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5 00:57:5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12月初,曾有一位普通投資者在網上發出這樣的疑問:不少人都認為股市帶有政策市的特點,為什么在重要會議之后,也看到了不少利好政策,但股市卻下跌了呢?
顯然,股市實際運行遠沒有人們簡單推理的那么簡單。假設一家機構手握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大資金,是會出了利好政策就往里面沖、幫散戶抬轎,還是當利好出現時進行一次兇猛的砸盤,然后獲取散戶因恐慌而吐出的籌碼呢?
在11月底,當市場恐慌于滬指一度跌破2000點,不斷地有股票賬戶空倉時,各路機構卻傾巢出動大舉開戶,殺得空頭措手不及。
“1時代”的出現或許再現出大機構慣用的誘空陰謀。隨著經濟持續出現復蘇勢頭,而高層也作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表述,股市自然從中獲得了正能量。有分析人士認為,即使上市公司仍面臨高負債壓力,但只要A股市場能持續放出成交量,則2012年年末的吃飯行情仍能不斷呈現驚喜。
數據復盤
大資金制造恐慌 砸出“1”時代
11月底,滬指跌進“1時代”,讓市場恐慌氣氛濃烈。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證券周刊》此前曾用大篇幅文字指出,從歷史數據看,在重要會議之前行情往往比較穩定,而在重要會議之后,行情可能會有階段性下跌。
行情與一致預期反向
在11月重要會議召開之后,不少投資者對股市行情感到十分疑惑:這不是與A股具有政策市的特點相背離嗎?
分析人士認為,股市與政策走向密切相關是事實,但這并不等于政策利好甫一出臺股市就應該暴漲。
首先,政策利好對股市刺激的強度取決于市場對于政策本身是否具有預期。諸如投資項目大舉獲批、降低印花稅、匯金增持等類型的利好,都是出臺之前相對難以預見的。而諸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則是相對明確了時間段的利好。
其次,政策利好對股市的影響還與股市前期表現有關。若股市此前處于一個長期下跌的過程,政策利好突然出臺有可能讓股指突然大漲。比如2012年9月7日A股單日暴漲就是源于此前多個投資項目獲批,而之前股市持續下跌,沒有任何抵抗。再比如2008年9月19日滬指暴漲9.45%、2008年4月24日滬指暴漲9.29%,都是因為股市在前期持續下跌后,降低印花稅等利好政策突然推出。相反,若股市此前已有較長時間上漲,政策利空的突然出現則會構成較大的殺傷力。
第三,市場中賺錢者永遠是少數。如果大家都認為重要會議將出現利好,那么會后股市如期大漲,將會讓多數人賺錢,這是大型機構投資者不愿看到的事情。同時,作為大資金而言,重要會議之前股市表現雖然相對穩定,但對他們缺乏吸引力,而且如果大資金在上漲到一個相對平穩的過程中再大舉入市,也很難獲得足夠多的便宜籌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少投資者其實都很清楚,大資金歷來都是慣于通過制造恐慌氣氛來騙取散戶籌碼的,然而對這個動態過程確實很難把握。比如2007年10月以來滬指持續大跌后,又在2009年初迎來了一波漲幅約15%的反彈行情。在這類反彈行情之初,投資者往往心有余悸,不敢介入。
散戶持倉不斷下降
如果說上述內容提到的機構陰謀論只是根據歷史規律作出的一種推斷,那么本輪“1時代”背后呈現出的賬戶結構變化,則是非常有力的數據證據。從中登公司公布的數據看,不少賬戶在11月選擇“割肉離場”。而各類機構卻在11月大舉開戶、悄然抄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登公司公布的周度和月度數據均顯示,隨著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不斷減少,存量資金在不斷割肉。
11月26日~30日,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為5559.99萬戶,較此前一周的5580.51萬戶減少了20.52萬戶,這表明,當滬指在有效跌破2000點之際,有20余萬戶資金選擇 “火線”空倉。此前,10月8日~12日,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為5587.32萬戶,這表明兩個月時間內,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減少了31.33萬戶。
而中登公司月度統計數據亦清晰顯示,確有30萬戶倒在了12月“黎明”前。
10月末,期末持倉A股有效賬戶數為5590.48萬戶,占期末A股有效賬戶數的比重為40.76%。而11月末,期末持倉A股有效賬戶數為5559.95萬戶,占期末A股有效賬戶數的比重為40.44%。10月末,期末空倉A股有效賬戶數為8125.01萬戶,占期末A股有效賬戶數的比重為59.24%。而11月末,期末空倉A股有效賬戶數為8190.34萬戶,占期末A股有效賬戶數的比重為59.56%。
上述數據說明,1月末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相比10月末減少了30.53萬戶。
值得注意的是,12月3日~7日,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為5555.12萬戶,較11月最后一周又減少4.87萬戶。這表明即使12月第一周A股出現了較大反彈,仍有一些賬戶還是選擇空倉觀望。
11月機構“全情投入”
記者注意到,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上述整體數據主要反映出的是散戶動向,雖然期末A股持倉賬戶數在11月明顯下降,但各路機構卻在11月悄然展開抄底。
中登公司公布的11月月度統計數據顯示,當月除社保基金與上月一樣新開賬戶數為零外,其余各機構開戶數出現明顯增長。
當月券商自營賬戶新開62戶,10月為33戶;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新開45戶,10月為17戶;公募基金新開52戶,10月這一數據為31戶;基金專戶理財新開125戶,10月為62戶;QFII新開12戶,10月為5戶;RQFII11月新開2戶,10月為0;保險資金11月新開14戶,10月為4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在12月12日率先以“QFII躁動”為題,對中登公司11月數據和7年來歷史數據作了綜合分析,注意到QFII和基金年度新開戶數均已創出7年新高。
而QFII躁動顯然并非空穴來風。記者注意到,國家外管局網站14日晚間宣布,對2009年發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作出修改。2009年第七條規定是,單個合格投資者申請投資額度累計不得高于等值10億美元,上述規定并未將不同投資者類型分別對待,然而本次修改在同一條目下增加了第二款規定:“主權基金、央行及貨幣當局等機構投資額度上限可超過等值10億美元”。
或許由于機構提前感知到一些政策利好信息,機構與散戶在11月出現了截然相反的操作傾向,從12月1949點以來的反彈看,顯然機構又成功抄底,不少散戶倒在黎明前。
對于為何機構看好“1時代”的機會,申銀萬國分析師王勝的說法或有一定借鑒意義。他認為,海外資金配置以及帶來的協同效應是近期反彈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海外投資者整體比國內投資者更樂觀,個中原因包括海外投資者看好美國經濟逐步復蘇,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經濟構成利好;而從年底全球資金配置動向看,今年以來一直配置的是發達市場,現在已開始考慮新興市場,而A股市場估值較低,經濟復蘇勢頭明顯,因此有配置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海外資金的配置有兩個最直觀的例子。一是QFII以及RQFII的申購熱情高漲。數據顯示,RQFII的多只A股ETF產品自今年7月份成立以來,在中國香港市場上供不應求,為滿足投資需求,最近外管局又增批了190億元的RQFII額度;二是近期銀行股表現強勁,從海外資金的角度看,銀行股本身估值非常吸引人,又有穩定的股息率,對于資金成本較低的海外資金來說,是很好的配置品種。
動因分析
A股上漲動力:經濟企穩 期待深化改革
實際上,除了上述海外投資者資產配置的“小九九”以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有兩大背景或是促使機構資金在11月份悄然抄底A股的原因,一是經濟正在復蘇;二是市場期待改革紅利。
經濟顯露明顯復蘇勢頭
從已經披露的各項數據看,國內經濟正在復蘇。
11月,官方制造業PMI升至50.6,連續第二個月處在50榮枯分水嶺上方,并創下7個月新高。此前,11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終值為50.5,13個月內首次返至50枯榮線上方,初值50.4,前值49.5。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官方PMI和匯豐PMI的采樣標準有所差異,但在經歷一年的時間后,雙方數據再度接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經濟復蘇趨勢得到多角度印證,。
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比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1月~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與1月~10月持平。這其中,已發布的10月用電量增速顯著大幅回升到5.9%,前值0.9%,這反映了企業生產有重新步入正軌的跡象。
11月,基建投資中的明星板塊依舊是房地產投資,其11月累計同比增速為16.7%,一改近4個月保持的穩定狀態,比1月~10月大幅提高1.3個百分點。同時,中央項目占整體投資的比重自6月份以來持續平穩上行,11月達到5.5%,從中市場可以捕捉到顯著的穩增長信號,表明政府主導的投資仍在繼續加速,也將對整體固定資產投資起到帶動及放大的作用。
面對上述超預期的數據,絕大多數分析人士予以了高度肯定。
海通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陳勇指出,11月份宏觀數據顯示經濟復蘇由虛入實。中期研究院李莉博士則指出,中國經濟溫和復蘇基調已定。中信建投分析師吳啟權認為,利潤最壞階段或已成為過去。
市場關注新型城鎮化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說經濟的緩慢復蘇還不足以讓大資金冒著風險看好市場的話,市場乃至整個社會對改革的期待,則有望帶來政策性紅利。
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了2013年經濟工作。在會議上,許多重要的改革政策初現端倪。比如反腐敗、經濟增長更注重“質”、美麗中國、城鎮化。
在上述改革中,城鎮化無疑是最重要的政策。在政治局會議上,重點提到了“要積極穩妥推進城市化,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表明,城鎮化建設將是重中之重。國家也會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的各項公共服務。通過農民工市民化,深化城鎮化,這將促使內需增長,優化經濟結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分析人士均對上述會議內容進行了熱議。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認為,以新型城鎮化為依托的新“四化”,即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建設,這是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保證,也是今后相當長時間里資本市場投資的最大主題?!拔磥硗顿Y的最大風險,就是漠視新‘四化’的投資主題”。
東方證券分析師邵宇認為,深化改革或將成為未來政策的核心主旋律。過去三十多年促進經濟高速發展的改革紅利已逐步消化,而新的問題出現也需要通過深化改革予以解決。目前正面臨改革窗口期,只有進一步深化改革,才能推動國內經濟的再度上行。
中信建投分析師周金濤則指出,改革預期以及其衍生出的其他政策預期,將會成為下一段時期內推動市場的重要推力。當然,預期是一種主觀的判斷,預期與真實的行動需要檢驗,其證實與證偽對市場走向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如證偽或與預期存有落差,則市場的絕大多數反應就是反向操作。也有一種例外,就是絕望之后、市場出清之余的抄底。近期市場表現告訴投資者,改革抑或改革所帶來的政策預期所產生的推力是正向的,周金濤預計,在明年“兩會”之前,這種推力都將持續起作用。
行情前瞻
重壓之下 量能決定反彈高度
不可否認,相比幾個月前不佳的經濟數據以及政策面的平靜,目前市場環境要好得多。雖然經濟從復蘇到增長還有一個過程,非金融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還不能給予市場正能量,但本周股指前4個交易日成交量的持續放出及最后一天放出的巨量成交,還是能讓市場出現較為可觀行情。
高負債率令股市承壓
在人口紅利、制造業產能短缺、盈利能力良好的背景下,企業負債率的上升并不是什么問題。然而,隨著2007年后,人口紅利逐步喪失、制造業產能過剩、盈利能力惡化,企業負債率的上升已成為影響企業活力最為嚴重的問題。
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中國非金融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達到了60.4%,十年間累計上升大約15個百分點。比上市公司更為嚴重的是國有企業,按照財政部的統計口徑,2011年年末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高達64%,十年間累計上升接近20個百分點。
在安信證券首席分析師程定華看來,負債高企、盈利惡化意味著企業的脆弱性不斷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60.4%的資產負債率還是在每年有大量上市的新股背景下取得的。由于募集了大量資金用于還債,新股的負債率往往較低。若以2003年年底以前上市的公司為統計樣本,目前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為62.4%左右。
資產負債率的高企直接影響企業資金流,即流動性壓力高企。所謂流動性壓力指的是企業在一年內需要償付利息以及一年內到期債務的壓力。據安信證券測算,如果2013年經濟繼續下行,2400余家上市公司中,將有480家上市公司僅依賴當年盈利,將無法正常地支付利息。
經濟好轉對股市來說自然是利好,但若經濟企穩、通脹回升,這同時意味著2013年資金環境不會出現好轉,企業的融資依舊困難,從而無法改善企業的高負債率。
程定華認為,考慮到IPO積壓和大小非減持行為,2013年的股市表現雖然能夠好于2012年,但上證綜指運行的上限或在2250點~2300點區域,下限在1850點~1900點一帶。
周五滬市成交額環比翻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年末往往不是市場尋求反彈的最佳時間點。這是因為年末機構要獲利了結、企業要回籠資金以應付工資福利等支出。
本周前4個交易日,隨著滬指反彈至最高2088點,滬指進入到了前期的成交密集區。在7月31日~11月5日之間的成交密集區內,滬指有40余個交易日在2100點一線徘徊。正是由于2100點一線特別是2132點附近“鉆石頂”強勁的阻力,指數一度止步于此,向下尋求支撐。
值得注意到是,9月7日之后,滬指曾多次挑戰2132點,但始終無法有效攻克,被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量能的不濟。本周前4個交易日,量能再次萎縮下來,市場大有重復9月7日后走勢的跡象。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持續放量才是底部形成的充分必要條件。比如2005年滬指998點后的反彈,由于量能沒有跟上,曾導致指數跌至1000點附近。而當2005年7月22日滬指出現115.1億元的成交額,較前一日的51億元增加了126%。隨后,市場逐步放量后,股市才真正走牛。
再如2008年11月10日,滬指大漲7.27%,當天的成交額達到了589億元,是此前不到250億元成交額的約1.4倍。隨后滬指的量能逐步攀升,指數也從1664點漲至2400點,漲幅高達44%。
如今,A股在12月5日、7日、10日均出現了放量,顯然比9月7日狀況要好得多。正當投資者猶豫后面量能能否持續放大之際,12月14日滬指大漲,成交額大漲至1177.1億元,而前一日成交額僅為521.8億元,昨日滬市成交額環比增125.58%。
分析人士認為,一輪中級行情的確認標準,應該包括周均線指標的有效“金叉”以及5周均線和10周均線拐頭向上。目前,滬指5周均線與10周均線仍存在約30個點的距離,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測算,即使到下周,滬指周線“金叉”也較難出現。
不過,目前5周均線已經拐頭向上,10周均線仍處于橫盤狀態。只要下周滬指站在2104.93點以上,10周均線也將拐頭向上。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jxzk19.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