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1 01:52:35
業內人士根據近期關于房產稅的各種版本,推測對新增房屋試點征收房產稅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大,“上海版”房產稅有可能在本月15日,即上?!皟蓵鼻昂蠼议_神秘面紗。
每經記者 楊羚強 發自上海
兩地最新房產稅版本
重慶
對象:增量房范圍:據從國家稅務總局打聽到的消息,高端商品房的起征面積估計是在250平方米左右,這一方案有可能被調整為220平方米~230平方米。稅率:目前討論的方案在1%~3%之間,最終應在1%左右。
上海
對象:增量房范圍:對新購房(包括一手和二手)后,家庭人均面積超過70平方米部分先預征兩年的房產稅。
“我收集到一個信息,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前幾天碰見王石,說上海有一個新的規定,誰要是再買房,就把兩套加在一起收物業稅,如果不買房就不收。”1月6日,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曉光在一場論壇上表示,如果消息屬實,就挺可怕的。“也是一種信號,今年在稅收方面可能會有一些措施。”
1月9日,重慶“兩會”上傳出消息,重慶市正抓緊完善相關方案,有望在今年一季度出臺文件開征高檔商品房房產稅。無獨有偶的是,昨日(1月10日),一位接近上海市政府的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上海房產稅的相關內容已近確定。
業內人士根據近期關于房產稅的各種版本,推測對新增房屋試點征收房產稅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大,“上海版”房產稅有可能在本月15日,即上海“兩會”前后揭開神秘面紗。
試點對象或鎖定增量房
早在去年年底,就有消息稱,上海的房產稅將鎖定為增量住宅,對超過面積標準的部分進行征收。
劉曉光聽到的信息僅僅只是上述版本的延伸。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劉曉光表示,上述信息是他在和萬科董事長王石交流時聽說的。但萬科上海公司表示,他們并未了解到房產稅征收的具體信息,無法核實上述消息的準確性。
負責研究和制訂上海房產稅的上海財政局和上海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也未對上述消息的真實性給予明確回應。
不過,另一個來自機構的房產稅消息版本,大大增強了上述對增量商品住宅先“試點”征收房產稅的可能性。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分析師薛建雄說,他聽說的消息是,對新購房(包括一手和二手)后,家庭人均面積超過70平方米部分先預征兩年的房產稅。
一直在關注房地產稅收制度改革的上海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也說,征收的對象將會是那些新購房后面積超過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的家庭。
克而瑞研究中心總經理程嘯天說,作為一個新出臺的稅種,房產稅需要得到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支持。對新購房家庭征收房產稅,征收的范圍最小,受影響的群體最少,也就最容易得到多數人的支持。
上述分析都認為,上海先對新購房家庭進行房產稅的征收試點,要比對部分已購房甚至是全部自住商品住宅征收房產稅的可能性大得多。
最終可能對所有住宅征稅
此前,眾多分析認為,房產稅對抑制房價的作用僅僅是短期的。
上海中原地產物業顧問有限公司研究總監宋會雍說,房產稅能否對正在進行的房地產調控起到關鍵性作用,主要是稅率,如果征收稅率較高,短期內必定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征收稅率低,則影響將極小。
程嘯天認為,房產稅的稅率應該會設置一定的范圍,開始征收時的稅率不會很高,這樣才會促進更多的已購房者支持房產稅。但以較低稅率征稅的代價,很有可能是房產稅對地方財政的低貢獻率。
上海第一太平戴維斯物業顧問有限公司1月6日發布該公司對上海房產稅的研究,認為如果僅對新增供應征收房產稅,即使2011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的總成交量達到2000萬平方米,房價維持在20000元/平方米,并且對所有新購住宅均要征收房產稅,那么按1%的稅率征收,一年也只能征收40億元,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率僅為1.5%(以2009年的上海地方財政收入計),而2009年,上海地方財政赤字就高達450億元。
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上海物業顧問有限公司的上述模型,只有當房產稅對全上海截至去年三季度的4.8億平方米住宅存量,全部按照1%的稅率征收房產稅,才能向上海的地方財政貢獻超過800億的收入(約占2009年地方財政的25%)。
按照上述模型,如果最終要實現代替土地財政的需要,那么地方政府勢必擴大稅收范圍,由小部分擴大到全體。
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認為,征收房產稅仍然有巨大的意義,體現在對房地產的稅收功能,以及是一種重要的收入再分配形式。“未來房產稅很有可能和其他稅收一起變化為一種主要的稅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