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29 16:34:05
每經記者 江弦歌 每經編輯 劉琳
2018秋季,一張不經意間流出的萬科內部會議現場照片,赫然出現了一張紅底白字的標語——“活下去”,瞬間引爆了網絡。
彼時,從專家到學者,大V到意見領袖,剛需族到炒房團,大家都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也提出一個核心疑問:“2018年下半年,到底是房地產的滑鐵盧,還是地產商們的又一個狂歡?”
當然,“韭菜們”怎么想都沒關系,地產界的幾位大哥達成了共識——凜冬將至。
于是,全國各地流拍的土地越來越多,因為降價銷售被打砸的售樓處也越來越多,其他的大哥和小弟們都在“深挖洞、廣積糧”,可是最早喊出“活下去”的萬科卻還在鯨吞。
兄弟們有點摸不著頭腦:“大哥你這是啥意思啊?”
萬科:“我在說你。”
這家不幸中槍的陜西地產公司,就是陜西中登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登集團”)。
26日上午,因涉案20余億元拒不執行,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動50多名警力,對中登集團進行了搜查。
困境并不容易走出來
2013年6月,南方都市報在中泰之戰前撰稿:《中國足球急需一個軟柿子》,賽后被網民揶揄為年度最佳冷笑話。原因無他,泰國隊隨后用5比1的比分證明了自己不是軟柿子,中國隊才是。
然而,歷史給人類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未從歷史中吸取過教訓。
五年后,同樣的一幕在我們身邊繼續上演。
2018年8月8日,浐灞錦江國際酒店的宴會廳里,“群賢畢至,少長咸集”,500位品牌商家代表、逾千位特邀嘉賓以及30余家媒體齊聚在此。
歡聚浐灞,只為一個主題,出席在此舉辦的“中登集團商業品牌發布會暨中登廣場招商大會”。
中登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宋玉慶在致辭中表示:“前些年我們在經營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但是企業已經一步步從困境中走出來了。”
隨后觥籌交錯,賓主盡歡,其樂融融。
10月14日,中登集團還高調宣布進軍大健康產業,其“中國北方太陽城健康養老示范園”項目,號稱占地2000畝,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建成后將是中國西北最大的大健康產業園區。
今天,中登集團因拒不執行被西安中院強制搜查的消息,無情地戳破了前面的花團錦簇。眾人恍然,喊出“活下去”的才是明白人。
同時,這也是西安中院近年來受理執行案件中涉案金額最大的一起,中登集團作為被執行人,共計涉及30多起案件,涉案標的達20余億元。
那些曾經的過往輝煌
說起中登集團,就必須提起其創始人宋玉慶。
宋玉慶這個名字,在陜西地頭上也是響當當的一號人物。從一名石油工人,考至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經濟系,爾后人生可謂一帆風順,1987年成為長慶油田下屬一子公司總經理。
1993年,《春天的故事》奏響了改革開放偉大進程。同年,宋玉慶辭職下海自主創業,中登貿易實業有限公司在上海注冊成立,當時的業務還是以石化產品貿易為主。
在外拼搏廝殺數年后,宋慶玉回到熟悉的西部土地上開始一展拳腳。在他看來,房地產這個市場大有可為。
短短幾年后,中登集團成長為一個以石油化工和房地產開發為主導的綜合性企業,在西安地頭上經營得風生水起。
雖說比不上那些一線房企,但其開發的樓盤依舊讓本地不少人趨之若鶩。
2014年,宋玉慶作為中登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位居胡潤富豪榜單之陜西省第二巨富。集團也是陜西省“百強企業”、“誠信先進單位”等桂冠加身。
隨后,宋玉慶獲陜西省“十大杰出企業家”“陜西地產15年杰出貢獻人物” 等榮譽稱號榮譽。除這些頭銜外,宋玉慶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身份——陜西蘇商商會會長。
不過,這家明星企業最終卻深陷債務泥潭,經營困難,舉步維艱。2009年火爆一時的“中登城市花園”項目,業主維權的消息至今不時見諸報道……
昂頭走路的宋老板
短短近十年,中登集團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宋玉慶在寫給員工的公開信中大吐“苦水”:“由于做了城中村項目,手續不全,沒有土地證,不能銷售,又得不到大金融機構的支持,企業開始陷入資金危機。西安參與城改的企業都深陷其中無法脫逃。為了生存,企業被逼無奈不得不走民間借貸路。”
和數年前陜北煤老板們資金鏈崩盤非常相似,資金鏈一斷,連鎖反應導致企業債臺高筑,陷入危機。
正如西安中院披露:前期已經采用拍賣房產等方式,執行完畢1.6億元,但其余案款在執行中遭遇困難。
現在,中登集團及其法定代表人名下均無可供執行財產。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法院搜查的過程中,這家企業卻暴露出許多疑點——公司正常運營,人員工資照常發放,近兩年還私下向多個債權人清償了近4000萬元。
種種表現,中登集團并不像一個資金鏈出現問題的企業。
按照西安中院執行局一法官表示,該公司存在公款私存、利用私人賬戶倒款等問題,已涉嫌隱匿財產、規避執行。此外該企業還在繼續向外出售已被法院查封的房產,可能造成一房兩賣、三賣的后果,這種行為已經嚴重侵害了相關債權人的利益。
一年前的某次房產論壇上,宋玉慶曾給與會大眾兜底:“我現在出門走路都是昂著頭的,為啥呢?我后面有大老板呢。”
大老板估計也頭疼……
相關文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