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2-08 18:01:34
50ETF期權明日上線,是否真成為新的做空工具?如何學習巴菲特在可口可樂上期權操作的優雅?機構與對沖私募如何各打自己算盤?本報記者專訪各路專家,破解50ETF首日交易四大看點。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一鳴
50ETF期權明日上線,是否真成為新的做空工具?
如何學習巴菲特在可口可樂上期權操作的優雅?
機構與對沖私募如何各打自己算盤?
本報記者專訪各路專家,破解50ETF首日交易四大看點。
每經記者 王一鳴
2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參加上證所舉行的上證50ETF期權合約品種(簡稱“50ETF期權”)上線儀式。
這項令A股市場期盼已久的創新業務,業內關注之處在于:上市首日如何表現?現貨市場影響幾何?有多少投資者開戶?面對類119兩融事件,如何能如巴菲特般優雅?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推出上證50ETF期權專題,更詳細內容,請看官參見各章原文……
看點一:上市首日如何表現?
上證所總經理黃紅元強調,“上證所股票期權推出初期,平穩安全運行是第一位,我們對它的活躍度沒有預設的期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月5日從交易所獲悉,為期近一月的ETF期權策略應用大賽結果出爐,期間,全市場日均總成交量49.16萬張,權利金成交額6.54億元,成交面額125億元,期權價格與理論價格的加權平均偏離度平均不高于6%,總體較為合理。
比賽期間,為了檢驗各券商客戶持倉限額前端控制能力,上交所在全真模擬交易環境中進行了調整持倉額度演練,所有券商都及時調整了相關參數,各項交易運行平穩,券商持倉限額前端控制的能力得到了檢驗。
并且,做市商合約覆蓋率達到80%,為期權合約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全市場日均買賣價差在3%-5%范圍內,使得投資者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市場效率提升。
大賽的交易情況是否可作為上證50ETF期權今日上市表現的參考?
某券商金融工程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考慮到開戶數等因素,首日成交額或與上述數據存在較大差距,成交額多寡取決于做市商是否主動進行交易。”
看點二:真能學習到“巴菲特般的優雅”?
先跟大家分享一個當年巴菲特投資的經典案例:
1993年那是一個春天,巴菲特以1.5美元每份的價格,賣出500萬份當年12月17日為到期日,執行價格為35美元的認沽期權。當時可口可樂的股價是40美元左右。從巴菲特手中買入這批認股棄權的投資者,大概覺得可口可樂會跌到35美元以下。于是便給股票買了份保險,獲得了以35美元賣股票的權利。
對巴菲特而言,如果到期日可口可樂的價格在35美元以上,顯然沒人會愿意用35美元的價格出售,那么這份期權就是廢紙一張。巴菲特就鉆到了之前收到的750萬美元權利金。但如果到時股價低于35美元,巴菲特就不得不以35美元,買入500萬股可口可樂,當然了,因為之前已經收到了1.5美元,所以只有當可口可樂跌破33.5美元時,巴菲特才真正的虧損。
對巴菲特而言,本來就有不斷增持可口可樂的意愿,如果可口可樂不跌,那么閑著也是閑著,還能賺點權利金。但是如果大跌,就相當于市場補貼給巴菲特1.5美元去買入可口可樂。同樣也是極好的。
對于一個長期投資者而言,這就成為上漲下跌兩相宜的投資方法了。這個案例,就是所謂的“巴菲特的優雅”,或者在期權策略中,叫做現金擔保賣出認沽期權。
聽完好玩的故事,那么,國內機構準備情況如何?策略上如何應對?
某券商金融工程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50ETF期權試點初期,機構參與者以券商為主(包括自營、資管,都可以進),公募基金的專戶運用股指期權亦無政策限制。保險、商業銀行則因還缺乏保監會、銀監會相關指引,短期無法入場;QFII則不能參與期權交易。
“策略方面,雖然各家不一樣,但頭寸中絕大多數會傾向于賣期權為主。”該金融工程人士指出,這同保險是一個道理;他還透露,目前已有海外機構“借道”國內,計劃采取中性的“做市策略”賺取收益。
看點三:是否真成為新的做空工具?
“衍生工具的“零和博弈”屬性決定了期權市場上新增的力量永遠是“多空均衡”,不存在單方面增加“做空”力量的假設,上證所總經理黃紅元在上述座談會上闡述,因此,股票期權作為基礎的金融衍生工具被理解為新的做空工具是不準確的。”
“概括來講,股票期權對資本市場有四方面重大意義。”他總結,即有利于令買賣雙方在博弈中實現“價格發現”,提升資本市場的定價效率;便利投資者風險管理,提供包括保險在內的多樣化風險管理手段;有力支持證券商、基金公司等機構的產品創新,優化其收入結構,提高其抵御風險的能力;為我國投資者和相關金融機構提供新的衍生產品,完善交易所產品線。”
第四:機構與私募各自算盤怎么打?
“我們現在已經開好戶,今天就準備參與進去了,從我對市場的了解來看,目前的開戶應該還不多,我們所在的券商是全國經紀業務排名前三,而我們是第一單,按照這個去推算,在私募里面,如果不算按一般法人去開戶,而是以產品的特殊法人去開戶的話,我估計全市場最多也就幾十家”,剛剛拿到2014年私募基金風云榜量化對沖組冠軍的艾方資產總裁及投資總監蔣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某券商金融工程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50ETF期權試點初期,機構參與者以券商為主;券商現在沒有什么限制,包括自營、資管,都可以進。但像其他機構,比如保險,沒有保監會的指引,短期還進不了。商業銀行則需要銀監會批準。QFII則不能參與期權交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向幾家大型公募基金咨詢關于期權準備情況,對方均表示,目前還沒推出相關產品的計劃,至少從近期擬發產品計劃中沒有涉及到期權這部分。而同樣的觀點也存在于傳統股票投資的私募中,多家私募均向記者表示還是以謹慎為主,先觀望一段時間再說。
面對高門檻限制,目前大概有多少投資者已開戶?
“現在我們一個客戶開戶,審核流程最高級別要副總裁簽字。”一家排名靠前的券商總部經紀業務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原先我們通過一級考試的人數上千,但有很多投資者考試錄像不符合最新要求,需退回去重考重錄;截止2月5日,通過考試后,期權開戶成功的賬戶總數近百。”
該負責人估算,期權開戶成功的投資者多數只通過一級考試,通過三級考試的人數占總數比例約三分之一。
從規模來看,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聶燕提供的數據顯示,已有71家證券公司和10家期貨公司獲得參與人資格,開通了開戶權限。
整體市場開戶情況尚未有權威數據,但有多位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估算,截止目前,期權成功開戶數或近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