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華誼兄弟“去電影化”樣本:資金是轉型關鍵

    2014-10-21 01:07:3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在重金開拓境外市場之前,華誼兄弟(300027,SZ)國內“去電影化”戰略穩步推進,其倡導的影視娛樂、實景娛樂和互聯網娛樂三大業務版圖初顯。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認為,輕資產的華誼兄弟要打造重資產的文化城,資金將成為考驗其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華誼兄弟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近15億元,資產負債率逾40%,光線傳媒(300251,SZ)、華策影視(300133,SZ)等同行的資產負債率則在20%左右。

    “去電影化”邏輯/

    今年以來,華誼兄弟的“去電影化”戰略穩步推進。最近一個動作是,8月14日,華誼兄弟子公司華誼互動娛樂擬出讓其持有的耀萊影城20%股權,有望獲益約2.54億元。

    “目前電影上市公司都要打造全產業鏈,但下游向上游走更為容易,華誼兄弟是輕資產模式,開拓影院難度較大。”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明顯具有“重資產”特征的影院培育期較長,起碼1~2年,若缺少品牌效應很難形成規模化效應,這或是華誼兄弟不愿再過多經營影院的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半年華誼兄弟的電影及衍生、電視劇及衍生和藝人經紀其相關業務都同比下跌,其中電影及衍生業務的同比跌幅達近七成,華誼兄弟方面的解釋是受影片檔期安排影響所致。

    “今年1月份以后沒有重大電影上映才是國內影視巨頭電影業務下滑的主要原因。”樂正傳媒研發總監彭侃認為。

    華誼兄弟2014年半年報顯示,下半年公司有5部電影公映,目前都處于后期制作中,但個別影片尚在審批及洽談。最新的消息顯示,部分影片公映時間可能要推遲至2015年,這意味著今年全年華誼兄弟的電影票房都難有大的改觀。對此影評人趙珂嘉認為,華誼兄弟確實還沒能走出“大小年”的困局。

    華誼“去電影化”戰略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舉動是,曾擔任公司CFO的胡明不再兼任董秘一職,轉任互聯網娛樂事業群CEO,負責游戲、移動端新項目投資等業務,并留任副總經理的職務。

    易觀國際分析師黃國鋒表示,胡明一直扮演的是華誼兄弟資本運作“軍師”的角色,多起關于游戲的投資入股都與其有直接關系,這與出售耀萊影城是一脈相承的。華誼兄弟證券事務代表張一君透露,胡明執掌互聯網娛樂事業群,說明互聯網戰略上升到董事會成員的高度。

    作為實施互聯網娛樂戰略的一部分,5月17日,華誼兄弟成功將銀漢科技納入合并報表,這是繼參股掌趣科技(300315,SZ)之后,華誼兄弟在游戲領域布下的又一 “棋子”。易觀國際分析師薛永峰等業內人士透露,華誼兄弟目前正在與一些手游公司進行并購談判。

    布局粉絲經濟/

    5月30日,華誼兄弟發布公告,兄弟姐妹(天津)文化信息咨詢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兄弟姐妹公司)擬向華誼兄弟新媒體公司投入3000萬元的增資款,以獲得后者42.86%的股權。

    “本次交易的實施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公司的新媒體業務,更有效地吸引人才,拓寬公司互聯網的娛樂及粉絲經濟業務。”華誼兄弟稱。

    華誼兄弟新媒體公司系華誼兄弟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經營范圍涵蓋廣告、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銷售計算機等,2013年的凈利潤超過90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企業基本信息后發現,兄弟姐妹公司認繳出資額3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丁琪,經營范圍是文化信息咨詢、企業信息策劃及廣告等,營業期限起始日為2014年5月23日,這距離增資華誼兄弟新媒體公司公告發布僅一周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丁琪同時是華誼兄弟的財務負責人,在兄弟姐妹公司中出資30萬元,胡明是兄弟姐妹公司的有限合伙人,出資2480萬元。

    8月底,華誼兄弟與騰訊宣布,雙方共同打造的O2O娛樂社交平臺“星影聯盟”平臺正式發布。

    “星影聯盟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針對一些用戶特權及道具進行付費;二是會在星影聯盟平臺植入一些基于優質娛樂IP(知識產權)和星粉互動概念的付費游戲;三是會做一些電子商務方面的嘗試。”張一君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關于投入和分成,目前暫時不對外公布。

    趙珂嘉直言,未來社交平臺的趨勢是“社會化”和“個人化”,但星影聯盟以明星和娛樂為主,且國內明星文化還沒有形成,粉絲經濟還不穩定。

    加速發展影視周邊產業/

    在穩步發展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和游戲四大業務的同時,華誼兄弟還積極拓展影視周邊業務。2011年5月13日,華誼兄弟宣布擬通過子公司北京華誼與深圳坪山城投及其他投資方在深圳合作開發 “深圳文化城”項目,該項目主要用于建設影視創意產業基地,包括攝影棚和其他配套設施等。

    今年5月以來,華誼兄弟兩次宣布,通過全資子公司實景娛樂向深圳文化城增資4000萬元,共計8000萬元。目前,實景娛樂持有深圳文化城股權比例為40%。

    “通過開拓新的業務領域進一步完善產業鏈,能夠有效地提高公司的收益。”華誼兄弟在公告中稱。

    今年5月16日,深圳文化城以逾16億元拍得深圳坪山新區兩宗工業用地和一宗商業性辦公用地,項目主要建成后將發展電影及電視節目拍攝、主題旅游等,預計年底前動工。

    “坪山還處于發展初期,要發展文化產業還有一段路要走,項目盈利能力有待考驗。另外,華誼兄弟的品牌到底能否支撐起文化城的項目建設也是一個問題。”趙煥焱坦言。

    除此之外,華誼兄弟還通過品牌授權及參股的形式參與投資上海嘉定“華誼兄弟文化城”、蘇州“華誼兄弟電影城”和???ldquo;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等項目,蘇州項目尚在建設過程中,海南項目已部分建成并對外銷售。

    有業內人士表示,深圳文化城在具體的產品占比上,存在借鑒上海嘉定華誼兄弟文化城項目的可能。即住宅與酒店公寓占比60%~70%,主題情景商業街(影視、綜藝娛樂)、創意辦公、精品酒店和展覽展示等占30%~40%。

    “國內不少主題樂園和文化地產都是通過出售房產的形式盈利,與其說是品牌起了作用,不如說是城市經濟發展和規劃設計的結果。”趙煥焱稱。

    負債率高于同行/

    在不斷進行大規模對外投資并購的同時,華誼兄弟的資金狀況不容忽視。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華誼兄弟貨幣資金為14億元,但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合計為14.88億元,并分別同比增加31.06%和22.04%。而公司設立美國子公司和增資華誼國際尚需逾12億元人民幣資金。目前公司資產負債率已超過40%,光線傳媒、華策影視則在20%左右。

    但并購投資之路似乎才剛剛開始。華誼兄弟在公告中稱,將加大影視主業的投入并繼續開展股權投資,預計2014~2016年公司影片投資約為51.91億元,2014~2015年,公司電視劇投資26.50億元,并購投資14億元。

    “若定增預案不能如期獲得通過,華誼兄弟的戰略轉型恐受到較大影響。”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沈彥哲認為。

    而陳少峰等業內人士更為憂慮的是,身處資本市場占據融資優勢的影視巨頭,如何在投資并購時,兼顧發展國產電影的重任。

    《《《

    記者觀察

    粉絲經濟終將“不經濟”國產電影拿什么PK進口片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國內電影票房達232億元,超過去年全年;而截至10月15日,進口片票房約94億元,這意味著上半年敗給進口片后,國產片重奪市場主動權。

    然而,除了2013年,2010年以來國內電影市場的影片冠軍都被進口片奪得,且單片的票房占比均達10%,2010年 《阿凡達》的票房占比高達24%。

    “進口片配額增至34部,對國產電影形成了較大沖擊。”影評人趙珂嘉表示,事實上不少進口片都未能與境外市場同步上映,一旦同步上映,國產電影受到的壓力會更大。

    樂正傳媒研發總監彭侃則認為,之所以有國產片保護月、一些進口片遲滯公映,原因之一就是國產影片還未能實現工業化和規模化,內容同質化較為嚴重,經受不起進口片的“狂轟濫炸”。

    “從企業角度看,一是很多電影創作多數由個人或小團體發起;二是國內影視企業的專業化程度參差不齊;三是很多企業自身意識保守,專業審美缺乏,對電影生產沒有概念。”影評人梁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國內影視企業最根本的問題是缺少專業性和規范性。

    趙珂嘉則補充道,目前國內電影有一個怪現象是“叫座不叫好”,比如《小時代》系列電影,這是因為敘事、人物和主題立意等故事層面太過簡單,價值導向迥異于人,攝影、服裝、特效等技術層面相對低級,這與影視巨頭過度依賴粉絲經濟,重營銷而不重內容生產有關。

    而受訪的上述人士都坦言,未來進口片配額只會增加,也不排除五到十年之間徹底放開的可能。

    “現在是國產電影追趕進口片的黃金時期,因為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受眾的觀影需求正在釋放,可能需要幾年時間,一旦小城鎮的觀影人群成熟起來,依靠粉絲經濟支撐的國產電影將很難覓到市場,若屆時進口片大量涌入,國產電影可能遭遇更大沖擊。”彭侃等業內人士稱。

    北京世紀嘉曉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經濟顧問齊卿則直言,影視巨頭進入資本市場的初衷,應該是利用資本優勢為投拍更多的影視劇服務,進行全產業鏈布局也未為不可,但要注意選取時機和量力而行,在電影生產還未能規?;凸I化的前提下,斥巨資進行上下游并購投資可能是“本末倒置”,雖然獲取的投資收益可以使得股東受益,但可能失去國產電影奮起直追的黃金時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