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3-11-21 08:43:11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化與法治化將是未來樓市調控政策重要思路。房產、信用等基礎數據統一平臺建設,正是在為樓市調控政策制度化打基礎。
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涉及房地產行業的內容僅寥寥數語,不過,結合有關部門近期動作看,樓市調控政策的思路調整正逐步明朗。分析人士認為,市場化與法治化將是未來樓市調控政策重要思路。房產、信用等基礎數據統一平臺建設,正是在為樓市調控政策制度化打基礎。
從短期看,房產稅試點擴圍可能成為樓市調控政策切入點。當前多個城市已制定并上報房產稅試點方案。房產稅試點可能最快在歲末年初擴圍。由房產稅試點帶動的房地產稅收制度改革,將拉開房地產領域各項改革的序幕。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玨林表示,實施上述改革的前提,在于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保持穩定。因此,短期之內,現有房地產調控政策將不會發生重大變化。
將納入法治化軌道
王玨林表示,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調整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繼續完善市場化調控的思路;二是在住房保障制度上尋求新的突破。后者在《決定》提出的“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有所體現。有關部門正在著手制定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其思路主要遵循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房地產領域所提出的相關闡述。
不過,上述進程需較長時間推進。王玨林表示,由于多項基礎信息系統尚未建立,目前明確改革具體方案還為時尚早。
按照王玨林的觀點,去行政化將是樓市調控重要思路。從實現方式上,在于待市場成熟時,通過不斷完善法律和制度,以約束行政之手,實現市場自我調節,“這樣的話,政府部門想管也管不了。”
之所以提出上述思路,在于未來房地產市場環境的新變化。中信建投報告認為,在《決定》中,“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以及“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將對房地產領域產生中期影響。前者將為市場需求帶來可觀增量,后者有助于中小城市人口合理配置、盤活存量。
在供給端,《決定》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這意味著,國有建設用地缺口存在被彌補的可能,在中長期會對住宅土地供應領域產生影響。
在上述背景下,依靠法律、制度等手段約束,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規律作用,要比行政主導的調控更有效,更有利于維持市場穩定和健康運行。
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調控政策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將是繼續推進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存量房評估系統、房地產征信體系等基礎工作的完善。其中,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和聯網,已顯得十分迫切,有可能在近期取得實質性進展。
健全法律法規是長期的過程。權威人士認為,當前房地產相關法律法規極為缺乏,更多依靠部門規章對市場進行調整,但這種規章往往難以顧及全局,缺乏長效性,實際效果不佳。
上述人士說,目前最為迫切的是,制定住房保障領域的相關法律。由于這項工作啟動較早,因此此類法律有望率先出臺。在房地產稅制改革告一段落后,房地產稅立法工作將隨之推進。這位人士強調,推進住宅產業化有可能以法律形式呈現?,F有《土地管理法》、《城市規劃法》的修訂,是重要內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