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理財產品試水“去存款化”銀行只收固定費用

    2013-09-18 01:01:3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向江林 實習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向江林 實習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近日,一種“去存款化”設計的銀行理財產品悄然出現。這類產品與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一個最為明顯的不同是,其不設預期收益率,投資者的到期實際收益完全取決于投資標的情況,銀行只收取固定費用。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近日到期的此類理財產品,其收益率要高于同期限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這有助于該類產品獲得市場認可。

    普益財富研究員方瑞表示,銀行理財產品向資產管理模式轉變是大勢所趨。也有業內人士擔憂,如果上述類型產品得到推廣,則意味著銀行理財產品將逐漸告別要么淪為攬存工具,要么成為“影子銀行業務”的現狀,回歸代客理財的本質。

    實際收益超平均水平/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與傳統銀行理財產品不同,招行和上海農商行的兩款系列理財產品將投資收益讓渡給投資者,銀行只收取管理費用或少量浮動收益作為業績報酬。

    招行發售的 “招銀進寶之日益月鑫”系列產品就是典型的“去存款化”理財產品。以“招銀進寶之日益月鑫21天理財計劃”(產品代碼:8903)為例,該理財計劃類型為非保本浮動收益類,投資于銀行間市場信用級別較高、流動性較好的金融資產。從2013年7月29日起,每個工作日都進行循環發售,未設立規模下限。

    據其產品說明書,在扣除托管費、投資管理費等相關費用后,投資者可獲得按照招行公布的理財計劃到期年化收益率計算所得的理財收益。也就是說,該產品到期后銀行只收取0.60%/年的投資管理費和0.10%/年的托管費,其投資收益完全讓渡給投資者,沒有最高預期收益與最低預期收益的規定,投資者完全自負盈虧。不過,招行未對外公布理財計劃每日年化收益率。

    按照傳統設計,除投資證券市場的部分產品外,大多數產品均設計有最高預期收益率,到期實際收益率高出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的部分,將全部作為銀行的管理報酬。

    與上述產品類似的還有上海農商行推出的“鑫意”理財福通人民幣理財產品,同樣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以 “鑫意”理財福通2013903期人民幣理財產品為例,于9月4日成立,產品期限為365天,募集規模下限為0.5億元,投資對象為上海農商銀行委托中海信托有限公司設立的 “海洋之星46號單一資金信托計劃”。該產品設計規定了預期年化收益率4.50%~5.40%,對于高于年化收益率5.40%的收益部分,客戶能按80%的比例獲取浮動收益。

    當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咨詢上海農商行理財經理時,對方表示,“目前這種讓投資者獲取浮動收益的產品只有這一款,剛發售了幾期。今年8月有一期已經到期,我們內部很多員工都有買這款產品。”

    此類“去存款化”理財產品實際收益如何?記者梳理了9月16日到期的“招銀進寶日益月鑫”系列產品的實際收益情況,其7天期、14天期、21天期、30天期產品的收益率分別為4.33%、4.43%、4.54%、4.63%。該系列產品收益率相當穩定,比此前到期的同期限產品收益率波動小。

    據普益財富統計,8月份發售的1個月以下期限類型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72%,環比下降0.03個百分點;6個月至1年(含)期限類型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3%,環比上升0.28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招行發售的“招銀進寶日益月鑫”產品收益率均高于同期平均水平。

    上海農商行發售的“鑫意”理財福通2012088期人民幣理財產品(產品代碼A123088)也同樣以5.8547%的實際年化收益率,高于同期限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水平。該產品到期公告顯示,該產品固定費用合計1.39%,浮動業績報酬0.0886%,實際年化收益率為5.8547%,高于5.40%的預期收益率。

    轉向資管模式是大勢所趨/

    對于銀行推出此類 “去存款化”理財產品的原因,方瑞認為,“錢荒”的產生使得其與過往剛性兌付文化形成較大沖突,打破剛性兌付文化必須是銀行將理財業務真正轉向中間業務管理,這樣銀行不承擔風險也不獲得所謂的超額收益。

    方瑞預計,在存款利率市場化逐步加快的背景下,傳統的“類存款”理財產品將逐步被存款取代,理財產品向資產管理模式轉變是大勢所趨。

    一位業內人士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前銀行的理財產品,除了部分投資于證券市場之外,其余大體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作為銀行的攬存工具,這類產品一般承諾保本,同時設定具有吸引力的預期收益率,一般到期都能實現。“這實際上是在存款利率管制狀態下,市場化需求的一種扭曲的實現方式。”

    另一類是通過過橋等方式,繞開信貸監管,變相給部分企業提供融資,有很濃的“影子銀行”色彩。

    該人士同時認為,類似招行和上海農商行上述理財產品的出現,說明銀行已開始嘗試摒棄變相攬存、放貸的傳統模式,這應該是大勢所趨。不過該人士提醒,這類產品均為非保本浮動收益類型,風險相對較高,能在多大程度上被一般投資者接受,還有待觀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