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1 00:49:2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雯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雯 發自北京
外來生物的入侵,在嚴重干擾生態系統的同時,還給我國帶來了年均超過570億元的經濟損失。農業部7月29日發布消息稱,我國入侵物種達到529種。其中大面積發生、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對我國生物多樣性以及農牧業生產等構成了巨大威脅。
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站長王衍亮介紹,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外來物種在我國呈現出更快的增長趨勢,近10年新增入侵物種近50種,20余種危險性入侵物種接連在我國大面積爆發成災。外來生物入侵范圍也相當廣泛,涉及農田、濕地、森林、河流、島嶼、城鎮居民區等幾乎所有生態系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入夏以來,過度繁殖的水葫蘆在全國多地爆發,伴隨其中的是阻斷航道、影響航運、造成水質污染,水葫蘆會吸收水中的氮、磷、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腐爛后沉入水底,會造成水質二次污染,同時它還會使水中缺氧,造成大量水生動植物死亡,破壞本地生物多樣性,影響航運是最主要的危害。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博士張國良指出,僅水葫蘆的人工打撈一項,每年便要花掉1億元費用,化學防除費用也達數千萬元。
在水葫蘆之外,豚草、福壽螺等動植物也在擠占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間,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福壽螺大行其道。作為52個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福壽螺環境適應能力強,繁殖迅速,對農業生產、生態環境和人畜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對水稻生產的危害尤為嚴重。
因外來生物具有潛伏性、突發性等特點,不同種類的潛伏期不一樣,給防治造成一定困難。從生態角度看,隨著全球貿易的迅速發展,外來物種入侵已成為導致我國物種瀕危的重要因素。
“外來生物入侵不但帶來經濟損失,帶來的生態損失更難以彌補,”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副站長王久臣表示,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生物中,已入侵到我國的有51種;近十年新入侵我國的惡性外來物種有24種,常年大面積發生危害的物種有120種。
數據顯示,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約50%是引進后擴散的,其中目前已知的外來入侵植物中,約58%的種類是作為有用植物引入的,王衍亮表示,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將對海洋、森林、湖泊、草原等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及生態環境產生嚴重干擾與破壞,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與無法彌補的生態損失,受全球氣候變化、農業結構調整、環境污染及交通貿易便捷化等因素影響,我國外來入侵生物防控形勢將愈加嚴峻。
記者了解到,農業部作為外來物種牽頭管理部門,已成立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公室和外來入侵物種預防與控制研究中心,組織起草了《外來物種管理辦法》,修訂了《外來入侵物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發布了《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組織各地開展調查和監測預警,并對紫莖澤蘭、水花生等開展集中滅除和科技攻關,制定應急防控技術指南,建立應急撲滅清除機制,力促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體制日趨完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