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1 01:36:01
汽車油耗強制性國家標準——《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三階段標準或將更為嚴厲。
日前,有消息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在工信部上周舉辦的一次汽車工業會議上,有提議將2015年全國平均乘用車燃料耗量降至6L/100km,這比之前披露的第三階段標準更高?!?/p>
根據第三階段 《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報批稿)要求,我國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水平在2015年下降到7L/100km左右,對應二氧化碳排放約為167g/km;此外加入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考核標準,這將對國內汽車生產企業形成較大壓力。
報批稿已于去年年初報批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目前仍然沒有公布執行時間。如《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三階段標準收緊,眾多車企巨額投資的傳統內燃機和動力總成將很難滿足新一輪限值要求。
第三階段標準變數對于上述乘用車燃料消耗限值標準或提高的消息,官方部門并沒有予以確認,但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各參與制定的企業求證來看,他們并不希望新標準推進得太快。
《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是我國控制汽車燃料消耗量的第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2005年7月1日,新開發車型開始實施第一階段限值要求,對3.5噸以下的輕型載客車輛按整車質量進行分段,并確定各重量段內汽車要達到的 “百公里燃料消耗量”標準。如果某種車型油耗不達標,將不準生產、銷售和進口。
2008年1月1日起,第二階段限值要求開始執行。在產車型比新開發車型分別推遲一年實施。目前標準仍處于第二階段。
近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表示,第三階段限值最快將于2011年7月開始執行,即新車認證在2011年7月1日以后必須符合這一標準,而在產車型最晚不超過2012年7月1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2月28日)向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咨詢限值第三階段標準的執行時間,但多個部門均表示對具體標準時間并不熟悉,要等通知。
2010年11月1日,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 《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報批稿)。與前兩個階段最大的不同是,第三階段標準不再以單一車型為評價對象,而是將汽車企業作為整體進行評價。這與美國CAFE法(公司平均燃料經濟性)類似。CAFE法統計一家整車廠一年中在美國境內所售出的全部輕型車數量,按車型權重計算出平均油耗,這個平均值不能超過規定的年度限值。
報批稿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國汽研中心標準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金約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標準在一年前就完成報批,并發放到汽車企業手里,應該還在走法規流程。”
“第三階段限值標準和歐美幾乎同步,沒有必要超越太多,不然汽車企業負擔會很重?!苯鸺s夫說。
巨額研發資金抉擇根據報批稿,第三階段限值標準沿用以整車整備質量作為基準參數的單車燃料消耗量評價體系,同時引入“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值”的概念,將企業作為評價對象。
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值執行時間已經明確:油耗限值從2012年開始為導入期,2012~2014年企業燃料消耗量將分別給予高于車型油耗目標值9%、6%、3%的靈活性,2015年開始全面實施。
該標準和時間表經過國內18家整車制造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的認同,參與起草單位包括奇瑞汽車、一汽集團、廣汽本田、東風日產、上海大眾和吉利汽車等。
金約夫表示,“加入企業限值標準,可以讓一些大排量汽車生產企業承擔更多的責任,未來一些大排量汽車生產企業肯定要生產小排量汽車才能達到要求,不然就得發展新能源汽車?!?/p>
比較起來,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限值短期內執行比較寬松,而單車燃料消耗量標準相對嚴格。相比第二階段消耗量標準,已公布的第三階段消耗限值下降了20%,其中大排量汽車限值下降了30%。記者查閱第二階段綜合值和第三階段限值發現,目前還沒有一個車型油耗符合第三階段限值標準,汽車廠家面臨很大的升級壓力。
以整車整備質量作為基準參數對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限值進行對比,重量為865KG的長安鈴木羚羊,第二階段限值為7.7L/100km,該車型綜合值為6.62L/100km,而第三階段限值為5.8L/100km;重量為1360KG的??怂沟诙A段限值為10.1L/100km,綜合值為7.7L/100km,第三階段限值為7.3L/100km;重量為1630KG的寶馬530的第二階段限制為12L/100km,綜合值為9.33L/100km,第三階段限值為8.1L/100km。
東風本田參與標準制定的一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汽車企業油耗限值在6.9L/100km比較合理,這個標準略微高于國家標準水平,是眾多企業公認的理想值,假如企業油耗限值標準提高到5.9L/100km,相信很多企業都不達標。”
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昨日對記者表示,“《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三階段預計最快將于今年7月份發布,明年7月實施,但執行起來難度比較大。”
饒達認為,“企業進入第三階段油耗限值的技術已經具備,但是現在時機還不成熟,未來還得通過新能源汽車降低油耗,但是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很高,假如國家強制執行,整個行業在第三階段會面臨洗牌?!?/p>
一方面是大排量汽車的高利潤吸引,一方面是國家對汽車燃油消耗的嚴格限制,汽車企業在技術研發上面臨艱難抉擇。業內人士多認為,自主品牌和豪華車企業在第三階段面臨的壓力最大:自主品牌油耗技術上仍然不完善,要趕上標準必須投巨額研發;豪華車企業則需投入巨資打造新能源汽車和小排量汽車;合資品牌企業由于技術比較完備,油耗限值標準提高帶來的生存壓力不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每經訂報電話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