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李宇嘉:民營銀行為創業創新注入的不只是資金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1-15 01:02:54

    在以互聯網、新能源、智能技術為代表的知識經濟時代,整個社會創新創業氛圍的形成,需要金融支持,特別是普惠式草根金融的支持。

    每經編輯 李宇嘉    

    ◎李宇嘉

    近期,有兩件事情關乎我國是否能夠真正迎來普惠式民營金融時代:一是孟加拉格萊珉銀行在我國的第一家試點機構——江蘇陸口村格萊珉銀行正式開業;二是李克強總理在考察我國首家互聯網民營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并見證了第一筆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發放。目前,我國民營資本占銀行業股權的比重已經達到了相當水平,16家上市銀行中11家為中小銀行,民間股權占比超過30%的有8家,而在證券和保險領域,非公比重更高,但總理一再關心的中小微、三農、新興產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局面并沒有根本改觀。

    一邊是M2存量已超過120萬億元,達到GDP的2倍左右,存量貨幣的池子已經非常大了,而銀行還在繼續向占據存量貨幣資源、代表著舊經濟模式的融資平臺、房地產和過剩行業“輸血”;另一邊則是,政府扶持或代表新經濟的行業、底層微觀創業創新活動、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其嗷嗷待哺的資金需求卻無人理會。在業務結構上,中小銀行與大銀行越來越趨同,看重抵押物、嫌貧愛富、傍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情結。

    目前,我國中小微企業有4000多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有學者形象地將中小微企業的地位概括為“五六七八九”,貢獻稅收的50%、GDP的60%、進出口的70%、就業的80%、占整個企業數量的99%。在以互聯網、新能源、智能技術為代表的知識經濟時代,整個社會創新創業氛圍的形成,需要金融支持,特別是普惠式草根金融的支持。

    普惠式民營金融體現的是金融服務的包容性,即社會所有群體,都有平等的權利獲得金融服務。一方面,金融支持民間百姓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必備條件;另一方面,也是創業得到認可、創新得到合作,從而激勵創業創新最重要的動力;此外,金融支持也是創新創業必需的物質投入和風險分擔,而沒有金融支持,整個社會就缺乏創業創新的激情。

    馬云當年到中國銀行申請5萬元貸款時被拒絕,因為馬云沒有可觀的現金流,更沒有土地抵押,拿出手的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想”。不能怪當時的中國銀行,即便放在現在,類似于馬云當時的小微企業,其貸款申請也沒有哪個銀行會批準。因為類似于這樣的小微有千千萬萬,沒有幾個在未來成為第二個馬云,有也識別不出來。事實上,看好并支持馬云和王石等人創業的是境外的風險投資,這就是普惠式金融的一個類別。

    銀行是在管理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盈利的,在類型多元化、中小微企業占絕對主導的經濟結構下,每一類型的企業,不僅風險特色不同,而且風險識別和把控也不同。孟加拉的格萊珉銀行之所以將業務定位于“誰都不看好”的農村貧困戶,并能夠獲得可觀的收益,就在于其小額貸款業務了解基層貸款的需求和風險特質,并通過“借貸小組制”下的激勵約束機制來防范風險。同樣,微眾銀行、阿里巴巴小微金融等,之所以能在“三無”(無網點、無柜臺和無抵押)的情況下發放小貸,就在于前端大股東海量客戶的貸款需求非常急迫,而前端業務沉淀下來的信息不僅可以篩選出客戶,還可以先進的技術(人臉識別)來核實客戶。這樣,不僅看似大的風險變小了,而且利潤也就來了。

    不同類型的銀行有不同的業務適應對象、風險管理框架。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主要服務于國有或有財產抵押的企業和個人,依賴政府擔?;蛲恋氐盅簛矸婪讹L險,而非未來現金流。即便是國家去年通過“定向寬松”的政策,激勵銀行向“小微”、三農和新興企業發放貸款,但由于這些企業和個人“一無抵押、二無擔保、三無貸款期現金流”,銀行“惜貸”情緒嚴重。這樣說來,即便我國有那么多的銀行,其實并沒有滿足底層微觀創業創新需要的中小銀行、小微銀行。

    無論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 《決定》,還是2013年7月份國務院發布的“新國十條”,其核心都在于促進金融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減少行政和政策干擾,做到金融由市場決定。也就是說,即便新老“36條”都強調打破民營資本金融領域的準入限制,而且從數據上看,民營資本在金融領域已經占據相當的比重,但事實上,不僅“門開得不夠大”,而且以風險太大、不好監管和過往教訓案例為借口來設置的各種“玻璃門”、“彈簧門”始終沒有被打破。

    過去,由于隱性擔保,國有部門和房地產不計成本的貸款需求推高了融資成本,中小銀行亦步亦趨地追隨國有大銀行套體制的利、賺快錢?,F在,隱性擔保在打破、地方債務在緊縮、房地產在下行,資金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渠道。同時,2013年以來,國家積極下放和取消行政審批后,民間創業熱潮如火如荼。2013年,全國新登記注冊各類市場主體中新登記私營企業增長30%,為近年來最高,但融資“饑渴癥”解決不了。因此,應該以民營資本為主體來建立民營小微銀行、中小銀行。

    民營資本設立銀行,確實會存在關聯交易、道德風險。但本質上看,銀行本身是管理風險的,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事情。在美國,銀行破產比較常見,但并沒有引起多大問題,而我國任何一家銀行出問題,社會影響都很大。例如,2014年3月份江蘇射陽農商行倒閉傳聞引發的擠兌事件;另一方面,風險是否變成現實、沖擊有多大,關鍵看風險管理體系,如是否建立了 “撥備+資本金+存款保險”內部風險管理、“行政監管+行業自律+銀行內控”行業風險管理?;ヂ摼W銀行、中小企業銀行、村鎮銀行、社區銀行等,業務內容不同,風險管理機制也應該不同。任何風險領域,事實上都是市場機會,關鍵在于能否識別風險并建立相應的防范機制,格萊珉銀行如此,我們相信馬云的阿里巴巴小微銀行、馬化騰的微眾銀行也如此。

    在以互聯網、智能科技為代表的新經濟時代,激活微觀領域的創業創新活力是技術進步的源泉,能否培育出更多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首先看金融的支持能否到位。萬科的年利潤是騰訊的10倍,但其市值僅為騰訊的1/5,這就是金融對于知識經濟支持的體現。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言,政府要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便利的環境和 “溫暖的春天”,以風險為由掩蓋監管的缺陷,不僅解決不了風險,而且耽誤了我國在未來國際科技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的良機。

    (作者為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研究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