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7 00:58:21
單士兵
廣州番禺區從去年開始,在全區14家公辦幼兒園中,拿出包括直屬機關幼兒園的幾所幼兒園作為改革試點,采取像“六合彩”搖珠的方式公開派位。結果這個做法,讓一些公務員很不理解,抽不到了,就覺得接受不了。 (7月16日《南方都市報》)
誰都知道,玩“六合彩”,中獎不中獎,與身份地位無關。搖珠,有點聽天由命的意味,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倒也不失是相對公平的手法。可是,現在公務員不干了,“機關幼兒園是為機關的孩子舉辦的,為什么現在要拿出學位抽簽?”這話聽上去很委屈,還有不滿。只不過,沒有半點道理,也不值得任何同情。抱有這種意識的人,需要好好反思。
“機關幼兒園是為機關的孩子舉辦的”,這話說得紅口白牙,理直氣壯。那么,機關幼兒園是用誰的錢辦的呢?是公務員自己掏錢辦的嗎?舉個例子說,在去年的廣東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人大代表對廣東8所機關幼兒園一年花費超過6863萬元,比上一年有所增加就進行過強烈質疑。那些錢,可都是公共財政撥款?,F在還說“機關幼兒園是為機關的孩子舉辦的”,實在有點無知成可笑的感覺,還是先去問問納稅人同不同意吧。
機關幼兒園早就應該改革了。本來,關起門來只收干部子女,就是一種嚴重不公平。如果說,機關幼兒園產生,有其歷史原因,是當年為了方便機關干部下鄉后,來集中照顧機關子弟的需要。那么,這樣的歷史已畫上句號了,現在各機關部門的幼兒園也都劃歸到教育部門管理,統一由政府來投入?,F在還在守著“權力通吃”與“權力獨占”的思維,來把公共利益占為己有,破壞公民平等受教育權利,自然會成為民意無法容忍的事。
“公務員很難接受”是一個切口,讓人看到很多領域改革為什么會裹足不前。那就是,改革一旦觸及既得集團的利益,馬上就會遭到抵制。而公務員群體,正是掌握很大公共話語權的群體。本來,番禺這種改革,也還是個逐步放開的過程,去年首次試點時,僅提供30%向社會開放,今年提升到40%,預計明年將達到50%。即便是如此給了公務員群體緩沖過渡期,也仍然難以被理解與接受,這就證明,公共利益一旦被捆綁,要解開來就會面臨艱難的博弈。
在筆者看來,要說真正的委屈,怎么也輪不到這些公務員。拿公共財政來補貼機關幼兒園,相關招生本應面向社會大眾,否則就根本談不上半點合理與公平。多年以來,機關幼兒園憑著“機關”兩個字,就對無數普通家庭小朋友設置了一道無法踏入的關卡,讓權力來專享優質教育資源,這就是與民爭利。難怪有人把一些公務人員比喻成“對物價不敏感的群體”,因為他們享受著各種福利,沒法體會普通百姓的上學難、看病貴,制定的政策也會脫離實際。對這種不公聲討的民意長期得不到很好的重視,現在出現一點改革的苗子,就有“公務員難接受”這樣的“官意”了。
機關幼兒園絕不是公務員 “私辦”的?,F在,很有必要把這種公務員的“難接受、不理解”視為一種警示信號,它意味著相關改革因為觸及既得利益,正在遭遇話語權抵制。很多領域的改革,最缺乏的并不是路徑與方式,而是決心。只有最大程度地尊重民意,把那些所謂的“官意”放到公平公正的框架下來考量,改革才能擁有真正的動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