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01-16 10:11:47
有消費者購買的金元寶兩年后“生銹”一事還在持續發酵,而事情最終如何了結目前來看仍然撲朔迷離。
有消費者購買的金元寶兩年后“生銹”一事還在持續發酵,而事情最終如何了結目前來看仍然撲朔迷離。
據報道,消費者沈先生2010年在中國黃金專柜購買了黃金產品,但兩年后的2012年12月18日,沈先生發現金元寶上面出現銹跡。為此,沈先生要求中國黃金集團方面給予3-5倍的賠償,賠償金額大概在50萬元左右。
對于沈先生所提出的要求,中國黃金方面并不認同。店面多次與沈先生提出將出現問題的元寶金送往國家權威質檢機構檢測,但均遭拒絕。按照中國黃金的說法,如不檢測就無從查明問題所在。
此外,媒體還報道稱,針對沈先生遭拒后在商家店面“示威”一事,中國黃金方面認為,此事涉嫌敲詐勒索。
不管事態如何進展,金元寶為何會“生銹”始終令人費解,而中國黃金方面的“敲詐論”是否成立也未有定論。種種疑問,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一問:金元寶為何會生銹?
據稱,沈先生購買的中國黃金集團的金元寶保存在銀行里。但黃金具有穩定不易被氧化的屬性,因此黃金“生銹”一說著實令人難以置信。有媒體質疑,唯一能解釋得通的就是金元寶的成色不足,質地有假。
而一些專家與上述觀點并不完全相同。國家級金銀制品質量監督檢驗(南京)中心主任楊佩表示,AU9999的純金制品中非金物質含量只有不到萬分之一,黃金本身相當穩定,通常不會變色。楊佩表示,經過檢測和分析后發現,部分黃金產品表面生出“紅色銹斑”是表面附著的鐵屑氧化所致。而附著鐵屑的途徑有兩種:一是生產企業的含鐵模具所致,二是產品在搬運時與工人沾有鐵屑的手套接觸所致。他透露,早在當年漢城奧運會時,我國發行的某種紀念金幣就出現過類似情況,從而引起業內重視。
楊佩進一步表示,近年來,他們多次建議黃金生產企業采取兩種措施——增加“酸洗”工序以清洗黃金表面雜質和在黃金制品上加裝隔離塑封套以減少氧化后,這種情況已很少發生。
中國黃金集團營銷有限公司在日前召開的情況說明會中,對金元寶“生銹”一事做出表態。董事長蔣云濤表示,在全國范圍內,公司的黃金制品出現紅斑和銹跡尚屬首例。
“現在出現紅斑,是生產問題,還是保管問題,需要檢測證明。”中國黃金集團營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稱。但在昨日中金公司發表的聲明中,并沒有對黃金生銹的可能原因作進一步解釋。
二問:客戶是否是在敲詐?
“我們認為這涉嫌敲詐勒索”,蔣云濤表示,公司拒絕了對方的要求后,自去年12月24日起至上周末,沈先生就以每人每天200元雇傭7-13名人員,統一身著寫有“維權”二字的黃馬甲,手持宣傳牌,在中國黃金大興店內和位于蔣宅口的旗艦店內喊口號。
“為此,我們已向東城區公安機關舉報沈學勇惡意聚集人員在我公司鬧事且涉及敲詐勒索行為”,蔣云濤昨天給記者播放現場錄像并表示,這些錄像資料已提交警方。
蔣云濤向記者提供的雙方商談的視頻顯示,沈先生的代理人沒有接受中金律師提出的送檢建議,他表示,提出50萬元的索賠額,是按照沈先生先后共購買的500克黃金價值的3-4倍估算的。不過他同時表示,其他產品并未“生銹”。
記者撥打沈先生的電話,盡管對方在電話中始終對自己是否是沈先生本人不表態,但對方告訴記者,他并沒有向中國黃金要賠償。針對中國黃金指責其鬧事一說,他表示:中國黃金在產品銷售之前就經過權威部門檢測和鑒定了,“我認為消費者有知情權,中國黃金不給說法,我肯定要維權,那些維權的人都是我的員工”。
三問:此事應該如何了?
中國黃金曾提出了三種解決方案,一是將產品在境內送檢,檢測費用由他們先行墊付;二是按照現在的金價進行回購;三是換貨;但沈先生均給予拒絕。
“沈先生多次拒絕我方提出到國家權威質檢機構進行檢測出具相關證明,由工商管理部門處理的建議”。中國黃金集團營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產品是否有質量問題必須要由一個權威機構進行鑒定。他表示,產品在售出時并沒有問題。
蔣云濤表示,如果確實是產品有問題,公司會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解決此事,但前提是需要請權威機構檢測,找出“生銹”的原因。
不過,中金始終未對黃金生銹的可能原因作出解釋,這令媒體感到是在避重就輕。如果境內的檢測機構被中金公關,那么難保它們不會為其“推磨”。而送檢境外,對雙方應該都更顯公平。中國黃金集團堅持國內送檢,不得不讓人懷疑。
沈先生表示,他會在國內進行檢測,同時還會再將物品送往香港或者國外的質檢機構進行檢測。
從第二第三種解決方案來看,金元寶還沒有被檢測,中國黃金集團就想按照市價回購或換貨,這不符合常理。按理說,事件還沒有蓋棺定論,中國黃金集團大可不必這樣急于拿回生銹的金元寶,這只能說明其底氣不足。而且,金元寶畢竟已經被沈先生保存了近兩年,中國黃金集團為何絲毫不懷疑被調包呢?中國黃金集團如此痛快提出回購或換貨的方案,讓人不得不懷疑其是在不打自招,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