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31 01:07:0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經過連續數年業績滑坡之后,2013年基金公司重回增長軌道,這個行業開始隱現“高帥富”的光芒。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3年,9家300億元以上規模的基金公司,凈利潤率高達30%左右;一些公募業務規模有限的中小型公司也找到了新的盈利點,迅速收窄了虧損幅度。具體來看,華夏基金公募管理費之外的收入達到6.94億元,占比23%,較前一年提升8個百分點;財通基金和民生加銀則分別通過專戶業務、子公司業務找到了新的盈利增長點。
大公司重回增長軌道
營收30億元,凈利潤近10億元——基金行業老大哥華夏基金經過兩年的盈利下滑后,2013年一舉恢復到了2010年時的盈利水平。數據顯示,2013年華夏基金營業收入較前一年增長了22%,凈利潤增幅高達61%。
2013年隨著A股市場轉暖,華夏基金公募和私募業務規模均出現明顯增長。其股東中信證券披露的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華夏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為3333.74億元,同比增長12.01%。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為2447.15億元,同比增長3.98%,市場占有率達8.15%;機構業務資產管理規模為886.58億元,同比增長42.37%。
年報數據顯示,華夏基金2013年營收30.47億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費收入為23.53億元,這意味著其公募管理費之外的收入達到6.94億元,占其總收入23%,較2012年提升8個百分點。
2011年,華夏基金因股權問題被證監會暫停一切新基金業務,發展陷入停滯,資產管理規模迅速回落。當年其營業收入從2010年的34億元下滑至28億元,2012年進一步下滑到25億元。與此同時,集體降薪的傳聞也從未間斷,被認為是華夏基金為抵御利潤快速下滑而削減人力成本。
不過,在新基金業務停滯期間,華夏基金開始花費重金布局新業務。有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華夏基金前兩年投入不少資金在IT建設,包括硬件、平臺以及人員招募方面。
去年華夏基金展開了一系列電商業務,除了在其直銷平臺上大力推廣活期通,還與淘寶、微信開展業務合作。不過上述人士表示,華夏基金的電商仍處于 “砸錢”階段,公司去年在電商方面傾注了不菲的資源。
實際上,華夏基金近年來的效益軌跡是大部分大中型基金公司的典型代表。從已經披露經營數據的公司來看,廣發基金、銀華基金、富國基金、招商基金、光大保德信、農銀匯理2013年均出現營收、利潤雙增長。
截至2013年末,廣發基金資產管理規模1190億元,行業排名第七;營業收入15.69億元,同比增長20%;凈利潤達到4.97億元,同比增長4%。銀華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為704億元;全年營收達到10.52億元,同比增長13%;凈利潤2.96億元,同比增長22%。與銀華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相近的富國基金,2013年營業收入為9.38億元,同比增長5%;凈利潤2.9億元,同比增長7%。
此外,2013年基金公司整體凈利潤率仍保持高位。記者統計了9家300億元以上規模的基金公司發現,平均凈利潤率為28%。
中小公司多條腿走路/
老牌大公司的日子重新火起來,中小公司的日子也好過了不少。2013年,天弘基金、財通基金、東吳基金、浦銀安盛、民生加銀營業收入均出現大幅增長。
受益于余額寶的規模擴張,天弘基金去年營業收入增至3.1億元,較2012年增長了173%。不過由于去年公司在電商業務上投入了大量成本,天弘基金支出也大幅攀升,去年收支基本持平,略虧244萬元,相較于2012年1536萬元的虧損有所收窄。
財通基金和民生加銀則是通過非公募業務實現了新的盈利增長點。2013年財通基金營業收入達到2.58億元,虧損幅度收窄至1296萬元,主要利益于公司在專戶及特定資產管理業務方面的發力。
據財通基金股東升華派克年報披露,截至2013年末財通基金專戶產品數達到163個。而財通基金公司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其專戶數量已突破200個,規模接近200億元。
據了解,財通基金2013年年中才成立了子公司財通資管,該子公司主要開展二級市場投資之外的類信托業務,以主動管理型產品為主,通道業務較少。
民生加銀更是完全依賴子公司業務實現利潤同比近三倍的增長。2013年民生加銀凈利潤達到4275萬元,當年其公募資產管理規模為153.32億元,較2012年的210.88億元出現下降,但其非公募業務在民生銀行的助推下保持了快速擴張態勢。民生銀行年報披露:截至2013年末民生加銀專戶業務管理資產規模達108.79億元,民生資管資產管理規模則高達1379.86億元。
不過據了解,民生資管的業務多為通道業務,傭金水平較低,通常在0.1%~0.2%左右。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內部曾算過賬,如果一單通道業務收入達不到50萬元,那就是賠本買賣。再加上風險隱患等問題,公司對于通道業務并不太熱衷。”
然而民生資管由于直接承接了民生銀行的通道業務,量非常大,收益頗為可觀。
部分公司繼續虧損/
雖然2013年基金行業整體呈現復蘇回暖態勢,但仍有部分公司未能走出業績下滑的泥沼。記者注意到,這些公司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在行業快速變革的潮流中仍原地踏步,無論是投資業績,還是產品、渠道、業務創新方面,都缺乏亮點。
2013年是大成基金連續第3年利潤下滑。年報數據顯示,2013年大成基金營業收入9.13億元,凈利潤2.33億元,同比下降17%,僅為2010年5.13億元凈利潤的一半。
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出現的投資失利、資深投研人員離職、高管離職等一系列事件,對大成基金造成較大影響。今年初,在大成基金工作12年之久的王顥辭去總經理職務,轉投中國人保資產管理公司。
近年來,大成基金權益類產品投資業績并不突出,同時在基金行業風生水起的產品創新、渠道創新方面,大成基金也沒有太多亮點,公司影響力日漸式微。2012年末,大成基金資產規模為970億元,在行業內排名第9位,而到了2013年末,其資產規模降至818億元,排名下滑至第12位。
同樣出現經營業績連續下滑的還有中型基金公司海富通基金和長盛基金。
2013年海富通資產管理規模出現大幅下滑,從前一年的340億元下降到233億元,其營收和利潤也因此出現大幅下滑。海通證券年報顯示,去年海富通營業收入為5.06億元,同比下降13%,凈利潤為1.2億元,同比下降22%。
所幸海富通基金在非公募業務領域仍保持了穩定,管理規模約為其公募規模的兩倍之多,并成為重要收入來源。截至2013年末,海富通企業年金規模為291億元,專戶規模約40億元,投顧業務約212億元。
2013年長盛基金總體規模增長約40億元達到374億元,但由于主要是貨幣類產品規模增加,導致其收入不增反降,全年長盛基金營業收入4.32億元,同比下降5%,凈利潤1.2億元,同比下降1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