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12-14 01:50:56
中美的廣義貨幣含義不同,但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電子時代虛擬貨幣的爆炸性增長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國債衍生品試點,而中國始自房地產與證券市場的爆發性增長。
每經評論員 葉檀
中國11月份重要宏觀經濟數據出爐,數據與結果均出乎許多人意料之外。
11月份CPI超過市場預期,達到5.1%,按理央行應該加息,但央行只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鎖定3500億元的資金。另據報道,今年10月份被央行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六大行(工行、建行、中行、農行、招行以及民生銀行)已接獲通知,到期后將再被上調存款準備金率3個月,部分大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上調至19%的新高。
央行不加息而上調存款準備金,是為了應對熱錢的侵襲,也是為了替貸款大戶減負。存款準備金是在行政力量較強的市場經濟體中行之有效的辦法。央行不進入加息周期遭到指責,被認為是通脹的罪魁;而廣義貨幣量之大,更被認為是通脹的淵藪。
不加息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主要原因是熱錢威脅與節日窗口。年底將到,各銀行、企業進入結算高峰,加息對于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與各大企業是不可承受之重,上調0.5個百分點,利率上升千億元。另一方面,年底圣誕節、元旦、春節三節疊加,處于消費最高峰,加息將抑制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減少消費。
目前中美之間利差2.5個百分點,加上人民幣一年升值3%~5%的預期,無風險套利可獲得至少5%以上的收益。外管局對于熱錢嚴加戒備,不過千瘡百孔,不是外管局無能,而是熱錢太狡猾。德意志銀行發布報告稱,將近一半的熱錢通過FDI的途徑進入中國,超過20%的熱錢以虛假貿易的形式,還有借由短期信貸、海外捐贈等暗道進入。不說其他,就說央企在海外的資金是否都能監管到,就是大難題,更何況隨著移民潮而來的大規模資金流動。
通脹上升,歸咎于寬松的貨幣。我國的貨幣超發嚴重,更要命的是超發的貨幣未能有效地配置到市場。
我國的廣義貨幣M2中包含投資性需求,與美國不同。我國的M0是流通中現金;狹義貨幣M1是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存款;2001年7月,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計入廣義貨幣供應量M2。修訂后M2的統計口徑為:M1+居民儲蓄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單位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根據上海財經大學證券期貨學院李勝利等人的研究,中國的M2、M0與股市有正相關關系。
美國的M2占GDP比例遠低于中國,表面上貨幣發放似乎要比中國謹慎得多,但看美國貨幣與金融的瘋狂程度,不能看M2,要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規模,也就是要看M4、M5,以至于M無窮。
以美國的CDS市場為例,2001年只有1萬億美元,到2008年高達62萬億美元;2009年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向國會提交計劃,試圖監管高達592萬億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市場,是2009年GDP的40.82倍。
可怕的數字!可見,美國的紙面貨幣比中國只多不少,如果中國未來發展金融衍生品,則賬面上的貨幣不知道會是今天的幾倍?美國的金融衍生品財富不進行消費則罷了,一旦紙面財富進入真實消費領域,泡沫不崩潰才怪。
通常M2減去GDP與CPI之和來看貨幣的寬窄,根據吳曉靈的數據,2001年~2003年間,中國M2增速16.6%,GDP增速為9.8%,CPI增速為1.4%,M2增速超出GDP增速與CPI增速之和5.4個百分點;2005年~2007年間超出2.8個百分點;2008年~2010年9月超出9個百分點。這部分是貨幣的超發部分,但沒有加上證券市場的那部分。
中國的廣義幣發行確實高,無論央行怎么為自己辯解,都無法解釋依靠外匯占款來發行基礎貨幣的錯誤,也無法解釋在短期內大量放貸、大量發行貨幣的激勵舉措。目前央行的贖罪之舉就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直接鎖定貨幣的流動性、直接減少信貸,以減少全社會的金融杠桿。但央行無法改變一點,就是信貸與投資向何處去的問題,而這是政府投資項目審批與證監會的責任。而我國的證券市場在以中小板、創業板的審批,以“三高”估值,將資金誘導入泡沫之中。
中美的廣義貨幣含義不同,但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電子時代虛擬貨幣的爆炸性增長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國債衍生品試點,而中國始自房地產與證券市場的爆發性增長。
中國貨幣發行有問題,美國同樣如此。一對難兄難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