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9 00:34:51
2012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溫州再次因金融改革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浙江溫州
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浙江溫州
2012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溫州再次因金融改革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如今,兩年多時間過去了,溫州金融改革的成效如何?外圍的人或許看不太明白,也認為距離自己比較遙遠,但原溫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溫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復旦大學金融學博士馬興離職后的感言倒是可以讓我們窺見一斑。
馬興是金改的重要親歷者、組織者與參與者之一。在感言中,他稱,金改如果能全面實現國家預設的目標,對溫州乃至全國的民營經濟、民間金融良性發展的影響不可估量。國家只是對金改提出了大的要求與方向,但具體的路徑選擇與做事方法同樣重要,也更具現實意義。在這方面,溫州探索得很艱難。帶著馬興在感言中提到的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半個月的調查,以期還原溫州金改兩年多以后的生態。
8月27日,馬興更新了他的微信朋友圈,朋友圈里有他在美國最新的生活片段,除了上班、居家外,他還喜歡在綠茵山道上長跑鍛煉。
兩年前,他成功競聘溫州“金融108將”。如今,在溫州金改領導班子成員的介紹中,他的名字和職務已經消失。半年前,他離任溫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溫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他也成為溫州金改對外所引進的9名高級金融人才中的第三位離職者。
近日,溫州市組織部有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離職屬于正常現象,“尊重他們 (離職者)的選擇”。不過,這在長三角區域研究專家、浙江大學教授陳建軍看來,這些高級金融人才的離職或是必然。“溫州金融危機問題并不是出現在金融方面,而是實體經濟,溫州真正需要的是懂得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動二三產業發展的人才。”
金改開出最高百萬年薪/
“希望溫州人民少關注我,不要讓房價虛高,影子銀行可控,實體經濟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如此,也不枉一個外鄉人傾情投入一場。”這句曾瘋轉于微信上的“真相告別”正是來自于馬興。實際上,在這份告別書流傳前的半年,他就已離職。
馬興的離職要從兩年前說起。
2012年4月,溫州金改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復的第一個月,溫州對外發出“英雄帖”,面向全國競爭性選聘108名金融人才,其中最高年薪100萬元。
此次公開選聘的金融人才,根據崗位性質不同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市級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9名;第二類是市屬國有企業中級金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13名;第三類是包括鹿城等9個縣(市、區)金融辦副主任崗位在內的縣(市、區)金融機構、國有企業管理人員17名;第四類是省屬或在區域性銀行等金融機構中高級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69名。
為此,溫州市還制定了優惠政策,包括本人給予準遷戶口,并就地落戶;按有關規定給予辦理配偶及子女戶口問題;配偶工作單位,可以按同性質予以落實;子女就學由市面向全國競爭性選聘金融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予以落實等。
據溫州市委組織部向媒體介紹,自4月16日起,到報名結束,共有965人報名,平均9人競爭一個崗位,最熱門的“溫州市金融辦副主任”一職引來64人報名。
先后在上海擔任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事業部副總經理等職的馬興參加了這次公選,并成功競聘“金融108將”。在溫州組織部隨后公示的擬聘任人選名單中,馬興排在首位。
根據分工,馬興的工作主要圍繞溫州金改整體要求,推動溫州小額貸款公司、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的籌建和業務創新等相關,以及負責對地方新型金融組織的現場檢查、監督和管理。
就任之時,他躊躇滿志,并在媒體上公開了去溫州的理由:“在大城市,做一個高薪白領,并沒什么不好,但難免會像被注冊的符號。參加溫州金改,是為了一個不一樣的環境,一份全新的工作,更是期待一種意想不到的可能。”
但在今年3月,馬興提交了辭呈,馬興的離職在溫州的公選干部中引發了不小的震蕩。“他是108將中引進的唯一一個金融學博士,也是這些公選金融人才中職務最高的”。熟悉溫州的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1/3外來高級人才離職/
實際上,馬興是上述公選高級金融人才中的第三名離職者,而更早離開的有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民間融資規范重點項目辦公室副主任王曉峰和溫州港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金靈君。
根據彼時公開的公選擬聘任人選名單,溫州市當年錄取了11名高級金融人才,其中7名為面向全國競爭性選聘金融人才,4名為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重點項目辦公室領導職位,這11名高級金融人才有9名屬于外來引進。
溫州銀行是此次公選高級金融人才中的招人大戶之一,目前經營班子中共有7名高管,其中3位屬于本輪外來引進,開出最高年薪100萬元的崗位是溫州銀行副行長,這個職位有兩個名額,另加一名首席信息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溫州銀行這三名公選的高級金融人才分別為唐岫立、歐陽韶輝和張勁松,前兩位出任副行長,后一位擔任首席信息官,目前,這三人仍然在職。
另外一個引進高級金融人才的“大戶”則是具體負責溫州金改政策實施的溫州金改辦公室。
除馬興外,曾在中國銀行、華夏基金、東海證券等多家金融機構任職的顧威也參加了這次公選,并聘任為溫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金融辦副主任,分管溫州市金融辦市場處、市金融局監管三處等,排名上略低于馬興。
而4名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重點項目辦公室領導職位,除時任溫州金融辦公室黨組成員、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監管處處長余謙外,其余3人均為“外來將才”。
這3人包括來自民生人壽保險寧波中心支公司負責人的汪鋒,被聘任為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金融組織創新重點項目辦公室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辦公室秘書科科長王曉峰,被聘任為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民間融資規范重點項目辦公室副主任;曾任美國銀行美林證券市場風險管理部分析員等職的張將來,被聘任為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資本市場培育重點項目辦公室副主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上述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重點項目辦公室領導職務中,王曉峰已經離職,與此同時,另外3人(余謙、汪鋒、張將來)現已被提為溫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
在離職的“外來將才”中,金靈君可謂更為波折。兩年前,像馬興一樣,他通過海選進入溫州公選干部之列,從一個國企(臺州高速公路集團)正科級的內審負責人變為副處級的溫州港集團總審計師。
不過,在工作半年之后,金靈君黯然提交了辭職信,原因是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工作分工”。溫州港集團位于溫州海港大廈,金靈君的辦公室被安排在與公司董事長湯寶林同一層樓的22樓,21是財務部,現在該辦公室已變更。至于金靈君的離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采訪溫州港集團,但截至發稿時,未能得到回復。
溫州需要實業經濟人才/
實際上,除了上述高級金融人才外,其他一些單位也出現高管離職的現象。
溫州金投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溫州國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溫州金改后,更名為金投集團。由于急需金融人才,金投集團在2012年溫州市面向全國競爭性選拔人才中給出了一名總會計師、兩名金融管理和一名金融秘書的職位。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溫州金投上述四名人員已有兩人離職,一位曾擔任山東某地市級分行副行長,從2012年7月上班開始,到11月主動離職,總共只工作了100天。而另外競聘到集團下屬的二級公司溫州市股權營運中心任副總,主管股改和多元化融資,之后也離職。
8月26日,記者致電溫州金投集團核實,據有關部門人員證實,當時招了四、五個,其中一個工作了近兩年后離職。“這個人擔任二級單位的副總經理,期間比較融洽,但由于她是外地的,離職時她解釋家里人要求她回家結婚。”
對于第二個人的離職,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雖然物質上有近20萬元年薪的保證,住房有人才公寓,但離職者認為,溫州這個城市對內包容度較大,但外地人想真正融入其中,難度較大,同時公選人才之間也缺乏聯系和溝通的渠道。
對于離職現象,溫州市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溫州民營經濟發達,離職屬于正常現象,尊重他們的選擇。“具體有多少人離職,沒有具體統計過,溫州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對金融人才的培養。”
此前,溫州大學商學院院長、溫州市金融研究院籌備組成員之一的張一力教授在分析溫州金融人才現狀時指出,雖然溫州民間金融從業人員眾多,但大多從草根開始,缺乏系統性的金融知識,與建設國家級金融改革試驗區的要求相比,溫州金融人才隊伍仍存在總量不足、層次不高、結構不優等突出問題,尤其是金融戰略性、風險控制、金融監管等方面的高端人才緊缺。
由溫州官方主導發布的《溫州市金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也表示,金融基礎設施落后,集聚區建設推進緩慢,金融人才引進力度不夠、儲備不足,不能適應金融業持續發展及創業創新的需求。
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鄭晨愛認為,金融綜合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要服務于中小企業發展,解決“兩多兩難”(民間資金多、投資難,中小企業多、融資難)問題。要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在于,盡快建立健全民間借貸信用體系和金融風險監管體系。這需要溫州從終端到上層配備一支高素質的金融人才隊伍。終端金融服務業人才,中層金融監管人才,上層金融研究、決策、分析、規劃人才,三者缺一不可。
陳建軍認為,金融中心依賴經濟中心,但溫州目前的地位連浙江的經濟中心都算不上,當前的經濟地位與高級專業金融人才并不匹配,這或是目前一些高級金融人才離職的原因。
陳建軍稱,2008年以來,溫州深受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增長明顯放緩,但溫州的金融危機并不是出在金融方面,而是由實體經濟倒逼民間金融誘發的危機。溫州經濟發展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發展,關鍵是如何推動服裝、印刷、皮鞋、皮革和打火機等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如何推動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溫州當前更需要這方面的人才。
《《《
溫州金改引入的部分高薪金融人才
◎馬興
原任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事業部副總經理;聘任為溫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溫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目前已離職。
◎顧威
曾在中國銀行、華夏基金、東海證券等多家金融機構任職;聘任為溫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金融辦副主任。
◎王曉峰
原為中國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辦公室秘書科科長;聘任為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民間融資規范重點項目辦公室副主任;目前已離職。
◎金靈君
原任浙江臺州高速公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審計部經理,聘任為溫州港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目前已離職。
◎汪鋒
原任民生人壽保險寧波中心支公司負責人,聘任為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金融組織創新重點項目辦公室副主任。
◎張將來
曾任美國銀行美林證券市場風險管理部分析員等職,聘任為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資本市場培育重點項目辦公室副主任。
《《《
記者觀察:民間金融“有牌無活”小微企業生存堪憂
每經實習記者 施娜 發自浙江杭州
在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獲批一周年之際,溫州對小微企業融資再擔保中心、商業保理公司、中小企業票據服務公司等一批機構進行集中掛牌。溫州首家農商行、應急轉貸基金等也同時正式亮相。時隔一年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一些新設的民間金融機構,以了解這些金融機構當前的運作狀況。
“灰色”民間金融依然活躍
日前,一家保理公司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整體形勢不看好,行業市場疲軟,業務處于停滯狀態。
與保理公司一樣,其他新設的民間金融機構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此前,溫州當地媒體報道稱,“溫州民資票據交易規模驚人,日交易量達500億元,溫州人在全國各地收各種票據的不下于100人,每天交易量超過3億元的有10家左右”。但溫州相關部門則回應稱,溫州共有2家票據服務公司,累計撮合交易596筆、累計交易金額為34.8億元。
兩個數字相去甚遠。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很多是地下的、處于灰色地帶,不在監管范圍內?,F實是有牌照的無法開展業務,沒有牌照的在開展業務。
雖然面臨“有牌無活”的尷尬,但溫州的民間金融依然活躍。
金融生態環境堪憂
不過,溫州的企業卻備受煎熬。“很多企業應收款拿不回來,銀行貸款還不了,尤其是擔保鏈沒有解開。”當地一位企業家表示。
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溫州成功解套涉及信貸資金111億元的5個重大風險擔保圈,但目前溫州全市重大風險擔保圈仍有28個,涉及信貸金額507億元。
“溫州的金融生態環境很差,信用問題突出。”多位接受采訪的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有些甚至連信用卡都不還,而銀行則是想方設法地抽貸、壓貸。”
有關溫州擔保行業的資料顯示,溫州市在2011年有融資性擔保公司50家,目前尚存30多家,除部分車貸擔保企業情況較好外,有近半數處于虧損狀態。“出于風險考慮,擔保公司都不敢開展業務,突圍的10%都不到。”溫州方興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培林表示。“溫州房地產處于有史以來最困難的時期”,如“錦玉園”從最高峰的每平方米10萬元下降到3萬元左右。“樓市縮水,導致企業更難獲得銀行貸款。”方培林稱,“我感覺,年底還要死掉一批企業。”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浙江全省法院共受理企業破產案346件,同比上升145.07%;破產企業債務總額達1595億余元,比2012年的243億元增長了近6倍。其中,發生在溫州的企業破產案就有198起,占全省57%。有業內人士亦表示,今年的情況比去年還要嚴重。
政府端起“大盤子”
在民資洶涌、企業難以獲得貸款的背景下,溫州的兩大工程格外引人注目。8月19日,溫州啟動16億元的盤子吸引民資“入伙”甌飛圍墾建設工程,首期8億元。據悉,該工程是經國家海洋局批準、國內規模最大的單體圍海造田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253億元。
本次藍海股份(甌飛股)一期僅限溫州轄內發行,實行保本固定收益,最低期限2年,最高期限5年,每份1萬元。個人投資者可選擇不同的投資期限,本金持有滿兩年后可隨時贖回或續投。
此前,溫州曾吸納35億元民資入股軌道交通——幸福股份。
來自溫州市甌飛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募集首日市民共認購1.49億元,占了8億元募集資金總額的近兩成。截至8月22日,已有2465位市民共購買4.08億元藍海股份。與幸福股份不同的是,每個自然人投資藍海股份都是以普通合伙人的法定身份“入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