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0 10:02:45
這意味著,日本將面臨時點性災難和非時點性災難的雙重打擊,而日經指數短期內的大幅下跌,就同時體現了地震、海嘯災難下的下跌速度和核危機恐慌下的下跌深度。
目前,日本大地震的后續影響仍在動態發展之中,結局無法預測,而其給周邊股市帶來的影響也打破了巨大災難局限于本國或本地區的歷史規律。
復合性災難 沒有歷史借鑒地震、海嘯、核泄漏,多種災難的累積,已經讓本次日本地震的影響無法參考歷史上任何一次災難事件。
“海嘯、地震短期影響大,長期影響小。簡單來說,海嘯、地震對當地經濟短期內的打擊是致命的,高強度的地震和災難性的海嘯會毀滅當地經濟基礎,甚至造成當地經濟倒退。但長期來說,海嘯、地震的影響只是暫時性的,不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經濟損失。而核泄漏屬于特殊情況,它并沒有短期和長期的區別,對當地經濟有致命打擊,會造成民眾大規??謶中睦?,并且長期存在。”馬遙認為,目前地震、海嘯對非災區民眾的心理影響已經比較小了,但核泄露帶來的恐慌卻在不斷蔓延。
日本地震發生后的第一個交易日,日經指數下跌了5.2%;但在3月15日傳出核電站爆炸消息的當天,日經指數下滑10%,投資者恐慌性撤資。地震海嘯與核泄漏帶給人們的心理恐慌程度可見一斑。
如果沒有核泄漏,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日本作為第三大經濟體,本次地震與1995年阪神大地震比起來,災后重建會更迅速,也更能快速恢復。據了解,盡管日本阪神大地震抹掉了2.5%的GDP,但也只對當季的經濟造成下滑影響,隨后便是持續增長。但是,核泄漏事件成為本次災難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未來事態的發展能否得到控制還不清楚,因此對日本及周邊地區股市的預測都難進行。
一國巨災殃及周邊 首次出現一般而言,重大災難的影響局限于當地,對于大型經濟體而言,只要進行本地區的重建工作即可。但目前日本除了復合性災難對本國造成恐慌性打擊外,核泄漏、無法供電等新問題的產生,導致該國生產停止、供應鏈斷裂,進而影響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導致周邊股市下跌。
馬遙稱,日本作為世界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已經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中,所以對全球重要股指影響較大。遭受巨災,首先影響的是日本制造業,從而影響全球制造業產業鏈,進而對其他國家經濟造成影響。之后,實體經濟受影響又會對資本市場造成重大打擊,投資資金遭受巨大損失,威脅波及各個行業。不過,按照以往規律,整個經濟的走勢將呈V字形。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全國日本經濟學會顧問、中國中日關系史學會副會長馮昭奎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本次地震帶來的一系列影響,使得日本傳統優勢性產業(電子、化工等)受到重創,日本有望把上述產業中的部分環節更進一步向中國、東南亞諸國轉移,但是核心技術方面將不會輕易轉移至他國。
但馮昭奎同樣提到,日本當前的核泄漏問題還充滿不確定,該問題的解決也將直接影響到日本震后經濟的發展方向。
重建有預期 無時間表撇開核泄漏帶給周邊的恐慌情緒,馮昭奎認為,日本之后的重建工作將帶給周邊地區積極影響,主要因為日本是一個資源稀缺的國家,在重建過程中許多生產資料都需要進口,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周邊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建材、鋼鐵、輕工等行業也將有望在日本震后重建中獲得相應的發展契機。
盡管日本地震重建還無時間表,但對重建的預期仍然存在。李大霄認為,從亞洲角度來看,日本早已實現優勢產業的全球布局。因此本次重建,日本將不會急迫地尋求相關產業的對外轉移,但下一階段,在核安全問題得到全球重新審視的情況下,其他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將有望獲得更高的定位,從而獲得更多的財政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