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2 00:29:47
值得一提的是,中石油是“三桶油”中率先公布混改指導意見的企業,但上述兩個《指導意見》仍待修改完善后下發并實施落實。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賀泓源 每經編輯 趙橋
每經實習記者 賀泓源 每經編輯 趙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適才落幕,中石油混改指導意見隨即浮出水面。
12月21日,據中石油官網披露,12月20日中石油集團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集團公司市場化改革指導意見》《集團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導意見》。
會上,中石油董事長王宜林直言,目前集團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標要求還存在差距,所屬企業在股權結構、治理結構及經營機制方面還有待優化完善。由此,中石油提出分類推進、引入各類資本、完善公司治理等主要改革舉措。
值得一提的是,中石油是“三桶油”中率先公布混改指導意見的企業,但上述兩個《指導意見》仍待修改完善后下發并實施落實。
關于中石油混改前景,業內也有不同看法。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各種原因,目前投資中石油相關資產的回報率并不高,再加上無法控股,“民資入局積極性難言樂觀。”
混改已取得一定成效
本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中石油官網信息顯示,《集團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按照中央關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有關部署要求,明確了中石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目標和原則,提出了分類推進、引入各類資本、完善公司治理等主要改革舉措,對于優化資產結構和業務結構、完善經營機制、激發內在活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運營效率和效益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王宜林也坦言,通過重組改制、合資合作等途徑,目前中石油混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標要求還存在差距,所屬企業在股權結構、治理結構及經營機制方面還有待優化完善。
為了促進上述《意見》的落實,王宜林強調要加強組織,進一步明確任務分工、責任落實。同時,要抓緊研究有關改革事項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使《指導意見》在實施中更便于操作。“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須結合實際、依法依規、嚴格程序、公開公正,堅決杜絕國有資產流失。有關部門要加強跟蹤督導,及時了解和協調解決實施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對于中石油在石油央企中率先出臺《意見》,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直言很難得,“作為一個具有壟斷特征的企業,改革難度更大,這么快出臺混改指導意見,確實出乎意料。”
林伯強則認為,這個時間點剛剛好。一方面是政府要求,另一方面,中石油在“低油價困局”下確實有改革訴求。
民資入局難點何在
實際上,中石油在混改上早已有所布局。去年12月,中國石油(601857,SH)就公告稱,公司將以全資子公司中油管道作為平臺公司,整合旗下東部管道、管道聯合及西北聯合三家公司,旨在建立統一的管道資產管理運營及投融資平臺。方案顯示,這三家管道公司總資產超過2813億元。
根據公告,整合完成后,中國石油對中油管道的持股比例為72.26%,寶鋼股份、新華人壽、雅戈爾等持股比例將分別為3.52%、3.46%和1.32%。其中,投資方之一的雅戈爾為民資。
另一頭則是中石油旗下板塊業務重組上市。近日,中油工程重組*ST天利、中油資本重組*ST濟柴兩大重組上市項目先后接受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員會的上會審核答辯并獲得通過。中石油認為,這標志著工程建設板塊和金融板塊兩大重組上市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石油央企未來主要混改方向包括推進上游資產、石油銷售、工程技術服務、裝備制造等領域合資合作,以及石油央企與民企合作共同開發海外市場。
對于中石油的混改方向,林伯強表示,實際上“三桶油”很歡迎與各種資本在全產業鏈混改,但對民資吸引力著實有限。“三桶油”因為體制、承擔社會責任、政府價格管制等原因,資本回報率并不高。同時,民資也不能占據經營主導權,“財務投資回報率又低,且在低油價下更麻煩,民資有什么動力進來?”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報道,早已提出混改計劃的中石油銷售板塊一直未見實質性混改動作。對此,李錦認為,關鍵問題是沒有對中石油旗下業務進行分類,分類后中石油將把優質資產拿出來,屆時民資將有動力入局。“這個分類要先是國資委對國企定位分類,再是中石油業務分類,目前暫無時間表。”
雖然面對著種種困難,但林伯強對中石油混改還是保持樂觀。他認為,中石油管道業務混改進程就還有很大空間,目前民資占比太少,且管道回報率比較穩定,“目前管道板塊更像產權多元化。”
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中石油,對方表示,一切以官網公布信息為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