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4-22 09:25:34
2014年基金一季報今日全部披露完畢,基金在一季度內的布局調整路線圖也就此明晰。
根據天相對72家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旗下基金季報的統計,公募偏股型基金一季度末合計持有股票9012億元,相比前一期末大幅下降1236億。與此同時,公募基金的整體基金倉位為77.90%,相比前一季末下跌了3個百分點。兩者之間明顯的差異,或顯示了偏股基金在一季度遭遇了明顯的贖回和凈值下跌。
總體來看,基金經歷了一個季度后,無論是掌控的股票資產數額還是持股信心都日益趨向保守。
倉位:前十大基金公司九家減倉
一季報的結論只有一個就是——基金在減倉,而且或許減倉的動作并沒有結束。權益投資規模最大的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有九家公司減倉,加倉的只有一家公司——易方達基金公司
對于判斷基金持股的動向而言,基金整體倉位是最重要的指標。因為,它直接表明了基金經理的持股信心和后市的態度。
而一季報的結論只有一個就是——基金在減倉,而且或許減倉的動作并沒有結束。
根據天相的統計,全部基金一季度末的平均倉位為77.9%,相比前一季度末下降了2.43個百分點。以可比基金論,基金倉位的下降幅度較小,僅有1.77%,但也不改變其倉位下降的判斷。各分類基金中,封閉式基金的降倉最為明顯達到5.08個百分點。主動的股票型基金倉位變動最少,僅1.66個百分點??傮w上看,基金的倉位處于調整中。
但換一個角度看,基金公司的減倉信號則或許帶有相當的普遍性。
根據我們對基金持股數額的統計,權益投資規模最大的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有九家公司減倉,加倉的只有一家公司——易方達基金公司。
另九家公司中,業內股票規模最大的華夏基金,平均倉位從77.44%下降到72.94%,減倉4.53個百分點,持股金額從784億元下降到662億元。廣發基金的平均倉位從82.76%的高位回落到80.89%。嘉實基金的倉位從79.94%下降到78.38%。降幅均在1%~2%之間。
此外,深圳的老牌基金公司博時基金減倉1.49%,去年業績規模雙豐收的景順長城,股票倉位直落3.74個百分點到73.68%。匯添富基金少許減倉0.73個百分點。大成基金降倉0.83個點,南方基金大幅度減倉8.71個百分點。富國基金也減倉了3.48個百分點。
無論是通常信息靈通的北京基金公司,還是對市場體驗頗深的深圳基金公司,或是執著于理念的上海大型基金公司都采取了減倉步驟,或許真的表明,基金這一次的態度比較謹慎。
行業:金融地產被拋棄風格切換未見苗頭
2014年一季度,基金最看好的行業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基金在2014年初持有市值達到846億元,至一季度末上升到1027億元,是各行業中唯一基金增持過100億元的行業
從基金公司的整體行業配置看,今年年初被討論的風格切換至今仍未發生。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大盤價值風格的代表行業金融、地產、制造業等持續遭遇基金拋售,當季度減持再次超過1000億元。而信息技術、衛生和社會工作、科學研究和技術、教育這樣的新興消費行業依然是少數被基金增持的行業
具體來說,2014年一季度,基金最看好的行業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基金在2014年初持有市值達到846億元,至一季度末上升到1027億元,是各行業中唯一基金增持過100億元的行業。截至一季度末,基金持有信息服務和軟件類公司的比例已經上升到8.88%,超過基金整體持股的十分之一。同時也是除大制造業之外,基金最看好的行業。
除此以外,基金在“衛生和社會工作”、“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三個新興產業中的增持合計有25億元。上述四個行業構成了季度末,基金資金流入的主要行業。
而基金在大制造業上市值折損達到752億元,在金融業上,持股減少了259億元,在房地產業上,持股減少了74.6億元,在批發和零售、建筑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等行業上有50~100億元的資金外流,總計來說,在多數的行業上,基金都發生了減倉,規模超過1400億元。
概括來說,基金手中的資金總盤子在2014年一季度減少了1000億元,而基金從制造業、金融和地產產業鏈上總計減倉了1400多億元,在應付贖回和凈值下跌的資金需要后,把多余的資金重點配置在信息軟件和服務、衛生和社會工作等新興消費領域。
具體來而言,基金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上的大手筆增倉,相當程度上要歸功于超大型基金公司的支持。業內最大的華夏基金在該行業上的配置比例達到8.60%,成為所有公司中最看好該行業的基金管理人。天相統計顯示,華夏在該行業中重點布局了衛寧軟件(300253)、省廣股份(002400)等公司。
而在“衛生和社會工作”這個領域里,易方達基金的持股比例超過所有大型基金公司,達到22%(天相統計顯示)。這不僅要歸功于它有一個大型的醫藥基金,還要歸功于其對醫藥類個股的熱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