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12-30 16:55:41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家庭18℃“溫暖線”難達標,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欠賬”拖后腿。
用戶家里“打寒戰” 部門相互“玩太極”
較之天然氣供熱而言,長期以來,蘭州熱電聯產供熱因水溫高、熱度好,而受到居民好評。可今年入冬以來,蘭州主城區的二熱管網供熱也不給力。
“最近暖氣溫度一直‘打擺子’,時有時無,就是有暖氣,也只能暖個手。”周桂蘭的家住在蘭州市東郊巷13號,她告訴記者,老人凍得不成,這些天家里一直開著電暖氣,可還是一個屋子熱,一個屋子冷。
蘭州二熱管網供熱面積800萬平方米,今年以來已兩次出現大面積低溫運行,居民對此意見很大??捎浾卟稍L時,相關部門卻打起“太極”,且各有理由。
蘭州市熱力總公司副總經理劉春生介紹,嚴寒時期要保證正常供熱,熱力總公司每天需要從國電蘭州熱電公司購買2.8萬吉焦的熱量,可國電蘭州熱電公司近期提供的總熱量從2.3萬吉焦到2.5萬吉焦不等,供熱異常是因為熱電廠提供的總熱量不足。
國電蘭州熱電公司認為,暖氣不熱與供熱面積增長過快有關。該公司現役兩臺11萬千瓦機組投產已有25年,當時設計供熱面積只有54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卻快速擴大,已達800萬平方米,屬于典型的“小馬拉大車”,蘭州熱力總公司全部開啟調峰鍋爐,才能緩解供需矛盾。
對于坊間蘭州“要藍天不要溫暖、因治理污染而影響供熱”的傳言,蘭州市環保局局長閆子江說,在采暖期,政府的指導思想是保供暖、限發電,電力不足就從市區外圍調電,對熱電廠主要是限煤質,不會為了治污而影響供暖。
“溫暖線”難達標 政府“欠賬”拖后腿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家庭18℃“溫暖線”難達標,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欠賬”拖后腿。
就天然氣供熱而言,在鍋爐改造時,政府在投入方面就欠下了賬。楊宗斌等人介紹,“煤改氣”時,蘭州市政府給供熱企業每蒸噸僅補助10萬元,可實際成本每蒸噸在20萬到30萬元,結果讓許多供熱企業背上了數百萬元的債務,而政府承諾的燃氣補貼不能及時到位,使供熱企業“雪上加霜”。
對此,蘭州市財政局城建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蘭州2013年-2014年采暖期共需對居民燃氣供熱補貼資金2.89億元,由省、市、區財政統籌分擔,分三批撥付,第一批本應于10月28日前撥付到位,目前市、區部分補貼資金已撥付到位,而省級財政承擔部分還沒有撥付,預計要到元旦后。
在供熱管網維修方面,蘭州市政府投入也“欠賬”不少。蘭州市城鄉建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蘭州市近郊四區15年以上的老舊管網800多公里,住房制度改革后,產權單位消失,供熱管網長期處于“三不管”的困境。
老舊管網跑冒滴漏,直接影響著供熱質量。蘭州中街子集中供熱站站長劉東介紹,在他們負責的18萬平方米供熱區域,每天約200噸的水進入供熱管網后,就回不來了,作為一個負債累累的企業,根本沒有資金去維護老舊管網。
甘肅省社科院研究員劉敏說,對供熱這樣的民生大事,應從執政為民的高度去做好,不管有什么道理,都要服從于“老百姓冷暖掛心上”這個大道理。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30/c_118767589_2.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