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10 16:31:04
人才爭奪成為城市群間競爭的新戰場。從本質上來說,城市是人口的集聚,而人口的集聚又依賴于產業。產業興則城市興,尤其是朝陽產業及新興產業集聚的城市,城市競爭力往往也更強。
每經記者 包晶晶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價值地產年會系列報道|地產人物城市觀
“城市的意義是最終賦予人舒適的生活空間、完善的公共服務、豐富的發展機會。產業園區以城市為基礎,承載產業空間和發展產業經濟,驅動城市規劃升級、引領地域文化發展和完善城市配套服務,實現產、城、人之間健康持續的發展。”關于園區與城市的關系,億達中國高級副總裁于大海如是說。
億達中國高級副總裁于大海
《2018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截至2017年末,我國人口城鎮化率已達58.52%,2020年將進一步升至60%。
人口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意味著產業密集程度將進一步加大。
“每個城市都需要自己的名片。從人文角度來講,名片是一座城市的歷史印記,我們要如何改變城市發展的同質化?”于大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為城市填補一片產業空白,形成一個產業特色,最終打造一張產業名片。”
在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機,億達從產業策劃起步,到園區規劃、樓宇建設、招商運營,再到增值服務,提供全產業鏈一攬子解決方案。
“產業方向的一以貫之是第一位的。”于大海強調,“例如在某個城市的產業園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一些智能制造方面的產業內容,可以添彩,但不能徹底轉變方向。因為最初的方向是我們當年根據這個城市的產業基礎,各方面的資源稟賦,甚至提前把全國客戶資源都做了一輪溝通之后才得出的結論。”
于大海告訴記者:“未來我們將主動糾偏千城一面,依托園區規劃,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推進信息化與各產業的協同和融合。另一方面,憑借智慧產業聚集能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匯聚資源、吸引人才,更好地還利于民。”
進入“十三五”,城市群的建設發展勢不可擋。于大海說,抓住城市群的發展機遇,才能把握中國城市發展的未來。
而人才爭奪成為城市群間競爭的新戰場。從本質上來說,城市是人口的集聚,而人口的集聚又依賴于產業。于大海認為,產業興則城市興,尤其是朝陽產業及新興產業集聚的城市,城市競爭力往往也更強。城市群內部的產業空間重構已現端倪:成熟城市群內中心城市趨于高端服務業化,制造業向周邊擴散;成長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則通過外引內聚,實現制造業加速集聚。
“把握這樣的規律與趨勢,更有利于億達在同一城市群不同城市間的產業資源引導與匯聚。”于大海說。
于大海坦言:“如果單純從規模和利潤來看,億達中國只能算是‘小字輩’,但產業地產需要樹立全面、科學、合理的價值取向。從促進所在城市的社會經濟轉型、產業集聚、拉動就業等方面來說,我們的確是做了很多貢獻。”
對于億達中國輕重并舉、以輕帶重的發展模式,于大海表示,我們看到了各個城市的市場存量,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迅速布局全國。面對不熟悉的新城市,以輕資產切入可以規避風險。另一方面,更多項目的運營意味著團隊實戰能力的提升。而最重要的是,輕資產業務所積累的資源、客戶和經驗,能為后續重資產業務介入提供機會。
隨著地產調控進一步升級,金融、土地約束政策進一步收緊,嗅覺靈敏的房企早早地開始加速多元化布局,并期望在產業地產中尋找到新的增長點。
但是,這一布局未必能為房企帶來立竿見影的收益。對于從園區運營商到城市服務商的轉型升級,地產企業最大的痛點是“心態”,于大??偨Y為“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