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雙循環破裂后的轉型之路

    2011-11-11 01:24:24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今年以來關于中國經濟減速并“二次探底”的討論日漸升溫。而股票市場也在經濟結構轉型下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

        自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似乎遇到了瓶頸。

        由于危機的爆發,對于中國產品的需求銳減,發達國家似乎都陷入了“去杠桿化”階段。近期由于歐洲國家在2008年的大量舉債,其過高的政府負債率使得政府決策者已沒有多少資源來刺激經濟增長,也無從解決因希臘等國引發的主權債務危機,因此經濟調整將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另一方面,由于中國通過大量的出口產生了巨額的貿易盈余,引發投機資金涌入中國所短缺的有色、鐵礦石等原材料,從而造成生產成本上升,成本優勢正在喪失。

        在未來的制度變革中,如何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和逐步提升居民收入成為經濟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我們的國家又一次地面臨重大機遇與挑戰,中國未來的增長方式需要有遠見的政治眼光。而對于公募基金的投資而言,我們也同樣面臨著轉變。

        首先是公募基金的市值占比在“大小非”解禁后快速下降,由最高近三分之一將下降到年底的不到百分之十,公募的資金優勢未來將不復存在;其次,信息優勢也將弱化,在“大小非”流通之后,大股東與原先法人股東對于公司存在天然的信息優勢,而公募基金則將被弱化。

        在復雜的內外形勢下,本基金管理人依然認為中國經濟未來的出路在于結構轉型,主要體現于新興產業、物流和內需消費。在新興產業之中尤以信息技術的變革最為耀眼。“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使得商業模式出現一輪又一輪的創新,具有互聯網功能的移動終端正在大量涌現;同時,顯示器技術的革命讓平板化、輕薄化、人機互動成為特點,未來的終端將出現更大變革;“云計算”的出現更將大量的存儲置于后端。由此,將帶動顯示器、連接器、語音輸入、軟件、地理信息運用等一系列公司的增長。那些有著獨特技術壁壘的公司將迎來重大的投資機會。

        經濟結構轉型的任務仍然任重道遠;股改的重要成果——全流通已經大步向我們走來。作為投資人,我們仍需緊密把握政策走向、行業趨向,提前布局,力爭能夠長期為持有人創造收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