的包袱。
三成基金踏空7月行情
以金融、地產為主導的7月反彈,讓部分先知先覺的基金成為市場的反彈先鋒,在這當中指數型基金無疑又成為了博取市場反彈的最佳選擇。當基金站在十字路口抉擇時,他們當中的部分陷入了猶豫,和7月的反彈失之交臂。
據萬得數據顯示,自7月初至本周四,上證指數的漲幅達到了10.41%,為2010年以來最大的單月漲幅,也是基金今年首次遇到較為明顯的趨勢性行情。
統計顯示,7月初至本周三,排除指數型基金和尚未滿建倉期的次新基金,兩市共有304只偏股型基金,基金收益位于8%以下的主動偏股型基金仍有99只,占比達到了30%以上。有趣的是,在這部分踏空的基金中,絕大多數都是上半年較為抗跌的基金。
數據顯示,東吳價值成長和東吳新經濟7月同期收益都為7.7%左右,銀河競爭優勢成長的凈值漲幅為7.45%,華泰柏瑞盛世中國的漲幅在7.5%附近,申萬巴黎競爭優勢的7月凈值漲幅為6.94%,萬家和諧增長的同期表現也只有5.76%。
而在上半年業績處于末端的寶盈系整體表現仍然不佳,寶盈泛沿海增長7月的收益只有6.55%,寶盈核心優勢的凈值漲幅也只有5.39%,再次分別位于同類型基金業績的末尾。
基金業績壓力猶在
二季度的暴風雨過后,嘉實主題精選成為上半年唯一一只正收益基金。經過7月的反彈后,華商盛世成長、大成景陽領先、華夏大盤、華夏策略精選等總共13只主動偏股型基金也實現了正收益。
然而,從整體來看,在上述300多只基金中,目前取得2010年業績正收益仍只是鳳毛麟角。換而言之,這也意味著超過9成的偏股型基金至今仍然虧損。同時,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虧損超過10%的偏股型基金的數量依舊高達148只。
對后市看得并不怎么清楚的公募基金,期待政策催化劑的公募基金,要想扭轉過2010年的頹勢,身上的業績壓力依然不容忽視。
熱鍋上的基金·棄股
二季度減持重倉股表現優異
今年二季度市場出現大幅下跌,尤其是一些金融、地產等周期性行業板塊的個股?;鹪谡{整投資組合配置時,這些行業也成了基金集體出逃的重災區。不過,在七月份以來的反彈行情中,這些個股的出色表現令前期減持的基金大跌眼鏡。處于估值洼地的周期性行業會不會是未來市場反彈的主力?
減持個股走勢強勁
七月份以來,基金二季度減持明顯的金融、地產、采掘、機械等周期行業成為反彈的主力。據基金二季報顯示,二季度基金普遍采取防御戰略,對周期性行業大幅減持。由于大盤藍籌遲遲不能止跌企穩,公募基金減少了很多傳統重倉股的配置。
不過在七月份以來的反彈行情中,不少遭到減持的板塊出現上揚行情。統計顯示,7月份以來,二季度基金減持比較明顯的銀行、地產、機械板塊漲幅均高于基金重倉指數,其中銀行類板塊指數上漲10.42%,房地產板塊指數上漲12.57%,機械板塊指數上漲19.11%,均高于基金重倉指數9.34%的漲幅。
基金減持最為明顯的一些周期性個股在反彈中毫不示弱。據天相投顧統計顯示,二季度基金減持招商銀行市值超過172億元,為減持第一大股。不過7月份以來,該股上漲13.36%,高于上證指數9.14%的同期漲幅。另外,基金減持幅度較大的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和浦發銀行等銀行類個股,漲幅分別為10.23%、11.63%和12.06%,均強于上證指數走勢。
數據同時顯示,基金減持明顯的格力電器、中興通訊、煙臺萬華等個股,在二季度表現低迷,幅均超過30%,7月以來也均出現反彈行情。統計顯示,格力電器階段漲幅超過12%,中興通訊跌段漲幅10.23%,煙臺萬華階段漲幅15.06%,行情走勢強于上證指數走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7月份以來,二季度基金減持的前十大流通股中(深發展A停牌不納入統計),只有貴州茅臺、中信證券兩只個股漲幅略低于大盤指數,其余7只個股漲幅均高于上證指數,頻頻出現領漲的勢頭。
上漲能否持續還看后市
不管是提前布局周期性行業、享受到估值修復機會的基金經理也好,還是后知后覺、沒有料到周期性行業迅速反彈的基金經理也好,目前普遍陷入了糾結:雖然在7月份以來的反彈行情中,不少個股表現出色,但還能繼續漲嗎?
長江證券指出,在經過上半年的持續下跌后,金融、地產、建材、采掘等行業的估值水平已經降到了一個很低的位置,與歷史平均估值相比已經出現了低估。隨著中報業績的預增,則會在當期的股價水平上進一步拉低估值水平,估值修復的行情存在著內在的動力。
同時另一種觀點也受到許多業內人士的青睞:目前周期性行情的反彈行情越來越多的來自較低的估值吸引力,而一批業績平庸的上市公司在此輪反彈行情中的跟隨表現,也顯示與此番上漲或與業績無關。大成基金日前表示,這次反彈是中報行情,而隨著中報的公布,市場預期將會逐漸消化。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分析師向本報記者表示,現在是一個指數修復的過程。股指的推動力量來自于當前機構倉位較低,資金較多,外加央行連續8周凈投放近1萬億等諸多因素影響。本輪一些周期性行業個股領漲能否持續,仍然不確定。
熱鍋上的基金·倉位
快進快出 公募基金陷入迷茫
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在經歷了一連串的暴跌后,調低倉位控制風險也是必然選擇。剛剛發布不久的基金二季報顯示,公募基金的倉位又逼近歷史最低點附近。
伴隨滬深股指跌入2300一線,估值不斷下移之后,基金也開始了小幅加倉。然而,市場仍在尋底的觀點也讓不少基金流露出賺一把就走的心態。與此同時,股指的攀升又讓已選擇撤退的基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7月基金倉位先增后減
7月行情在猶猶豫豫中不斷走高,轉眼之間上證指數又回到2600點之上,從多家券商的監測數據顯示,基金的倉位也是經歷了先增倉后減倉的過程,擺出一副快進快出的樣子,這也表明基金對后市的信心并不顯得那么樂觀。
據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監測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1日,各類以股票為主要投資方向的主動型基金平均倉位回升較為顯著。可比主動股票基金平均倉位為75.23%,相比前周微升0.4個百分點;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為70.02%,相比前周微升0.35個百分點;扣除倉位被動變化后,各類基金均體現為主動增持。而數據顯示,在這周部分大型基金公司加倉動作明顯,流露出抄底的意味。
7月的第二周,市場持續反彈,基金提高倉位的意圖也明顯。德圣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也顯示,輕倉位的基金和部分大基金公司的倉位也是一路走高。各類以股票為主要投資方向的主動型基金平均倉位回升較為顯著。可比主動股票基金平均倉位為76.38%,相比前周上升1.17個百分點;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為70.55%。
然而,當市場邁過2400點,向2500點進發時,6月宏觀經濟數據的出爐,驗證了市場對經濟數據較為悲觀的預期?;鹫w又謹慎起來,開始選擇降低倉位,守住反彈果實。7月15日倉位測算數據顯示,可比主動股票基金平均倉位為75.19%,相比前周下降1.52個百分點;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為69.4%,相比前周下降1.15個百分點。
此后,市場一路上揚,基金減倉的決心也變得更堅決。德圣基金研究數據表明,就上周末基金倉位和2季報披露倉位相比,基金仍有一定幅度的主動增倉,但增持幅度已經不大。某業內人士指出,基金倉位先增后減的跡象,體現出基金將7月的反彈視為波段操作和結構調整的良機。
是進攻還是防守?
“沒有想到市場的反彈幅度會這么大,后面那波沒有能有效把握住?!苯諟夏郴鸸就堆腥耸吭诮邮懿稍L時如此表示。
其實,在已發布的基金二季報中不難發現,基金對市場短期持謹慎態度?;鸲緢笃毡檎J為,市場的確已跌入投資價值區間,不少傳統周期性行業的估值都已和1664點時的水平相差不大,新興產業由于過高的估值進入了調整時段?!敖鹑?、地產為主的反彈,我們剛開始是把它作為大盤藍籌修復估值的行情,經濟結構調整依舊是未來的大方向,傳統藍籌上行的空間不會很大?!蹦持械纫幠;鸬幕鸾浝砀嬖V《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不過,我們對市場的未來的上漲空間還是要保持謹慎。畢竟未來兩個月的宏觀經濟數據注定不會太好。如果比市場預期的還要糟糕時,市場下行的空間也還是有的。”上述基金經理表示。
深圳某基金經理也表示,倉位目前還是比較高,市場反彈這么多,后市還是要保持謹慎,要根據市場的變化情況來調整操作。
“基金近期增減倉并不一致,至少在現在公募基金內部并沒有完全統一。在基金看來,市場只是反彈不是反轉。弱勢之后真正的轉暖,還需要政策的進一步確認。”某券商資深人士坦言。
看來,后市到底是應該進攻還是防守,基金依然還是舉棋不定。
熱鍋上的基金·次新
業績差距拉大 建倉與否進退維谷
擁有更高倉位配置自由度的次新基金,在本輪上漲中業績已經初顯差異。不少基金經理因為對市場反彈后知后覺,導致加倉緩慢,不僅錯過了本輪行情,對后市的操作也是進退維谷。
統計顯示,次新基金在7月這波反彈行情中表現差距逐漸拉大。如果把分級基金也考慮進去,凈值增長最快的銀華銳進7月以來的凈值增幅高達35.45%,而比銀華銳進早兩天成立的匯添富民營活力基金凈值增幅僅有0.2%,差距超過35%。
反彈出人意料?
由于經濟下行隱憂和歐債危機陰霾,在6月底7月初發布的機構策略報告中,多數機構對三季度行情持較謹慎態度。個別機構甚至預測,大盤最低會探至2000點左右。但沒想到在7月2日大盤創出年內新低后即慢慢走穩,7月中下旬更是出現一波較強勢的反彈。
在這波反彈行情中,量化的優勢得到較好體現。7月1日以來凈值漲幅超過11%的泰達宏利中證財富大盤,和南方策略優化都是采用量化策略投資的基金。有關資料顯示,量化投資克服了人性的弱點,所以及時把握到市場反彈的機會。
泰達宏利中證財富大盤的基金基金經理王詠輝表示,在該基金的封閉期,采取的是保守策略,不急于建倉,主要操作對象以債券產品為主;在該產品打開申購贖回后的建倉期中,則采取類量化增強的方法建倉。正因為如此,才能準確地在7月中旬判斷市場拐點出現,大幅加倉,抓住了市場這一波反彈。
部分新基仍虧損
其他采取量化優勢投資的基金并沒有這么幸運,像南方策略優化、寶盈中證100、鵬華中證500等在這波反彈中雖然上漲較多,但凈值仍在面值之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截至7月28日,69只次新基金(分級基金分開算)中凈值在面值之上的達42只,其中分級基金銀華銳進的凈值達到1.108元,不考慮分級因素的話,銀華深證100的凈值也達1.06元。此外,國聯安雙禧中證100的凈值也快速提升,由7月初的0.922元升至1.036元。
另外,在非分級基金中,表現最好的諾安中小盤精選凈值為1.052元,在3個月時間中收益率超過5%。諾安中小盤基金經理表示,基金成立后,他判斷5月至6月的市場會持續下跌,因此采取債券回購為主的防御策略,實現面值以上打開申贖。建倉期間,他看好中國經濟發展,果斷買入估值風險釋放較為充分的周期類股票,在2500點之下快速建倉至60%,才得以成功抓住本輪反彈行情。
市場仍存分歧
對于未來的市場走勢判斷,市場仍存一定分歧。特別是近期不少個股反彈幅度已經超過20%甚至30%,回調的風險在加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金投研人士表示,這波修復性反彈結束后市場可能會重回振蕩,除非政策面有較明確的轉向。
不過,諾安中小盤基金經理表示,由于市場參與者對于宏觀經濟的悲觀預期已經得到一定釋放,下半年市場的表現將好于上半年,從行業選擇來看,目前市場的估值結構體現了對于宏觀經濟前景相對較為悲觀的預期,導致周期類品種的估值與非周期類品種的估值日益分化,若地產調控導致的預期變化與經濟實際運行發生一定差異,則上述分化有望得到一定緩解。同時,醫藥、商業等消費類行業由于契合目前的經濟發展趨勢,預計將具有長期的配置價值。
“對那些倉位較低又快到建倉期結束日的基金,現在的壓力會比較大,如果現在不追漲,未來漲得更高怎么辦?而如果現在追了,過幾天又出現回調也會令凈值短期內很不好看。”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熱鍋上的基金·展望
個股被頻繁調研 后市或存機會
面對反彈,基金猶豫了,徘徊了,作為我們投資者,又該如何把握反彈中的機會呢?記者發現,前期被基金密集調研的個股近期表現不錯,投資者可圍繞這條主線,尋找反彈中的投資機會。
今年二季度,基金前往上市公司實地調研頗為頻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基金在調研上市公司時往往呈現出扎堆的情況,一些上市公司二季度門庭若市。這些機構頻繁調研的上市公司,很可能是基金后市布局的重鎮。
從基金公司調研頻率來看,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接待機構投資者實地調研的頻率最高。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深圳主板上市公司中,接近八成在上半年曾經接待機構投資者前來調研,其中有基金公司參與的有近一半。而在中小板企業中,機構參與調研的比例僅四成左右,公募基金參與地較少。
基金公司調研的熱情同樣是冰火兩重天。物聯網概念股華工科技,海洋化工企業山東?;?,房地產企業萊茵置業、招商地產等均迎來不少機構調研;在煤炭石油和電力公司方面,平莊能源、建投能源等均受到機構投資者關注。但像華東數控、華邦制藥等一批中小板公司,雖然有基金重倉,但并沒有基金公司前來調研。
記者同時發現,機構投資者前往調研時,調研角度除了一些新項目進展、股票解禁、整體上市等具體問題,主要還是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實地考察。
基金業內人士曾多次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市場雖然出現反彈行情,仍不能構成系統性上漲的核心因素,股價上漲主要還是圍繞估值修復,并不具備太強的持續性。而一些經營狀況較好的主板企業進可上攻退可防御,或許已經進入基金公司的戰略配置范圍。
數據顯示,二季度基金公司調研熱情最高的佛塑股份、華神集團和華工科技等股票近期股價表現較好,同時,幾家上市公司的半年報也顯示經營利潤均出現幅度較大的提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