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1 00:48:1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區家彥
◎每經記者 區家彥
7月20日,碧桂園在上海嘉定的一項目正式命名為“碧桂園·嘉譽”。和碧桂園其他項目不同的是,這個名稱是由未來的入住者自己提出的。據了解,本次案名的甄選活動總共歷時24天,在此期間,碧桂園共收到了1000多個案名提議,“嘉譽”最終脫穎而出。
讓準業主決定項目的案名,是碧桂園實踐“用戶定制”思維的一個體現。2015年以來,這家“三四線城市之王”大舉挺進區域經濟圈核心城市,并成功進入上海、深圳兩個一線城市。為適應戰略的變化,碧桂園在產品設計上出現了許多從未有過的嘗試,包括產品私人定制、裝修DIY等定制功能將陸續應用到一二線城市的項目上。
在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兼研發設計中心總經理李煥端看來,開發商做什么產品、客戶買什么產品的傳統邏輯在互聯網時代已經過時。互聯網思維一定是根據客戶的需求導向來做產品,讓客戶參與產品研發、生產。
用戶導向成突破口
作為碧桂園進軍上海的首個項目,碧桂園·嘉譽也是公司在眾籌建房領域的首次嘗試。此次眾籌通過平安好房平臺,將項目包裝成金融產品,以平方米為單位對外出售,購買者限定為有購房意向的客戶。與此同時,參與投資的客戶可以填寫對項目的建議,參與到項目的產品設計、社區配套等多個環節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小區的“定制化”。
盡管眾籌方案仍在細化,但客戶導向思維已經深入碧桂園的產品設計理念。在李煥端看來,在傳統的住宅開發流程中,產品和客戶的需求往往是脫節的,這使企業忽略了產品自有價值的挖掘點,所以當房子賣完后,剩下就是業主和物業扯皮的事。
隨著房地產市場從產品導向轉為客戶導向,如何讓客戶更多地參與到項目開發過程,是利用互聯網思維實現產品創新的嘗試,產品私人定制、自助設計、裝修DIY等服務成為碧桂園的突破口。
產品私人定制,是指在成本可控的基礎上,開發商為客戶的房子改造提供個性化服務。比如,當客戶單身的時候,開發商提供的是一房模式;當客戶變成二人世界,可以在中間加一堵墻,瞬間變成二房模式;當客戶有了小孩,還可以再加一個隔墻,變成三口之家模式。對于在家辦公的SOHO一族而言,通過簡單的一堵墻,可以讓房子在自住和辦公之間切換。
據了解,碧桂園自助設計中心推出的三維選房系統,可以模擬客戶所選的產品、樓層,甚至模擬出房子的景觀、通風情況等,讓客戶能夠對其所挑選的房子事先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仍以開發商為主導
讓客戶參與到產品設計過程,實現“以需定供”,無疑順應了房地產從產品導向到客戶導向的趨勢。但房地產作為一項結構復雜的大宗商品,距離真正實現“項目定制”仍有相當長的距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定制化產品往往有很多限制,比如房型的面積段只有少數幾種選擇,每個面積段能夠選擇的戶型也不多,所謂的“定制”依然是以開發商為主導,只是給了購房者有限的選擇空間。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告訴記者,由于產品定制化的周期較長,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很少有房企愿意擔負這個時間成本,房企通常僅是拿出某個項目中的部分房源提供定化制服務。對普通住宅而言,每一棟樓的房型配比本身就已經固定了,再加上一個小區內的購房者眾多,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現階段開發商的“定制”更多是為了汲取民意,主要目的是了解購房者的總體需求,以讓自己的項目更加貼合市場。
不可否認,即便是碧桂園,現階段可實現的定制功能也相當有限,但它所帶來的是對傳統產品思維的重大沖擊。正如李煥端所言,雖然通過互聯網召集粉絲一起去建小區,目前聽起來可能非常不靠譜,但它所代表的是房地產開發思維的一種創新變革,有助于推動行業從產品導向向客戶需求導向的過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