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18 15:05:18
12月15日,保監會網站發布《關于籌建瑞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這是繼今年8月,復星聯合健康保險獲批籌建后,不到半年時間批籌的第二家專業健康險公司。至此,國內專業健康保險公司將擴容至7家。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商業健康保險市場規模不小,但經營者當前仍未擺脫虧損的尷尬局面。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姚茂敦
時隔多年,資本再度掀起對專業健康險的熱情。
12月15日,保監會網站發布《關于籌建瑞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這是繼今年8月,復星聯合健康保險獲批籌建后,不到半年時間批籌的第二家專業健康險公司。至此,國內專業健康保險公司將擴容至7家。
保監會批復顯示,瑞華健康保險由咸陽宇宏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實佳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東方置地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天禧嘉福璞緹客酒店有限公司、深圳市萬納托實業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注冊資本5億元,注冊地陜西省西安市,營業場所上海市。擬任董事長是陳剖建,擬任總經理為孫偉光。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商業健康保險市場規模不小,但經營者當前仍未擺脫虧損的尷尬局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和諧健康得益于高投資收益,2013年~2015年均有盈利外,其他專業健康險公司多數年份都處于虧損狀態。
萬億市場規模可期
目前,國內已成立的五家專業健康險公司為: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和諧健康、昆侖健康、太保安聯健康。除了太保安聯健康成立于2014年,其他4家健康險公司均在2005年和2006年期間成立。
對于資本加速入局,平安健康險總經理毛偉標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醫療健康市場空間巨大,如果看整個市場的規模,今年醫療費用應該能超過4萬億元,其中醫保支出超過1萬億元。從空間上來講,很有可能將這1萬多億元醫療費用轉化成商業健康險,轉化之后健康險體量將與壽險規模相當。未來隨著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尤其是國家層面推動整個健康中國的發展,非常保守地估計是,到2020年醫療費用支出將超過8萬億元,其中,醫保付一半,剩下4萬億元就是健康險的空間。”
毛偉標進一步指出,對專業的健康險公司而言,關鍵是找到好的商業模式、開發出好的產品從而把市場需求激發出來,把這部分有效的市場轉化成保費,和所有的醫療服務方整合到一起,為民眾提供高效的醫療服務,一定能實現爆炸式的增長。
據其透露,作為第一批拿到健康險執照的專業商業健康險公司,平安健康險在高端醫療市場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同時,也希望能夠做中端市場、大眾市場。
經營者目前普遍面臨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商業健康保險萬億市場規??善?,不過,經營者仍難以擺脫虧損的尷尬局面。
據悉,中國保險市場份額中,專業健康險公司的服務占比只有10%,其余90%主要來自財險和壽險。統計顯示,在經營健康險的保險公司中,80%以上的公司賠付率超過80%,40%左右的公司賠付率超過100%,個別公司甚至高達20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以目前的5家專業健康險公司的經營狀況而言,首家健康保險公司——人保健康除2009年與2010年兩年有小額盈利外,其余年份均為虧損狀態;平安健康開業前三年并未開展業務,之后的年份均為虧損狀態;昆侖健康除2015年外,其余年份均為虧損狀態,而2015年的盈利主要來自投資收益;成立于2014年10月的太保安聯,2015年虧損0.7億元;而和諧健康得益于高投資收益,2013年~2015年均有盈利。
經營虧損的背后,信息化水平低、醫療風險控制難度大、容易引發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等諸多因素制約健康險發展。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坦言:“要使商業模式可持續化,如果每年都虧錢,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參保人的利益也將受到損害。”
有分析認為,健康險要健康發展,最根本的問題是要有核心競爭力——對內表現為管理水平和精算技術不斷提升,對外表現為擁有更多醫院醫療費用開支方面的話語權。
一位專業健康險公司負責人此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國際經驗來看,專業健康保險公司以其獨特的專業價值,不僅在一國的醫保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發展迅猛,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優勢。希望后進入的社會資本能夠在健康保險專業化經營水平上下功夫,真正將健康保險的發展推向一個更加寬廣的天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