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4-03-09 08:31:22
近日,人民網就社會公眾關心的21個話題進行了網上調查,社會保障話題排名第一,其中養老問題更是熱議的焦點。養老金支付有沒有保障?待遇怎么調整?社保改革如何推進?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與代表、專家對話
養老 政府盡心,讓百姓放心
“2013年全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總支出18400多億元,總收入22500多億元,當期收大于支4000多億元,沒有入不敷出的問題,沒有資金缺口。”
“養老保險制度是參保對象共同參與繳費的制度,不是政府單方面發錢的制度。”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
“春節后,國家宣布了新農保和城居保并軌,這是好事,但大家感覺待遇有點低。”
——江蘇省鹽城市疾控中心主任沈進進代表
“社保改革牽一發動全身,其中一些改革目標不太可能馬上實現,關鍵是搞好頂層設計,看準的就要堅持。”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
近日,人民網就社會公眾關心的21個話題進行了網上調查,社會保障話題排名第一,其中養老問題更是熱議的焦點。養老金支付有沒有保障?待遇怎么調整?社保改革如何推進?
“兩會e客廳”邀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江蘇省鹽城市疾控中心主任沈進進代表、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教授共同探討,訪談由本報記者白天亮主持。
養老金支付沒有資金缺口
主持人:近兩年多次有學者和機構稱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很多人擔心,養老金究竟還能不能發得出?
胡曉義:對老百姓來講,首先關心的是當期的收支平衡。2013年全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總支出18400多億元,總收入22500多億元,收大于支4000多億元,沒有入不敷出的問題,沒有資金缺口。
從長遠看,我國老齡化速度非???,需要考慮基金長期平衡的問題。但是,一方面養老保險基金積累越來越多,到去年底累計結余超過3.1萬億元。另一方面,早在本世紀初國家就做了戰略性的儲備,建立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到去年底已接近1萬億元。
我想人民政府可以給出一個非常有力的承諾,就是讓我們的老年人沒有后顧之憂,而且生活越來越好。
養老待遇將適時適度調整
主持人:對于養老待遇,社會滿意度似乎不是很高。沈進進代表來自基層,在這方面應該有更多的感觸吧?
沈進進:春節后,國家宣布了新農保和城居保并軌,這是好事,但大家感覺待遇有點低。比如基礎養老金,目前是55元,加上地方補貼和個人積累,一般不超過100元。
胡曉義:關于待遇水平的問題,應該從三個角度來看:
第一,分別看。不同的群體、不同的地區,待遇水平是不一樣的,不可能完全拉平、一刀切。
第二,要歷史地看。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高,但過去10年連續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未來,待遇肯定還會逐步提高。
第三,綜合地看。養老保險制度是參保對象共同參與繳費的制度,不是政府單方面發錢的制度。所以政府既要加大投入,又要發揮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作用,就是個人繳的錢越多,將來的積累額越多,養老金水平就越高。
褚福靈:養老金待遇,我認為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第一,繳費水平。隨著收入增加,要逐步提高繳費水平,以此相應地提高養老待遇。第二,經濟發展水平。隨著國家經濟實力增強,也應當調整基本養老金待遇。第三,物價水平,應當建立基于物價水平的調整機制。
胡曉義:確實是這樣,經濟在發展,物價在上漲,適時適度調整養老金水平是理所當然的。
今年啟動全民參保登記
主持人:馬年年初,城居保、新農保合并,被稱為“馬上就辦”的典范。社保領域還有哪些“馬上啟動”的改革?
胡曉義:今年要啟動全民參保登記計劃,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為主,完成所有符合條件的參保群體基本信息登記,盡快實現基本社會保險制度對適用人群的全覆蓋。
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多項社保改革任務,有些是馬上就辦,還有些是要陸續來辦。其中一些事情,方向已經確定了,將抓緊研究,比如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等。
褚福靈:社保改革牽一發動全身,其中一些改革目標不太可能馬上實現,關鍵是搞好頂層設計,看準的就堅持。
胡曉義:關于社會保障,我就講“三心”:一是政府一定會盡心,為老百姓提供最好的制度安排、最便捷的公共服務。二是請老百姓放心。我們國家政治穩定、經濟在不斷發展、社會財富不斷增加,大家應該對未來充滿希望。三是要齊心。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要靠政府、老百姓、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建設好、維護好。
@覺新:希望農民工養老保險能全國統籌,只有這樣才是真正老有所養,不然農民工異地繳費毫無意義。
@夏日:希望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全國聯網,各地能實現異地繳存和待遇共享。
@重慶大廈的九個鳳梨罐頭:應該盡快廢除養老金雙軌制,早日實現養老制度并軌,讓企業退休人員更多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人民網網友關注“兩會e客廳”
本期統籌:紀雅林 胡安琪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4-03/09/nw.D110000renmrb_20140309_2-05.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