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28 20:17:42
比特幣、萊特幣、無限幣、夸克幣、澤塔幣……一大堆虛擬貨幣讓人眼花繚亂,不管你是真懂還是假裝真懂,只要掛在嘴邊就像走在了時代的前沿。這不,幣圈的朋友正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南下港股市場,期待在這個機構占主導的市場攫取更多的利益……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葉峰
比特幣、萊特幣、無限幣、夸克幣、澤塔幣……一大堆虛擬貨幣讓人眼花繚亂,不管你是真懂還是假裝真懂,只要掛在嘴邊就像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在幣圈看來,你沒有加幾個幣圈的群,你都不是現代人,就算是再牛的媒體沒有區塊鏈的專門報道,那就是上個世紀的古董。
不知道當潮水退潮后,到底有哪些人在裸泳,但是當潮流正興的時候,眾多利益相關者都在搶食一杯羹。這不,幣圈的朋友正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南下港股市場,期待在這個機構占主導的市場攫取更多的利益,直接買下上市公司和老老實實排隊等候IPO上市都是他們通行的做法,畢竟之前已有幣圈概念股股價一年漲了近十倍。
套路一:直接買下上市公司
要想登陸港股市場,可以IPO,也可以利用借殼上市,介紹上市等等方式,比較土豪的辦法就是直接買下上市公司,顯得干凈利索。近期這樣的例子就不止一起。
曾獲得多家知名投資機構投資的比特網交易平臺火幣網創始人李林就在此前以6億港元的價格買下了桐成控股(01611,HK)73.73%的股份,毫無疑問成為了其大股東。
雖然目前還處于停牌狀態的桐成控股只是公告說,公司將刊發可能的要約公告,而該公告屬于內幕消息性質。但是港交所的股權數據已經顯示,李林已經入主了桐成控股。
而在更前一段時間的今年4月至6月,知名區塊鏈投資人姚勇杰就分兩次買下了SHIS LTD(01647,HK)的60.5%股份,花費了近5.5億港元,并且已經發起了要約收購。姚勇杰已經成為該公司的主席,并且在8月21日,SHIS LTD還宣布旗下公司與遼寧道寧實業集團訂立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內容就是有關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記者致電火幣網內部人士,詢問為何此時南下收購,被告知"以公告為準"。
套路二:IPO上市
如果沒有直接買下上市公司,那么還可以老老實實IPO排隊港股上市。
目前礦機生產商嘉楠和意邦國際分別已于5月和6月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資料。而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市場也流傳著礦機巨頭比特中國也將在下周向港交所遞交上市資料的消息。
至此,內地主要礦機生產商都在積極的尋求登陸資本市場。而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套現。
從意邦國際和嘉楠的上市資料就可以看到,兩家公司募資后都將利用這些資金用于ASIC研發、升級,以及繼續在虛擬貨幣上的研發等等。
為何這些企業這段時間集中南下港股上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這樣一種說法:"隨著今年第一季度開始,數字貨幣價格持續走低,市場上對礦機的需求也隨即變小,礦機廠商嗅到了市場上危險的氣息。他們搶先進行IPO,是試圖在熊市進一步到來前以更高的市場估值募集到更多的資金。"
榜樣:業績、股價雙雙暴漲
如此多的幣圈概念股扎堆沖向港股市場,是為前期投資者退出開路?募集更多資金發展企業?顯然,這些都是可能性之一。而幣圈概念股會在港股市場受到青睞嗎?
實際的情況,也似乎加深了這些擬上市幣圈概念股上市的決心。柏能集團這家沾了幣圈的光的硬件企業就在一年的時間里,股價上漲了近10倍。
柏能集團是一家香港本地企業,于1997年成立,并于2012年在港交所上市。公司主要從事設計、開發及制造桌面電腦使用的顯卡(圖像顯示卡)、電子制造服務(EMS),以及制造及買賣其他個人電腦相關產品及零件。公司制造OEM和ODM客戶使用的顯卡,同時制造自有品牌的顯卡。而“挖礦”這一熱潮也讓柏能集團去年開始顯卡銷售猛增(礦機的主要元器件就是大量的顯卡)。
銷售的大漲,自然也讓營收水漲船高。柏能集團今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凈利潤達到3.4億港元,同比大漲678%。隨著業績的暴漲,柏能集團的股價從去年6月至今年7月,股價從0.92港元一路漲至了7.5港元,至今股價也在6港元之上,與弱勢的大盤形成鮮明的對比。按照一般市場規律來說,行業企業的股價高企,也有利于行業企業的融資效率。
港交所擁抱區塊鏈
對于區塊鏈技術的一大應用--虛擬幣,目前世人對它紛爭還是不少。至于為何普遍到港股上市,也主要是由于監管的不同與上市時間周期的差異,在港股市場上市會相對容易一些。而港交所對于新鮮事物和區塊鏈技術,則張開雙臂歡迎。
港交所最新著重修改政策歡迎新經濟的企業,如:同股不同權政策、某些企業可以沒有收入也能上市等等。而對于區塊鏈,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甚至表示:“我們計劃在2018年推出一個全新的平臺,香港交易所私募市場 HKEX Private Market。它將使用區塊鏈技術為早期創業公司及其投資者提供一個股票登記、轉讓和信息披露的共享服務平臺。它將是一個不受《證券及期貨條例》監管的場外市場,作為創業企業的孵化器,它將為這些企業及其投資者進入資本市場提供「學前培訓」。相信這個平臺將有助于香港創造支持新經濟發展的生態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