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4 01:50:39
每經編輯 丁舟洋
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 每經影視編輯 杜 蔚
電影結束,一行行普通人的名字出現在字幕上,向參與了眾籌項目的觀眾們致謝?!洞笞o法》《大魚海棠》《大圣歸來》《魁拔3》,都出現了這一幕,這是不約而同地用到了眾籌。
近日,動畫電影《魁拔4》也發起眾籌,并提前完成了100萬元的目標金額,截至7月23日籌資超340萬元,近4萬人參與了眾籌。
即便《魁拔4》已提前超過預期3倍多,但300多萬元的資金對一部制作精度要求頗高的動畫電影而言,可謂杯水車薪,青青樹動漫董事長、《魁拔》系列導演王川在接受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記者專訪時坦言,現階段,眾籌對于國產動畫電影而言,并非是創造電影投資回報的商業模式,更多的是一種擴大影響、宣傳推廣的營銷手段。
《大圣歸來》的眾籌收益仍歷歷在目。當年,金融專業出身的路偉在朋友圈里“振臂一呼”,為《大圣歸來》的宣發經費進行眾籌。寥寥數語只是說明了這是一部動畫片,預計2015年上映。另外,作為出品人的他保底分紅。沒想到一周之內就引來了朋友圈朋友們的關注,不到5個小時就籌集了500多萬元,一周后籌集了780萬元。“他們主要是我金融圈、上市公司的朋友和電影圈的伙伴。很多都是十來年的朋友了。”
2015年暑期檔《大圣歸來》近10億元的票房,讓參與到該片眾籌的89個“股東”賺到了錢。但到了2016年暑期檔的《大魚海棠》和2017年暑期檔的《大護法》,眾籌的情況又發生了變化。從股權融資的金融產品方式,演變為給參與眾籌的觀眾予以動漫周邊產品的回報,而不是“本金+分紅”的金融衍生品方式。
《魁拔》系列導演王川,親歷三部《魁拔》的創作,無論對于國產動畫電影的眾籌,還是全行業的發展情況,都很有發言權。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對王川進行了專訪。
每經影視:我們注意到2014年上映的《魁拔3》用到了眾籌,《魁拔3》的出品方還吸引到了包括萬達電影在內的資方大佬?
王川:是的,但《魁拔3》的眾籌是一種金融方式,參與眾籌的人本金或利息是要支付的?,F在《魁拔4》的眾籌用的是消費品的方式,我們給參與眾籌者予以電影周邊品之類的報酬。
每經影視:為什么回報方式會發生變化?是因為考慮到兌付的風險嗎?
王川:我覺得現在使用的“消費品回報”的眾籌方式,參與眾籌的人可以說是對這部電影有情懷的,是電影的粉絲。粉絲的支持更能讓我們感知一種真正的支持,而金融方式的眾籌支持,可能混雜著很多投機性,可能參與電影金融眾籌的人只是看中了這個項目有可能賺錢。
每經影視:《魁拔4》眾籌的主要目的,是不是希望先通過粉絲對電影項目的關注,讓資方看到這部電影的熱度,從而吸引大型影視公司參與投資出品?
王川:我們最主要的目的不是這個,而是想知道有多少粉絲支持《魁拔》。幾百萬對《魁拔4》的制作成本來說遠遠不夠,《魁拔4》的制作成本在3000萬元~4000萬元左右。光靠青青樹自身的力量也比較難,所以還會有其他投資方介入,我們一起來把這個項目做好。
每經影視:《大護法》《大魚海棠》《大圣歸來》《魁拔》等國產動畫電影都用到了眾籌,這是否也反映了國產電影資金還是普遍匱乏的?
王川:的確是這樣。要做高質量的動畫片,需要的資金量、粉絲支持、消費支撐都很大?,F在還沒有形成固定的市場循環模式。項目開發中,出現例如眾籌這種看上去非常規的做法。資本投資電影的熱情明顯更高了,但在資方看來,動畫電影沒有明星效應之類的保障,比真人電影的投資風險更大。
每經影視:為什么說眾籌是“非常規”的做法?
王川:我相信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就不會眾籌,因為它們有相對穩定的市場循環。這些動畫片制作成本、周期都相對固定,市場回收也差不多,整體比較可控。而我們目前正處在走向成熟、走向穩定市場循環的過程中。
中國動漫公司95%不盈利
彩條屋影業總裁易巧:市場將會歸于理性和多元化
●成功的公司利潤好 不成功的面臨破產
作為彩條屋“出道”的第一部作品,《大魚海棠》一“出鏡”即獲得20%的高排片,斬獲5.65億元的不俗票房,但未能復制《大圣歸來》9.57億元的票房奇跡。而今年暑期檔,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彩條屋選擇了個人風格清奇的《大護法》。
《大護法》的尺度遠超許多真人電影,這個看似常見的動畫片展開的卻是一個滿是殺戮、集權、恐懼、爆頭的故事。因此,彩條屋自動為《大護法》分級為“PG-13”,建議13歲以上觀眾觀看。作為投資方,為什么彩條屋執著于“棘手”的《大護法》?
彩條屋影業總裁易巧對記者表示,《大護法》有三點令他動心。“一是強烈的個人風格,中國傳統的水墨風格,搭配西部片手法,暴力與美學兼具;其次,不思凡(《大護法》導演)的作品有非常強的原創精神,世界觀、故事、人物、臺詞完全都是原創,沒有任何IP做背書;還有就是他的思想深度,他對于人性的理解和挖掘,我覺得我們是時候做一些有‘腦子’的中國動畫了。以往的作品更多希望做‘合家歡’,其實我覺得這是個偽命題,我們現在根本做不出合家歡,做出來的大多只是相對劣質的低幼產品,反而深深傷害了成人觀眾。”據查,彩條屋之前出品的《果寶特攻之水果大逃亡》《我叫哀木涕之山口山戰記》主打“合家歡”,卻僅獲得834萬元和1216萬元的慘淡票房。
而對于《大護法》可能帶來的投資失敗,易巧則表示愿意承擔后果。“我看到樣片之后就沒有考慮過網絡發行,一定會努力先讓它上院線,哪怕上不了,這個損失彩條屋也能承擔,與其說賭,不如說我們是真的喜歡,看重它對動畫市場帶來的影響,這個比賺錢意義更大。”
近日,資本似乎來得兇猛了一些。幾日之內,愛奇藝和光線傳媒合作推出第一部網絡國產動畫電影《星游記》,網易漫畫與漫威合作打造國內首部漫威超級英雄漫畫,企鵝影視欲與騰訊動漫、玄機科技等推出近百部國漫作品。不過,制作原創動畫是出了名的周期長、門檻高,又有種種不可控因素。易巧亦告訴記者:“我說的更絕對,95%的動漫公司都不盈利。”
那么,熱錢的涌入,是否能解動畫行業的資金之困?動畫產業目前到底處于什么樣的狀態?“動漫公司的現狀是成功的公司利潤非常好,比如《大魚海棠》《大圣歸來》《熊出沒》系列,不成功的甚至面臨破產,大部分公司還在醞釀作品的過程中,這一兩年就會見分曉,會是陣痛期,會出現強烈的兩極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市場將會歸于理性和多元化,不一定每家公司都要做電影。”
到了今年,彩條屋已走到第三年,當初投資的那13家動漫公司又怎樣了呢?“出了作品的公司基本都是盈利的,另外一些在潛心創作中,成本基本都是彩條屋來承擔,沒有讓他們考慮盈利問題,做出來好作品,自然會獲得很大的收益”。
●《阿唐奇遇》首日票房518萬 照此趨勢回本很難
連續出品了《小門神》《阿唐奇遇》兩部動畫長片的追光動畫CEO王微,對記者嘆道:“難啊,做動畫一直都很難,將來還會更難。”從公司成立伊始,王微就篤定要做“面向大眾合家歡”的CG動畫。當記者問及2D動畫時,他一臉驚訝道:“在我進入這個行業之前五年,這個就已經過時了,迪士尼十年前就把二維動畫組全部解散了。”
但是,CG動畫顯然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據王微介紹,皮克斯動畫的成本,平均一部約2億美元,而《小門神》的制作成本為1000萬美元(約合6700萬元),《阿唐奇遇》稍高些為8500萬元,“我們其實只有8500萬元,還要做出一個品質讓普通觀眾覺得挺好挺精致的,差不多有皮克斯的感覺。”王微把這種感覺比作造飛機,“像造個飛機似地,這么做出來不錯,有的跟波音跟空客差不多,成本只有他的1/12。”
去年的《小門神》票房止步7868萬元,離王微預估的2.5億元回本票房相差很多。而剛上映的《阿唐奇遇》,質量較上部有了顯著提高,也融入了更多心思,然而首日排片僅8.8%,首日票房518萬元,比“分眾”的《大護法》還低,照此趨勢很難回本。“合家歡很難,因為想要做到這么多不同閱歷、不同經歷的人都會喜歡一個電影,是很難很難的事情,做成功的典范很少,做不好就變成兒童電影。”王微坦言。
砥礪前行的國產動畫,何時才能迎來自己最好的時代?“資本進來是好事,說明關注的人更多了,機會也更多了,但是做好作品才是更對的事,我們的市場如果有10個《大圣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這樣的作品才能算真正崛起了,那才是最好的時代。”易巧對記者如是說。
●每一次創作都沒錢,有人給你點錢都不大敢玩別的類型
2015年7月,一場《大圣歸來》映畢,燈光亮起時,不思凡曾在影院的椅子上坐了很久。“我想我懂他,可能比很多自來水更懂一些,因為我也在做一部動畫片,已經做了2年”。而這部“正在做的動畫”,就是近期上映的《大護法》。
不思凡第一次為人所知是在2004年,因為一部時長不過半小時的flash動畫短片合集《黑鳥》,那時他還叫作“悠無一品”。許多人被《黑鳥》那種粗礪難掩的獨特氣質圈粉,而彼時,不思凡還并未真的進入動畫行業,動畫還只是他在電信局上班之余,在晚間搗鼓的愛好。
4年后,不思凡辭職來到了杭州,真正進入了動畫行業。而此時的他發現,動畫遠不是自己理解的那樣。“到了動畫圈我才知道,那時候的動畫跟以前的漫畫環境是一模一樣的,真的好凄慘,幾乎所有的原創人都在問一個問題:動畫應該怎樣賺錢。”
此后六年中,不思凡又陸續創作了《小米的森林》《妙先生》等動畫短片,其中不乏中國風、武俠、少年、異域等相似元素。這一方面來自不思凡的童年和故鄉體驗,“農村的山水、奇怪的土地人偶、簡陋有意境的民居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在繪制背景分鏡時對山水比較順手,因為太熟悉了,風景都在腦子里。”不思凡告訴每經影視記者。
而另一方面,是來自資本的制約。“因為我每一次創作都沒有錢,之后有人給你點錢或者支持,其實你都不大敢玩別的類型,因為做熟悉的東西,可以節省成本,自己也會非常順暢。”
直到2014年,即使已經有成人向動畫電影《十萬個冷笑話》斬獲了過億票房,動畫產業都依然面臨種種困境,不思凡剛開始創作《大護法》時,初始團隊僅4人。“幾乎所有國內的動漫工作室都缺人,導演、分鏡、設定、原畫、動檢、制片、編劇……沒有不缺的。”
而現在,《大護法》終于上映,兩年前的《大圣歸來》也揭開了“國漫曙光”的一道口子,那么現在國產動畫的資金問題還是“心頭大患”嗎?
“我覺得現在市場對動畫越來越重視,作品發布渠道也越來越多,有想法的人總會被認識,現在拿到投資并沒有那么困難了。”不思凡如此告訴記者。不過,他認為現在還未到國產動畫最好的時代,“現在動畫的環境在慢慢變好,但動畫類型還是有些單一,可能等到各種類型動畫百花齊放的時候,才是我們最好的時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