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0 01:17:1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 旭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 旭
全國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在2016年已經達到8.19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1.01%;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62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6%——旅游業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
11月8日,國家旅游局發布《2016年中國旅游業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全年實現旅游業總收入4.69萬億元,同比增長13.6%。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彥鋒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旅游業對經濟和就業貢獻率增長,反映了第三產業對國民經濟戰略性和支撐性地位逐漸突出?!奥糜螛I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隨著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占居民消費總比重逐步提升,未來旅游業對經濟發展的綜合效應還會更加凸顯。”
國內旅游收入持續增長
近年來,我國旅游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無論是國內旅游、入境游還是出境游均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
據《統計公報》內容顯示,2016年,國內旅游人數44.4億人次,收入3.94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和15.2%,占旅游業總收入的84%。入境旅游人數1.38億人次,實現國際旅游收入7949.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5%和5.6%;出境旅游人數達到1.22億人次,旅游花費7273.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3%和5.1%。
2012~2015年,國內旅游收入雖然在提升,但同比增速實際上是在逐年下滑的,到2015年達到低點,為12.5%。不過進入2016年后,這一增速近年來首次觸底反彈,國內旅游收入從3.42萬億增長至3.94萬億,同比增長15.19%。
從國內旅游人數來看,2012~2016年,國內旅游人數從29.57億人次達到44.4億人次。其中,2013~2016年,國內旅游人數增速連續3年回升,并在2014年突破兩位數增長。
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游業實現了從短缺型旅游到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國的轉變,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敖陙恚覈糜螛I蓬勃發展,旅游收入逐年提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與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費觀念轉變有關;另一方面,長假短缺導致集聚爆發式增長,也是一個重要因素?!?/p>
“景點旅游”轉向“全域旅游”
國家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國內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榮發展,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國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旅游業成為社會投資熱點?!靶聲r代下,旅游正從小眾旅游向大眾旅游轉變,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從觀光旅游向幸福旅游轉變?!?/p>
旅游業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全民旅游和個人游、自駕游為主的全新階段,傳統的景點旅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大旅游發展的需要。
“推進全域旅游代表著現代旅游發展的方向,是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變革。”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表示。
劉思敏告訴記者,未來,旅游方式多元化是一個重要趨勢?!皬哪壳皝碇v,觀光旅游依然很旺盛,度假旅游的需求在增長,特種旅游正在爆發。所謂的全域旅游,就是打破景區的限制,不再局限于景點旅游,爬山、滑雪甚至各種個性化的特種旅游方式會逐步進入大眾視野?!?/p>
去年年末,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規劃》明確指出,加快休閑度假產品開發、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提升紅色旅游發展水平、加快發展自駕車旅居車旅游、大力發展海洋及濱水旅游、積極發展冰雪旅游、加快培育低空旅游。
按照《規劃》要求,未來還將培育20個跨區域特色旅游功能區、打造10條國家精品旅游帶、培育25條國家旅游風景道、推進八大類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設。
楊彥鋒表示,景點旅游當前依然是國民重要的旅游消費方式,未來全域旅游的發展,對于消費者而言,是消費觀念逐步轉變的過程。
“即使是全域旅游,也分為景點景區旅游和非景點景區旅游,這兩者之間是沒有矛盾的。但旅游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是從小旅游向大旅游、從低效旅游向高效旅游、從低層次旅游向高層次旅游轉變。全域旅游顯然更加契合這樣的發展潮流?!睏顝╀h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